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一政治概念,是在我党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过程中,由“机会主义”、“取消主义”至“陈独秀主义”、“极右的机会主义”再至“右倾机会主义”等几个不同表达形式的概念,最终被毛泽东综合概括后提出来的。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本世纪民主革命的潮流中,陈独秀以领袖的雄姿登上历史舞台,他披荆斩棘,勇猛无畏。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机会主义者的形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呢?一、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曾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并对国民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研究陈独秀的“多党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他在国民革命期间的是非功过,更全面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陈独秀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主要仔务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中共“二大”后,陈独秀放弃了1919年12月他自己在(新青年)宣言中声明的“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①的观点,提出要用政治革命和组织各…  相似文献   

3.
包仕国 《党史纵览》2010,(12):47-49
陈独秀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民主与科学”而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明星”。这一时期.陈独秀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极其推崇“法兰西式民主”.他的思想深处有着浓厚的法兰西文明情结.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相似文献   

5.
叶琼瑶 《党史天地》2007,(12):35-38
同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陈独秀与李大钊走过的革命道路和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李大钊被害后,陈独秀曾自称“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但是,毋庸置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充当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推手,以至于出现“南陈北李”之说。  相似文献   

6.
张家康 《湘潮》2014,(2):9-12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说,陈独秀之所以在政治上不能成功,就在于“他远远缺乏与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各个阶级、阶层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也缺乏中国政治需要的灵活性极强的各式策略和权术,更缺乏具有人身依附特征的实力基础(如军队、干部)”,他又“忽视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主力的地位(所以反对苏区和红军)”,这是他“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毛泽东作为陈独秀之后的后起之秀之所以成功,所具备和拥有的恰恰是陈独秀缺乏和忽视的,这正是毛泽东与陈独秀在本质上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五四”前后,瞿秋白称陈独秀为“尊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有一个名字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他就是陈独秀。陈独秀的祖籍是安徽怀宁,1879年生,他的家族可算是“安庆望族”。明岁时,他考中晚清秀才,22岁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回国后,lgu年在安饭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0年后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他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淡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利用(新青年)这块阵地,发表了…  相似文献   

8.
1937年8月23日,被国民党关押了近5年的陈独秀走出了牢房,他以满腔的热血立即投身到全民抗战中。然而,陈独秀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为抗战四处奔波之时,一场欲陷他于“托派汉奸”的阴谋却在暗中滋生。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给中共一大带去了四条指示性的意见。中共一大在陈独秀缺席的情况下,仍选他为中央局书记。 上海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陈独秀在建党时,就注意到宣传工人和鼓动工人。他和李汉俊、俞秀松等创办了《劳动界》和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80周年了。当我们即将告别百年沧桑的历史,昂首迈入新世纪时,我们不可忘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我们更不可忘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是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将中国从黑暗和愚昧中引领出来,走向寻求光明、真理的漫漫征程。毛泽东生前多次谈论陈独秀,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我们  相似文献   

11.
周锦涛 《湘潮》2005,(9):8-12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又是中国共产革命的最主要发起人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但由于他在共产国际的误导下,于大革命后期推行“右”倾机会主义,形成系统的“二次革命论”,致使中国革命几乎遭受灭顶之灾。从此,他从中央政坛上最耀眼的位置上黯然消褪。其间,任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陈独秀思想的发展变化时,国内研究者一般都把他从1929年被开除党籍至1942年病死这段时间,看作为他一生政治思想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名之曰“陈独秀后期”,并称这个时期的陈独秀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背叛者”。这样笼而统之地为后期的陈独秀盖棺定论,抹煞了陈独秀晚年(即他从1937年8月出狱到1942年病逝这段时间)发生的重要思想变化。笔者认为,在陈独秀的晚年,他思想中早已孕育的民主主义已经上升到了支配的地位。这使他不仅从组织上脱  相似文献   

13.
谈到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时,人们往往责怪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继任总书记,并在实际上认为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理论逻辑就是: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领导者,“五大”继续选他任总书记,“五大”后他又继续推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因此大革命也就必定要最后失败。然而,在系统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陈也表示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一段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离开了中共中央领导岗位的陈独秀,认为红军和土地革命均无前途,对革命日益悲观。1929年,他联合国际上的托洛茨基派,在党内另建取消派组织。面对这种分裂党的行为,中共中央毅然开除了他的党籍。实践很快证明,陈独秀又一次错了,他本人也于1932年10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好在他仍不放弃心中的理想,誓不与国民党反动派为伍,坚决拒绝了蒋介石的多种诱惑,在国民党监狱中度过了将近5年的铁窗生活。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陈独秀好友胡适写信给汪精卫,汪找蒋商量,蒋介石早就想放了这个难…  相似文献   

15.
1938年,一顶“托派汉奸”的帽子突然扣到陈独秀的头上。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引发了一场“陈独秀是否托派汉奸”的大争论,造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大悬案。那么,陈独秀汉奸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细节一:一大中就有所谓“左”和“右”两种倾向吗?濮清泉是陈独秀的表弟,因参加托派组织曾和陈独秀等人一同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在狱中,陈独秀经常和他谈起自己的经历。这些谈话给濮清泉留下很深的印象。1980年,濮清泉发表长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披露了陈独秀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濮清泉谈到陈独秀对党的一大的评价,“他说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就有‘左’和‘右’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被称为“思想界的明星”、“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陈独秀一生中,曾屡遭旧政府的通缉与追捕,先后五次被捕入狱,监押时间累计达五年以上。他以不屈的精神,坦然面对反动当局阴森的牢狱,充分体现出一名政治家和革命者的风骨。  相似文献   

18.
余玮 《党史博采》2021,(4):15-19
李达与李大钊、陈独秀—样,属于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并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筹备者和组织者之一。身为上海早期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他为中共—大能够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严密控制下的上海顺利举行殚精竭虑,集宣传、联络、组织、筹备于一身,是中共一大的总召集人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为早期党的活动及党的成立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有人称他是“—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毛泽东盛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元化 《党建》2010,(4):53-54
一 毛泽东在“五四”早、中期固然赞赏胡适、陈独秀、吴虞、李大钊等,但并不主张废弃传统文化。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他就受到杨昌济的熏陶。1914年他在日记中写道:“仍抄曾文正公日记,欲在一月以内抄完,亦文正一书不完不看他书之意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1917年,他仍自称“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虽然他在历史上犯有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然而,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大革命中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毛泽东说陈独秀“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创造党,有功劳”,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他作为政治活动家一生为民族振兴,坎坷多舛,颠沛流离,信念不改。其人格风范,值得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