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人民服务     
正(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相似文献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理论。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王仲清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思想。毛泽东比较集中地阐发这一思想,是在1944年前后。1943年,毛泽东提出"为群众服务"。1944年9目8日,在悼念张思德的会上,毛泽...  相似文献   

4.
60年 前,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 《为人民服务》 的著名演讲。60年后,电影《张思德》面世,这位 29岁就死在烧炭工作岗位上的八路军战士,其不平凡之处复活在世人面前。1933年参加红军、1944年仍是普通一兵的张思德,因为毛泽东的讲话为全世界所知。他优异的内在精神与品质,是他不被历史遗忘的根本原因。他文化不高、职位不高,却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人生定位,并为此努力而且喜悦地工作、生活着。他,一名普通共产党人,谦卑而有主见,少言而多行,在自信而利他的平凡细节中,不知不觉培育出伟大的道德情操。 这种情操源于一种坚韧的道…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6)
正"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在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这样说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如此说道。这篇著名的演讲是在一位年轻人的追悼会上发表的,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张思德。  相似文献   

6.
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相似文献   

7.
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想将理想化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1944年9月8日,在延安凤凰山脚下枣园沟口的中央警备团操场,毛主席亲自出席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第一次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一名普通战士何以这样深深打动了党的领袖和军队的统帅?就是  相似文献   

8.
方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圆圆: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些年来,一看到泰山,我就忍不住想起张思德同志……正正:别说了,再说,我也快哭了。不过,方方,今天这个日子,好像和张思德同志没什么关系呀!方方:是没什么关系。今天,我在这里背"老三篇",除了缅怀张思德同志,主  相似文献   

9.
王耀斌 《前进》2000,(8):17-1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 ,是我们党取信于民的根本。但是 ,由于党的地位变化和形势不断好转 ,我们党员队伍中确有一些人 ,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了 ,群众观念弱化了。有的同志想人民的利益少了 ,想个人的利益多了 ;想人民的疾苦少了 ,想个人的安逸多了 ;给予群众的少了 ,索取群众的多了 ;深入群众少了 ,浮在上面多了 ,以致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疏远了 ,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有些人甚至侵犯人民的利益 ,堕落成罪犯。因此 ,增强宗旨意识 ,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一、实践党的宗旨 ,必…  相似文献   

10.
三比张思德     
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悼念张思德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60周年。张思德的老战友,如今已83岁的陈耀老人,最近参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周围的参观者:“我觉得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1.
我國人民武裝部隊自一九五○年起就開始了有計劃的整編復員工作,今後由於義務兵役制度的實行,每年都將有大批新兵入伍,同時每年也都將有大批的軍人復員回鄉。復員建设軍人一般都有較高的社會主義覺悟和堅强的組織性、纪律性;許多復員建設軍人都經過了長期革命戰爭的鍛鍊和考驗,並有很大一部分編入了人民解放軍的預備役。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响在我们耳边,萦绕在我们心间的,始终是这八个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忘  相似文献   

13.
我做乡镇人大工作已经7年多了,在乡镇人大工作的岗位上,我有这样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抓好依托,敢为人民鼓与呼我镇有3.5万人口,有选举权的23435人,有市人大代表12人,镇人大代表60人,这是我做好人大工作的依托。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的一条,我想就是要为人民鼓与呼。我们先后给政府提合理化建议40多条,被政府采纳,协助政府改进了工作。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我们建议党委、政府解除了一位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群众中。他先后四年批阅人民来信15000多件,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他心里都有一本帐。这很难能可贵,秦振华却说这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以张思德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牺牲、李鼎铭的精兵简政提案为例,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其理论内涵包括"宗旨观""群众观""批评观""使命观""形势观""生死观""团结观""平等观"等。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誓言,弘扬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伦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贯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就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正当诉求的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干群关系和谐,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是仙桃市杨林尾镇第七届人大代表,人们戏称我是鲫鱼湖的刘“百万”,其实我并不在乎什么万贯家财、富甲一方,我在乎的是我和父老乡亲们之间纯真的感情以及怎么让父老乡亲一起走向共同富裕。我这个代表虽然是最基层的,但我代表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民,用这个条件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我最大的心愿。当人大代表,就要想在人前,干在人前我这个代表是“争”来的,是竞选来的。由于渔民分散,我们鲫鱼湖选民都是挂靠邻村选举,以前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5,(11)
<正>第一次读《为人民服务》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虽然那时候能把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其实并没有多深的理解。第二次读《为人民服务》是初中的时候。当时学校里有个特别调皮的男生,每天总想方设法"搞破坏",今天砸个玻璃,明天扔个板凳。当时我的父亲在学校教书,他给这个黄姓男孩起了个名字——黄思德,说你跟张思德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这男孩开始不知道张思德是谁,我也记不得了,就自己又看了一遍《为人民服务》,估计那男孩也看了,因为慢慢的他再也没有破坏  相似文献   

19.
重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文/刘天柱30年前,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写了《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他教导我们要学习张思德,树立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精神。毛泽东本人的光辉一生,身体力行实践了他的这一思想。今天,在我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的时...  相似文献   

20.
王天玺 《创造》2014,(9):46-49
正人民至上,人民幸福至上,社会利益至上,这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二节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中国对精神文明的创新,就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大国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种文明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根深叶茂,生机蓬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完整宏大的精神体系。我们在这里只着重讲一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著作家可以写许多部大书,演讲家可以进行长篇的宣讲,实际上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5日,一位名叫张思德的红军战士牺牲了。毛泽东前往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