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奥政府执政近4年。这一届政府最突出的政绩是推行经济改革开放。作为经济改革设计者的财政部长曼·辛格已连续提出5个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成为印度独立以来有此经历的第三位财政部长。其中1991——1992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本应由上届看守政府提出,因为当时国库空虚、外援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印度没有轻易进行农业政策变革。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印度也没有就农业问题做出任何承诺。世贸组织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使印度农业发展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并保证粮食安全,瓦杰帕伊政府在1998—1999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将农业改革放在以增长为目标的预算战略的首位,但直到2000年7月,瓦杰帕伊政府才公布期待已久的国家农业政策,开始对农业政策进行某些改革。为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2012年,曼·辛格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目前,印度还制订粮食安全法,使粮食安全得到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3.
智利总统弗雷周瑞芳爱德华多·弗雷·鲁伊斯一塔格莱,是智利军人1990年还政于民后的第二任民选总统。由于其前任艾尔文执政4年间,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外交上摆脱了孤立处境,因而弗雷政府1994年3月上台后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一年多来,他政绩较显著,但...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印度第12届人民院选举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担任内阁总理并组成新政府,新政府上台伊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第二次担任财政部长的亚希曼特·辛哈称之为“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以有别于前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的“自由化”和比·契达巴拉姆的“自动启动经济”发展战略①。而印度新政府是否是反“改革”、或改革“改革”、或继续“改革”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论述新政府上台后实行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背景.以供研讨。(一)农业的丰欠与印度经济发展进程成正相关,农业欠收又主…  相似文献   

5.
1991年6月21日,纳拉辛哈·拉奥总理在社会动荡、经济危难的形势下上台。新政府从一开始就把治理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彻底抛弃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印度经济从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把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经济改革的总设计者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说,这是印度“工业和农业的第二次革命”。印度经济改革9十月来的进展令人注目,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阻力,但总的趋向是不会逆转的。  相似文献   

6.
印度国大党(英)元老纳拉西姆哈·拉奥在拉吉夫·甘地不幸被害后,接任党的主席,并于1991年6月20日受命组成少数派政府。现将他执政以来的内政、外交情况简介如下。一、内政情况 (一)上台时面临的问题。 1.经济严重困难。印度经济自80年代中期起,年增长率约为5.3%(80年代以前为3.7%)。但由于进口增长过猛,短期借款增多,维·普·辛格政府又豁免了1000亿卢  相似文献   

7.
结构性改革是为消除供给侧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改革。拉美的第一代结构性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拉美的第一代结构性改革开始向第二代结构性改革过渡。与第一代改革相比,第二代改革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要对第二代改革作出全面而深刻的评价并非易事,但可初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社会发展领域的成就开始显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渐趋正常,宏观经济形势日益稳定,金融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稳步上升,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有所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在分析拉美的两代结构性改革时,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何判断拉美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如何评估"中国因素"对拉美结构性改革作出的贡献,如何看待左翼政府在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如何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俄罗斯国内关于激进改革方式的理论论争 从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到戈尔巴乔夫1991年下台,原苏联的体制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但由于改革是在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执政后,雄心勃勃地进行"改革与新思维",力图成就一番改革大业,然而由于改革的方式、措施不当,不仅没有实现经济高增长,反而导致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泰国军政府上台后,承诺将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促进社会和解,治理国家和进行全方位改革。而今,军政府关于3个阶段泰国民主路线图如期实施,但政府仍面临几个问题,如时间有限、经济未见好转、改革的阻力和矛盾等。笔者认为,泰国能否走出"政变、还政于民、政治动荡、政变"的恶性循环,从目前情况看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委内瑞拉一向以“石油之国”著称于世,其政治民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均以石油业的发展为后盾。但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受1981~198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国际石油和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委内瑞拉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为了使经济走出困境,保持政治民主、社会安定和国家尊严,1979年上台的坎平斯政府和1984年上台的卢辛奇政府(属民主行动党),博采了新自由主义和发展主义等经济学说的“长处”,制订了紧缩财政开支、压缩基本建设、调整汇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农业投资和灵活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应急性调整政策。1989年2月上台的第二届佩雷斯政府,又对经济采取了一些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埃及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结构性调整”方案,开始分三阶段稳步推进经济改革。詹祖里政府1996年初上台后,加大经改力度,积极推动改革措施的实施。至1998年9月埃及经济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在减少预算赤字、降低通胀率、提高国民经济增  相似文献   

12.
智利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经济改革在拉美地区普遍展开,这个地区的经济呈现出剧烈动荡和增长乏力的局面。而智利经济却表现不俗,不仅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增长势头强劲。笔者认为,智利的经济成就是政府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自主的、有创意的经济政策的结果,或者说,是智利逐步背离新自由主义的结果。智利经济改革迄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智利经济改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点,但这个阶段的改革成效并不好,表现为经济剧烈的起伏动荡;第二阶段的改革依然是在军政府时期进行,但在政策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随着1990年文人政府取代军政府上台执政,智利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就智利历届文人政府所奉行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强制存款政策、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做了详细论述。经过30年的改革,智利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企业私有化过程已基本结束,一种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从当前情况来看,智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既不在于其经济体制,也不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在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后,历届日本政府均推出了庞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但日本的改革始终在改革优先和恢复景气优先之间来回摇摆而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小泉上台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公布了两项政策报告。这两项报告表明日本政府政策调整有了重大变化,第一是开始注意在长远目标的指导下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第二是其短期对策有长期化的趋势。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追赶型经济体制与处于成熟期的经济之间的剧烈矛盾和激烈碰撞,因此这一调整对于日本经济最终摆脱低迷,恢复增长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王燕阁进入90年代,法国为适应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其外交政策作了方向性的调整。巴拉迪尔政府去年上台后,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又推出"新外交政策"。这一新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虽尚未成型,但其轮廓已经显现。一、再次调整外交政策背...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经济政治形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根廷陷入 9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严重经济衰退 ,目前正缓慢地走出谷底。德拉鲁阿政府上台执政 ,继续实施前任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 ,同时将为阿根廷政治注入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上台的拉奥政府开始对印度经济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快了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此后,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使印度经济成为举世瞩目的亮点。但是在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印度经济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新外交政策王燕阁进入90年代,法国为适应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其外交政策作了方向性的调整。巴拉迪尔政府去年上台后,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又推出"新外交政策"。这一新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虽尚未成型,但其轮廓已经显现。一、再次调整外交政策背...  相似文献   

18.
智利改革重点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智利恢复民主制度以后 ,文人政府在继续和深化军政府时期的经济改革模式和政策的同时 ,逐步把改革重点由经济转移到社会和政治方面 ,其目的是力图从根本上扭转忽视社会问题的倾向 ,努力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结合起来 ,更加均衡和健康地发展。由此 ,智利进入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深化时期———第二代改革 ,逐步走上了寻求符合自身发展与改革要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阿德里安·本杰斯1988年萨利纳斯上台时,墨西哥正面临着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对付这些危机,萨利纳斯实施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贸易和工业发展部部长J·S.普切把这次改革的目标归纳为4个方面:使国内经济实现...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全盘西化,叶利钦政府对农业进行了改革。改革围绕着土地私有化和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改组进行。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农业出现了连年滑坡。普京上台后,将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继续实行农业改革,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发展大型农业综合体。至此,农业危机得以解除,农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基本国情和农业改革之路不尽相同,但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很多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