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段时期以来,世界石油市场油价涨落无常,前景难测。世界石油市场是否就完全操控在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简称OPEC)的手中?今年下半年的局势将如何变化?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同样也与中国密切相关。因为中国已成为石油消费大国,目前本国的石油产量在1.6亿吨左右徘徊,而需求量则已达到2亿多吨,且以每年约4%的速度增长,进口量会越来越大,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的石油市场。 为此,本刊特约国际能源署(IEA,创建于1974年,25个成员国都属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保…  相似文献   

2.
江红 《瞭望》1990,(25)
进入1990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油价以较大幅度先涨后落。5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减产。油价大幅跌势虽随之止住,但回升无力,升中有降。预计今年下半年油价有可能比上半年稳定、坚挺。 新年伊始,美国、英国和欧佩克的标准油价出人意料地直线上扬。到2月初,对世界油价走势具有重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来,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石油生产供过于求和现货油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核心的第三世界产油国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之间进行了一场新的激烈的较量。 石油市场上的角逐 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滞胀”和油价上涨的局面,近二三年来,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加快了能源节约与替代的步伐,石油消费量逐年下降。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三年间,西方世界每日石油需求量由五千二百四十万桶下降为四千六百二十万桶。与此同时,世界上却涌现出一批新的产油国,例如,北  相似文献   

4.
欧佩克屡试不爽的“限产保价”,竟然没有对去年年末疲软的世界石油市场造成很大刺激,这让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大为失望。他曾对去年年初回升至每桶20~21美元的油价表示满意,并希望油价在下半年能够回升到每桶25美元。而现在看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之下,石油市场短期内是很难见到晴空了。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月来,世界石油市场行情骤变,油价暴跌。二月四日,作为石油市场情雨表的北海原油价格下跌突破十六美元大关。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为了稳定市场,阻止油价继续跌落,石油输出国组织二月初在维也纳举行五国石油部长特别委员会会议。经过紧张磋商,达成了保持日产原油一千六百万桶以上的份额,但没有确定具体数字,今后的形势如何发展,为世人关注。 去年十二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改变“限产保价”方针,实行占有市场“合理份额”新战略时,世界石油市场曾一度剧烈波动,但随即趋向平稳。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6.
伦敦专电圣诞节前半个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日内瓦会议宣布改变其原有的以限产减产办法确保油价的方针,今后要维护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公平份额。消息传出,当天就发生油价波动,英镑汇价也立即下跌。英国北海标准原油从每桶二十八美元猛跌到二十一美元这个六年来的最低点,石油市场为之惊愕茫然,交易一度几乎陷于停顿。与此同时,十二月初汇价曾接近一点五美元的英镑,也跌到将近一点四美元,本来疲软的美元一下子蹿了上来。  相似文献   

7.
1988年是世界石油市场大动荡的一年,石油价格在大量过剩石油的冲击下连续下跌,主要原油价格平均降至14.69美元一桶,与1987年相比,下跌了近20%,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 世界油价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自我约束机制失灵,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各成员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惜抛弃行之有效的“限产保价”政策,竞相超配额生产,致使1988年欧佩克平均日产量达1950万桶,比1987年多200万桶,创下7年以来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来,世界石油市场发生 了令人注目的转折性变化。 长期陷于疲态的世界石油市场行情呈现峰回路转的态势,市场从供过于求改变为需求大于供给的紧张局面,西方石油库存急剧下降,油价一路攀升,一年内增幅几乎达两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油市剧烈动荡和原油价格暴涨,实际上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往往反映各种力量对比消长的变化和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现实。对世界油市的现状和趋势,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和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中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利益攸关,各有盘算。它们都在采取措施和调整政策以维护自身的利…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导致国际石油市场进一步剧烈动荡,油价飚升。油价上涨显然威胁着正在走向复苏的世界经济。 油市剧烈动荡和油价盛衰沉浮,从表面上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和失衡的现实,而实际上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各个国家和各种力量都在根据市场变化采取措施和调整政策,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争夺石油市场主导权,以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折射出在世界范围内权力碰撞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石油市场一直未曾安静过,价格暴涨暴跌。两年前通过增产或减产来控制石油价格的欧佩克(OPEC)如今也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难以让油价稳定在他们理想的25~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内。2000年一度高升至37美元的油价,到今年初又回跌到十几美元。  相似文献   

11.
江红 《瞭望》1987,(14)
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保卫石油宫价的斗争旗开得胜。世界石油市场已开始从捉摸不定走向基本稳定,欧佩克的官价已被广泛承认。除2月中旬到3月初油价一度下浮外,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世界主要现货油价在每桶18美元以上。美国石油垄断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世界石油市场流传这样一句话:瞬息万变的油价是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决定的。果真如此吗?1989年我带着这个问题两次参观纽约商品交易所,对这个世界闻名的交易所,特别是它的石油期货交易的现场景象和作用有了初步的印象。 纽约商品交易所坐落在华尔街附近的闹市区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内,简称“奈梅克斯”,是由“纽约商品交易所”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成的,是世界各国工商界人士十分熟悉的字号。 去年初秋,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分析家乔纳  相似文献   

13.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9月10日决定,从10月起每天增加80万桶原油产量,以稳定原油价格。但美国对这一增产幅度似乎并不满意。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发表声明说:“这一增产是否能稳定石油市场还有待观察。” 从去年年初欧佩克开始实行限产保价措施导致油价节节飙升以来,美国是叫得最凶的国家。首先,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原油需求的约2/3依赖进口。今年6月份进口原油达3亿多桶,相当于欧佩克12天的原油产量。因此,美国对原油价格高涨十分敏感。历史上,1973年、1980年和1990年的油价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4.
黄蕙 《瞭望》2001,(52)
尽管去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 格飙升至近10年的最高 点,但今年上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却波澜不兴,原油价格走势平缓,长期处于欧佩克的油价稳定机制范围内,即在每桶22美元至28美元间窄幅波动。然而,“9·11”事件的发生再度掀起石油市场的狂澜,国际油价在市场恐慌的气氛下急速攀升,随即又一路狂跌,石油市场陷入低迷,光景惨淡,一度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11月14日,欧佩克  相似文献   

15.
钱慰曾 《民主》2004,(7):47-48
伦敦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价格5月4日一度蹿升到每桶35.52美元,为13年以来的最高价。而前一天,纽约石油市场上的原油已经飙升至每桶38.21美元,创下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纪录。国际石油价格高位震荡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如果分析造成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原因,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前世界还不会出现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不断 暴涨,连带国内出租车行业 要求提价、民航票价与油价实行联动浮动机制,这些信息已基本上传递到了公民心中。曾为大庆、胜利油田的开采而自豪过的中国人,又一次隐约地意识到:在绝大部分工业品已经结束了短缺时代之际,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会不会出现短缺? 预计今年中国的国内石油产量1.6亿吨,原油进口将达到7000万吨。国内外的各种研究机构都认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要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是大规模的。国内石油资源短缺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的专家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未…  相似文献   

17.
过去10年,国际石油市场剧烈动荡,反映了经济的全球化、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和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分化。由于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迅猛增长,需求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由于上游投资不足,生产能力增长滞后于需求增长,供需基本面出现严重的紧平衡。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节奏,世界石油市场进入难得的调整时期。今后1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有望在近几年内超过发达国家。而世界石油供应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国家,其潜在的政治风险将带来供应增长的不确定性。但是,石油的概念开始演变并扩展到包括天然气液、生物燃料、气变油和煤变油等其他液体,因此供需平衡终归有望实现,国际油价总体将继续走高。我国业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依赖国外进口的趋势不可逆转,需要从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角度考虑石油安全问题,依靠国际贸易作为主要应对手段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7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欧佩克总部举行,经过一番争议,最终以沙特为首的海湾石油输出国在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协商后决定不减产。次日,国际油价再次跳水。谁要减产谁丢市场对于是否减产,欧佩克内部存在意见分歧。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不赞成减产,认为目前油价下跌还不构成危机,随着油价下降,一些高成本石油会退出市场,石油市场将会自我稳定。它们认为  相似文献   

19.
从整个80年代来看,今年无疑是世界石油市场最顺畅的一年,供求关系由过剩趋向平衡,石油价格由疲软趋向坚挺,导致石油市场激烈动荡的人为因素正在消失,政治冲击石油和石油干预政治的事件已日趋减少;石油生产国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同非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整个石油市场环境因此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安全关系我国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若干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性变化、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我国石油资源未来勘探开发难度加大、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等。在分析石油安全新定义的基础上,设计石油安全战略指标体系,借鉴美国的相关做法,从多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