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美学的理论大厦,建基于对人类生存现象层面的密切关注,形成了从艺术生理学的角度关注美与美感问题的传统。朱光潜的美学把西方的哲学美学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生理学美学圆融贯通,构筑了中国近现代中国艺术美学研究的一座高峰。但是,自1950代美学大讨论后,美学的古典传统、艺术生理学美学隐而不彰,代之以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一元美学,改革开放后又演变为纯粹西方的哲学美学研究,造成中国美学研究的现实困境。因此,复苏朱光潜美学的巨大生命力,接续中国艺术生理学美学传统,找到中西美学的接合点,是建设新世纪中国美学的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2.
赵家治 《新长征》2010,(7):63-64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是其哲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毕生在哲学上求真、伦理学上求善、艺术上求美,他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蒙培元 《新视野》2001,3(2):39-42
西方的另一些哲学家则把情感归之于美学问题,用情感解释审美现象。很多哲学家认为,美是由情感说明的,甚至是由情感决定的,愉快这种情感就是美的心理本质。康德就是著名的代表。康德很重视休谟提出的问题,并讨论过道德情感的问题,但他的结论是,道德情感是心理的、经验的,因而不能成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道德哲学只能建立在超越的必然根据之上,即“纯粹实践理性”之上。但是,在美学领域,情感则起决定作用,审美鉴赏只能由情感决定,而与概念、范畴无关。“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无所有。”“鉴赏判断在愉快…  相似文献   

4.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900—2002)作为现代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哲学诠释学为中心探究人类的理解问题,而语言问题实际上是伽达默尔所建立的哲学诠释学的中心问题。他强调自己探究的是“人的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问题。”他说:“借用康德的话来说,我们是在探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因此,他从语言这一中心出发,强调“对话”的意义及其在语言中所反映的关系和真理的显现,试图以此恢复单纯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精神科学自身探索真理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赵秀福 《理论学刊》2002,9(3):63-66
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有着极大的差别,自问世之日起就一直遭到各种严厉的批评,其中最为严厉的批评就是杜威漠视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杜威在其代表性著作《艺术即经验》以及其他著述中对艺术问题的探讨,可以视为对这类批评的回应和反驳,也引起了较为广泛的注意。杜威把他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圆满的经验”引入了宗教讨论之中,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构成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本雅明的历史哲学为研究视域,以本雅明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表征本雅明历史观与美学观双重意义的"本原""辩证意象"和"当下"为核心范畴,以艺术生产技术的变革如何影响和改变艺术功能为前提,以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所蕴含的时间性维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摄影、电影和城市空间为例),以时间政治化前提下政治变革与美学变革的一致性为主要落脚点,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巴黎,19世纪的首都》等与其历史哲学的代表作《历史哲学论纲》作互文式解读,用《历史哲学论纲》中已经实践的方法解读本雅明的"美学论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论著中涉及到了艺术精神。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艺术精神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核心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其哲学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要求按照美学和历史融合起来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考察文艺作品,研究文艺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希腊艺术精神、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就是其体现。  相似文献   

8.
不能解决美或审美的本质问题 ,没有根据地引进哲学等 ,使得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都没有形成真正的美学。美学研究怎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美学?一、从实际出发 ,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研究美以及审美活动 ;二、对哲学的运用 ,必须是它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与人类审美之间具有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联系和关系 ;三、根据美学研究的具体实际 ,明确确认一个审美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9.
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美学试图以“审美无区分”去对立于主体美学的“审美区分”,进而使全部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得到本体论上的证明。如果审美无区分能够成立,艺术就不应该被审美区分从人类连续的自我理解链条中割裂开来,判断精神科学是否具备真理事先也就勿需通过自然科学方法的检查。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区分在形成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的与理论的困难;2、以“表现”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艺术游戏确立的只会是审美无区分;3、试图立足于有限性基础去建立客观性的审美无区分学说在美学的对象与归宿、表现存在与表现什么存在等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门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按照门罗的解释,“自然主义”标示着一种反对各种形式的超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和现代艺术的特殊风格。它“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那些被认为是自明的或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们揭示的‘第一原则”中推导出来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它尊重作为知识源泉的感性材料,更推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感性经验,主张美感就来自自然的或日常的生活感受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赞成那种粗劣的自然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意味着赞成十  相似文献   

11.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中,“经验”是其整个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可以说对经验的批判是杜威全部认识论批判的起点,它奠定了杜威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但其意义还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被杜威改造后的“经验”还为我们时下所努力建构的现代性的实践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试应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来重新阐释杜威的“经验”概念,以希望能在现代性的背景下深入地挖掘其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
意境之美是中国艺术美感魅力之所在,中国园林文化的核心就是追求意境美。作为中国山水文化景观典范的西湖,其文化与美学研究必须深入到景观意境这一核心价值,但目前缺乏这一课题系统的深入认识。认为,西湖文化的核心美学价值在于艺术点化自然而历史升华的意境山水之美,它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天地人神交融对话、和谐共在的景观意境。  相似文献   

13.
尼采的悲剧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的体现出了尼采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他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的形成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悲剧性的认识和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史上的成就不在于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在于通过对希腊悲剧的分析而主张一种审美态度面对悲剧人生。审美是一种方式,这种审美境界最终是要达到人的自由境界。通过对《悲剧的诞生》的思想解读,正确而理性的去审视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倡导一种辩证而理性的思维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由气、阴阳、五行、八卦组成的 ,因而中国艺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成长 ,其艺术的审美境界也就具有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特点 ,西方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典型”而中国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意境”。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意境的美学特征之一。在中国的《周易》哲学里阴阳是一切生成变化的总根源。它们在对立统一之中生变衍化 ,以致无穷 ,由阴阳可以衍化出一组组对立并存的概念 ,刚柔、动静、开合、升降、上下、聚散、黑白、粗细、虚实、曲直、天地、男女、尊卑、父子、夫妇、昼夜、明暗、冷热、……几乎可以无穷地延…  相似文献   

15.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既预设了诠释者的价值存在,同时也作为具有规范化意义的操作技术存在,对法治建设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左亚文 《探索》2006,3(2):163-167
“世界是物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赖以建立的物质经验基础,但它本身并不就是哲学命题。哲学的思维是建基于经验基础之上但又超越于感性经验的辩证思维,即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反思。现今的哲学教科书对于世界物质性的论证还停留在自然科学的实证水平上,并且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割裂,有违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必须对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研究宇宙论,研究本体论,研究思想方法论,研究知行观,最后都归结到价值问题上,使以人为本、内在超越的哲学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中国哲学的使命,在于为中华民族指示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一个非宗教的民族。大多数中国人不信奉宗教,但不等于说没有信念。这种信念靠中国哲学所提供的价值理念来维系。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可以归结为真、善、美、圣、群等五点。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践取向是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美和审美一直是千百年来哲学家、美学家孜孜不倦进行探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原理虽然给美和美学的研究指出了方向,但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尚未完全确立。重新以当代视角审视和发掘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美学哲学思想价值,对我国哲学、美学、心理学、文艺学相关理论的完善、繁荣、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除具有哲学的后思、以思想为对象之思、终极性"寻根究底之思",思维存在关系之思、批判之思、由经验思维到高度理论思维过程之思等反思的全部内涵外,它作为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主要使实践在反思思维过程中承担了如下使命:一是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二是将实践取向作为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三是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原理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