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涛 《当代贵州》2008,(17):62-63
对于六枝煤炭局及其所辖的地方煤矿来说,2008年上半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半年。在这半年中,在特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六枝煤炭局及其所辖的煤矿广大干部职工,克服了雪凝灾害和煤矿关闭整合对生产的影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杜绝了重大以上事故和“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出色地完成了2008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王升玉  毛可万 《学习月刊》2009,(20):132-133
(一)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活动.是加强企业基础工作.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安全生产事故.多为物的不稳定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所致。“十五”以来,湖北省工矿事故中.“三违”事故占事故总量的68%左右。笔者在调查中.许多企业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只要不违章,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这就说明,事故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煤矿井下“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安全事故引发的导火线。诸多的事故除极少数是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基本上都是操作者“三违”造成的。虽然,煤矿企业都把治“三违”作为安全工作的重大事情来抓,但“三违”现象仍旧不断出现,原因何在呢?一、发生“三违”原因的剖析1.职工队伍的素质低下是“三违”的根本原因。从井下采掘职工来源看,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轮换工,井下一线岗位几乎百分之百的是农换工。农换工进矿时,多数单位对其进行了培训,但只是了解一些安全生产的理论要求,对安全生产的严重性和安全生产业务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刘开津 《当代贵州》2009,(13):33-33
2009年“安全生产贵州行活动”是我省“全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一,于6月15日至20日进行。此次活动主题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活动团以煤矿、道路交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领域为重点,并深入黔南、黔东南州两地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路段、矿山、乡镇等开展活动,中央在黔及省、市的多家新闻媒体随团采访。图为矿工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贵州行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各煤矿生产矿井有着不同的生产特点,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工作人群。就安全事故而言,在每一次事故的分析中,都能划出不同类型的“不安全人”,这些“不安全人”,把不安全的思想、情绪或行为方式表现在工作中时,就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十余种类型的人,属于易发生“三违”的人,诸如:冒险蛮干粗心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安全”。不言而喻,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省的煤矿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既有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有煤矿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的因素,但关键还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安全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业属高危行业,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煤矿职工自主保安能力。据统计,全国多数煤矿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包括人的自主保安能力欠缺造成的。为此,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积极实施以主题宣传、典型教育、身心调适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把对职工安全理念的培育、思想行为的引导,直接融入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促进了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提高职工的保安能力,关键是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好马配好鞍”,良好的消防硬件设施是任何一个企业搞好消防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的根基所在。消防资金方面投入不够,硬件设施差,器材配备欠缺,是企业引发火灾事故并造成“小火酿大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购置技术装备、提高防火安全的保障能力都需要企业有较大的消防经费投入,可能增加生产成本,这些投入的回报又不是很明显,因而有些企业就舍不得在这方面下“血本”。他们或“省”,将本来需要足额投入的资金省出一块,打点儿折扣;或“拖”,拖延急需进行安全治理的设备及装置的检查维修时间,让其“超期服役”,甚至直至“病入膏肓”才“求医问药”;或“凑”,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3):25-25
山西屯兰煤矿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百万吨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纪录。其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拥有许多自主知识产权。然而2009年一场瓦斯事故,立时夺走了74条鲜活的生命,还有100名职工躺进了医院。“荣誉麻痹”造成的管理疏忽松懈,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比较突出,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从法律角度分析,导致矿难频发的原因主要有:矿权虚置使煤矿安全生产失去产权约束、立法上由于煤矿所有者与监管者主体混同降低了安全监管力和矿山职工安全培训缺乏法律约束、矿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个方面。为此,在法律层面要改善矿权机制、理顺煤矿资源产权法律与监管法律的关系、建全职工安全培训机制、完善矿工权益救济体系,降低矿难发生率,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探索和培育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途径。大光山煤矿唐明亮矿长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探索安全文化创建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开启了通往和谐矿区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06,(3):47-52
李毅中:关闭5243个不合格煤矿可以做到安全生产是今年倍受大家关注的一个领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日前专门来到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联合推出的“两会”特别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是关系企业尤其是煤矿等高危行业生存发展的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随着今年6月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深化,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的理念正在为广大企业的党政组织在安全工作中所运用。本期发表两个煤矿企业的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新余矿业公司跨两省五地七县(市),由于地域分散、点多面广,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难度极大。对煤矿企业来说,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公司成立4年多来,牢固树立“安全是天,质量是地”的理念和“科学发展,安全第一;成败得失,安全第一;千头万绪,安全第一;千秋功罪,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整合探索出了一条用安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新路。在具有浓郁新余矿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引领下,公司得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十二师昌平矿业公司西山煤矿将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让安全促进生产成为党支部的主抓工作。一是坚持开展班组创建活动,通过班组创建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二是以安全为主旨,开展安全活动。党支部为每一位职工制作胸牌,实施佩戴胸牌上岗制度,以约束职工  相似文献   

16.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安全放在首位,作为煤矿,安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阜新市平安煤矿的瓦斯检查员梁艳超说,"另外,煤矿在工人的职业病防治上也十分重视,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地工作。"提起阜新市在煤炭行业推行的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梁艳超最大的感触就是,煤矿在劳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煤矿企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是安荃生产的关键。支化教育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安全价值观、转变安全生产理念、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要通过文化的教育使煤矿企业形象从根本上改变,为安全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施工市场的日益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油田外部市场发展战略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油田职工纷纷走出“家门”或“国门”,奔赴外部市场参与工程施工。在外闯市场过程中,尤其是那些长年工作、生活在一线的员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非常大。它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一线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周刚 《党建》2012,(8):39-39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是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几十年安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的有效工作方法。近年来,公司党委重新审视安全监督工作,通过基层单位择优推荐上报,集团公司统一审批聘用的方式,组建了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技术一流的“六员一防”专兼职安全监督员队伍。“六员”以井下生产一线为主,即聘用1885名安监员、1897名瓦监员、11748名班组长安全监督员、1800名党员安全监督员、4636名工会群众安全监督网员和4171名青年安全监督岗员。“一防”,即聘用783名女工家属安全联保员,充分发挥员工家属八小时外保安全的重要作用。“六员一防”队伍的建立,筑起了井上井下不同角度协作配合,立体式、网络化的安全大屏障,形成了群防群治安全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7月29日,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9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全力抢救,8月1日,69名矿工获救安全升井。整整76个小时,生与死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较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事后感慨地说:“这是近年来我国矿难事故中应急抢险最成功的一次。获救人员之多,救援效果之好,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