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复 《中外法学》1981,(2):67-75
<正> 一、"公害"一词的由来在日本法律中,最初使用"公害"这一词汇,大约是1896年的《河川法》(1896年4月8日第71号法律。现称旧河川法)。该法第4条规定:"由于筑堤、护岸、治水、清理码头和拖航道,以及其他流水而产生的增进公利,或者为了清除与减轻公害而设置的地方行政官署所确认的河川附属物,除以命命规定者外,一切有关河川问题,皆依本法规定处理之。"  相似文献   

2.
俞飞 《法庭内外》2013,(10):58-60
近年,国内环境问题常引起诸多群体性事件。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环境问题极少选择司法途径来解决。2012年全国人大专题讲座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称: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而行政诉讼只有980件,刑事诉讼只有30件。据调查,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公布于1967年8月3日,当天生效。但是,日本的公害问题,并不是在这时才开始的。众所周知,日本最早发生的公害事件,有1887年的足尾铜矿山的矿毒事件;有1897年的别子铜矿山的烟害事件等。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公害刑法与环境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环境法制经历了从公害防止型至环境保全型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刑法也随之发生了由公害刑法至环境刑法的转换。本文以这种历史转换为线索,具体讨论日本刑法在环境保护法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作用、特征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康复 《中外法学》1981,(3):64-73
<正> 一、水来土挡的地方防治公害条例战后初期,日本当局忙于经济恢复,沉醉于"经济高度成长",一味追求"产值第一"、最大限额的利润。而对于公害问题,虽然不能说是不闻不问,但却看成是一个在地区范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而采取了水来土挡的被动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日本出现的一系列大规模的食品药品公害诉讼中,在判处制造者承担侵权责任的同时,一些裁判例也明确了国家应承担相应责任,这有助于督促国家更好行使食品药品的监管职能,更好保护受害者的利益。本文通过分析食品药品公害民事裁判例中明确的国家责任,探讨日本国家责任的相关理论,论述日本国家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清水达夫  高风 《中外法学》1982,(1):54-58,22
<正> 前言日本机动车辆交通公害,以50年代后经济高速发展、重点公路修建等为背景,更由于汽车化迅速发展,在各地引起了严重问题。因此,从1970年修改公害对策基本法以来,进行了完备法律体系的工作,推行了各方面的对策。其结果,虽然暂时摆脱了陷入危机的状况,但是,在解决问题的严重性方面,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下面我想回顾一下机动车辆交通公害所走过的历程,同时考察一下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陆青 《中外法学》1982,(3):64-73
<正> 前言所谓忍受限度论,是战后日本在公害判例中所提出的一种法律学说。它主张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侵害超过了忍受限度,不论加害者是否设置了相当设备,都认定为负有损害赔偿的责任。而过去日本,在优先发展经济观点支配下,出现了一些保护工业的判例。这些判例主张,只要企业按照其性质,安装了适当设备,即使偶尔对他人造成损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1984年2月29日大阪地方裁判所,就关西电力多奈川火力发电所引起的大气污染,附近居民作为健康被害者,请求损害赔偿和禁止开工、禁止建筑新发电所提起诉讼一案作出判决(以下称本判决)。本判决对请求禁止部分予以驳回,因为作为禁止对象的第二火力发电所的有效烟囱高度,已使硫氧化物等不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章是关于预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与《环境保护法(试行)》相比较,二者虽然都设有专章针对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业事业单位作出义务性的规定,但是新《环境保护法》就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制度的规定在立法结构上更为严谨,且比较系统和完整。本文拟结合环境保护法的理论和实践,对新《环境保护法》第四章规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噪声、振动、恶臭公害的现状噪声、振动、恶臭公害,都是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公害。由于其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历年来关于这方面公害,在七大典型公害中都占居半数以上。1977年总的公害件数为61,762件,其中关于噪声、振动为24,215件(占39.2%)、恶臭为15,987件(占25.9%)。关于噪声、振动所造成的危害,按照其发生源区别,可以分为:工厂企业最多;建筑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包括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应适用推定原则对因果关系进行司法认定。通过研究日本公害诉讼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和实践,我们应注重以法的正义、公平理念为指导的法的价值评判,而且因此更重要的是其因果关系推定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维护被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公害罪刍议     
<正> 国内外法学界不少人提出在刑法典中设立“公害罪”或“危害环境罪”专章,有的国家甚至巳开始试行。如西德联邦政府一九七八年九月向联邦议院提出了一项《刑法修正案》,将各章中有关危害环境犯罪的条文集中起来,形成了七条,作为刑法典的专章。下面就公害罪成立要件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米健 《法学研究》1984,(3):60-62
广义而论,一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的社会性危害,都可称之为公害。公害问题古已有之,但与现代社会的概念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洗钱,是指犯罪分子通过银行把非法得来的钱财加以转移、兑换、购买股票或者直接进行投资,从而掩盖其非法来源和非法性质,使资产合法化的一种行为。赃款一经洗过,就很难发现其犯罪来源,这是国际上走私贩毒分子逃避打击的主要手法。1995年,世界经济论坛会的一份资料表明,世界每年仅消耗毒品就有800吨,营业额在4000~5000亿美元之间。不法分子贩毒或走私的赃款通过洗钱,得到的不法收益达5000亿美元。洗钱活动日益猖獗的现状,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周微 《河北法学》2012,30(7):160-168
公害,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正在给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具有科技性、间接性、积累性、长期性、潜伏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若固守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不仅会使诉讼陷入不必要的科学论争,而且也往往会因原告方无法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而使大量的公害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因此,应当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引人推定.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2,(21):1-1
官场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于今为烈,略举一二: 其一,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形同虚设。多年来,官员在财产申报中不能如实反映收入实际情况的问题突出,而这种不如实申报又无人监管,致使官员财产申报毫无真实可言,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公害对策基本法已经施行十二年了。十二年来,我国以公害对策基本法为中心的有关公害法体制日趋完备。为了实现基本法提出的各种措施而制定的法律,大致也已制定,其中有许多是在国外所没有见到的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日本的特殊情况,因而以我国的有关公害法制与外国比较,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极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丰岛产业废弃物调解案是日本中央公调委进行公害纠纷行政处理的典型案例。日本中央公调委作为独立的公害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其多样化的纠纷处理方式在纠纷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地位。以自愿调解为主、强制调解为辅的行政调解原则又赋予了行政调解较强的约束力,调解机构以纠纷解决为目的的务实态度是值得我国环境行政调解所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环境税,亦称环境污染税。系指国家为了限制环境污染的范围、程度,而向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的特别税种。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新举措,环境税已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国内对此的理论研究尚付阙如。笔者试图就此略陈浅见,以期有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