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宣传人道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思潮,不是一般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近几年,有些同志在抽象地谈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时候,也谈论所谓“人权”问题,认为  相似文献   

2.
雷弯山 《理论月刊》2004,(10):31-33
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新发现,特别是三大发现,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基础”理解为条件、前提,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对三大发现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后才产生科学世界观的。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十多年后,马克思恩格斯才了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因此,“基础”不能理解为“前提”,而应理解为“根基”。正确理解马克思世界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对于坚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学说,毫无疑义地包含反映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因素。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从历史规律引伸出来的,因而它和科学世界观历史观本来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预见当时也是有科学根据的。然而,某些西方学者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力图把它歪曲成毫无科学根据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人道主义的宗教”、“道德激进主义”和“规范目的论”哲学。这股用非理性主义曲解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思潮,目的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本文从基础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价值观与科学理性的辩证关系,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历史根据和实现条件,剖析将马克思主义浪漫主义化、非理性主义化的种种观点,分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一再把自己的世界观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读过全部手稿)阐述的也正是这个世界观。”斯大林也说过:“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广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  相似文献   

5.
弗兰尼茨基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为基点,发现、重建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基础。他认为异化范畴恰当确切地反映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所有其他前提都是从异化理论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特别自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把研究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同改革和新思维联系起来,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关于人道主义 1、突出人道主义的共同性古希腊罗马哲学和古代东方哲学中都有较为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特点是追求个性的充分解放,以人道反对神道。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长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各种形式的对立。而现在戈尔巴乔夫强调人道主义的共同性。他指出,尽管有一些矛盾使人类分开,但人类毕竟是一个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对于传统的人道主义既有批判 ,又有继承。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既是人民警察必须模范遵守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又是人民警察应当无条件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界定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 ,纳入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 ,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界掀起了一次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热潮。特别是近几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哲学“对话” ,引起了马克思哲主义学生存论转向的讨论。回顾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 ,本体论问题一直是一个受到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现将学界们对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关系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 ?有的学者认为 ,本体论就是世界观 ,即关于作为整体的世界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但世界观一词有歧义 ,一种看法认为世界观首先是关于世界的观点 ,然后才是观察世界的观点 ;另一…  相似文献   

9.
李杰 《理论月刊》2007,(1):13-15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人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陈凯 《公安教育》2004,(10):47-49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两课”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特别在公安院校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机器”的合格“螺丝钉”方面的作用,是任何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胡锦涛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  相似文献   

11.
巩在峰  吴宁 《求索》2013,(10):93-96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思想流派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洛·庞蒂和萨特。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12.
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的施政纲领提出来,不仅意味着与“谈人色变”的极左思潮告别,也意味着与一种肤浅的、自设禁区的、实际上仍然是“左”的人道主义认识告别。这是表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我国已打破道德层面的束缚而上升为一种治国的全方位的指导思想。从哲学文化上说,就是用“人的眼光”看待社会历史了(马克思语)。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一个执政党(与在野的时候不同),固然不能把自己限定在只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的狭小圈子内,从而必然要在一切意义上代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评价众说纷坛,颇多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手稿》所体现的世界观的认识有重大分歧。有些人把《手稿》的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人道主义”,认为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高峰,后期马克思的思想逐渐“背离”了人道主义,因此他们希望“回到”青年马克思;有些人则从相反的角度也把《手稿》的世界观归结为基本上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断言它在历史观上仍属于唯心主义,认为从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开始,马克思的世界观才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这两种立场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为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伍揆祁 《理论月刊》2007,4(9):20-2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哲学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把斗争辩证法创新和发展为和谐辩证法,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所谓“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意识形态化”.是一种国际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由此出发,必然否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用抽象的“共同人性”、“人类本性”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也就把否定阶级分析的所谓“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化”奉作“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把人学和人的科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转化为哲学方法,形成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最科学、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一般世界观与方法论集中体现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集中体现于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