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上所有幸福家庭都一样,温馨而又充满浪漫.我的家也同样如此,是一个平凡而又和睦的三口之家,丈夫、妻子、儿子.我们幸福生活着,相互搀扶,共同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我和丈夫都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学校教师.自从我们2002年来到学校,工作中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红星二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从1994年组建家庭以来,我们夫妇已携手走过15个春秋.这15年来有辛酸也有甘甜,但因为心中有爱与责任,我们同甘苦、共患难,互相依靠、互相支持经营着我们的浪漫与温馨……现在生活越来越美满,日子越过越甜美.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一个祖孙三代的五口之家,公公、婆婆、丈夫和妻子,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平凡而又平凡,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们互敬互爱,用真诚和爱谱写着家庭和谐曲.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4年经人介绍从重庆带着15岁的女儿到十二团二十二连和有三个孩子的陆德富结婚的,婚后,我们彼此找到了依靠,生活得幸福,子女们孝顺.我们这一大家子,不但我们自己满意,就连邻里乡亲都羡慕.回想我和现任丈夫经营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确实不容易,但也确实又太容易,彼此之间无私地付出,让我和老陆之间,我们两口和孩子之间,双方的孩子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4.
我的丈夫李元胜是《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我是《重庆商报》下属《经营商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今年9月开学,我们的儿子就上高中了。 我们家被评为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后,又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这是前两年的事。我们好像没什么惊喜,因为学习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快乐而充实。  相似文献   

5.
家住在农二师二十四团振兴路居委会的张纯军、陈新兰是一对平凡的夫妻,而他们用心工作,用情孝敬营造出融洽温暖的家庭氛围又使他们显得不平凡. 丈夫张纯军是二十四团水管站站长,妻子陈新兰是医院防疫站的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6.
正我叫阿依古丽·买买江,是十四师一牧场农业连的一名普通职工。我的丈夫郭新,现在牧场社区工作。我们有一个儿子和女儿,现在都在牧场学校就读。我们家庭是一个民汉联姻的家庭。当年,我和丈夫的婚姻也曾遇到世俗的阻力。为了爱情,我们不顾家人的反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后来,直到我们的女儿出生,双方父母被我们的执着感动,才正式接纳了我们。我和丈夫的爱情故事,在牧场迅速传播开来,牧场的许多青年人像我们一样,组建了一个又一个民汉结合的幸福家庭。2011年,我们家先后被评为和田  相似文献   

7.
六年前,医生诊断黄玲的丈夫患了肺癌只能活四个月,这位普通女子,用爱撑起了家庭的重负,用爱使丈夫邢引绪有了活下去的勇气,鼓起了生活的风帆。 平凡而伟大的爱 1987年,棉纺厂纺织女工黄  相似文献   

8.
我与丈夫曾是一对恩爱夫妻。五年前,丈夫辞职下海做起了生意,由于他很有经营才能,又能吃苦,很快就成了百万富翁。而我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也主动放弃工作,回家承担了相夫教子的家庭责任。日子过得快快乐乐,自由自在。不想在前些天,我与几个小姐妹上街购物时,闲聊中突然扯到现在离婚时财产处理的话题,其中一个姓王的大姐说,你们要注意哟,别把钱都让老公一人掌管着,  相似文献   

9.
我和丈夫从恋爱到结婚经历过浪漫和甜蜜。婚后四年,他忙于事业和应酬,与大多数夫妻一样,我们的感情进入一种现实的平淡。我穿行于柴米油盐与家庭琐事的巷道。丈夫缺少了那份女人最需要的浪漫情愫。我时常自我安慰,这也许是一种极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2,(9)
我自豪,我彷徨,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我是一个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老人,但我却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父亲吴季严是我们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甥,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母亲李秀泉不但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悬赏3000大洋捉拿的老革命,还是毛泽东主持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数十年来,我一直以我有这样的革命家庭而自豪。然而,由于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随之而来的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父亲因是陈独秀的忠实追随者,又是陈独秀的外甥,被开除了党籍。每提到这件事,便会使我…  相似文献   

11.
<正>陈芳和刘文的家庭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丈夫刘文在十三师红星二场六连经营着自己的养猪场,妻子陈芳是红星二场学校的老师,儿子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在这个平凡的家庭里,有着他们的故事。陈芳和刘文1997年从塔里木大学本科畜牧专业毕业,由于工作分配的要求,两人没有分到同一个地方,陈芳回红星二场改行当了老师,教学生涯就是16年,她兢兢业业,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的信任。刘文被分配到昌吉家禽育种总  相似文献   

12.
我自豪,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我是一个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老人,但我却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父亲吴季严是我们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甥,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母亲李秀泉不但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国民党悬赏3000元大洋捉拿的老革命,还是毛泽东主持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父亲早年追随舅舅献身革命,并在舅舅的影响下远涉重洋,到德、法、俄等国留学。在苏联求学时,父亲在如饥似渴汲取着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还结识了同在异乡求学的周恩来和蒋经国,并分别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数十年来,我一直以我有这…  相似文献   

13.
正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的经不难念,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小家,也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丈夫都在团场企业工作,哥嫂弟媳干个体,公婆退休后和我同住一幢楼,多年来,我们一家用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相伴着走过了一个个春秋……我和丈夫结婚后同在轧花厂工作,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而我是厂里唯一的一名女修理工。1998年,我通过考试竞聘上政工干事岗位,没多久又兼任统计、出纳,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孩子小,丈夫默默承担  相似文献   

14.
今年47岁的陈克胜是二师铁门关市中联客运有限公司社政事务管理中心的主任.她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事迹,却以坚强、进取、互敬、互爱、和睦、温馨、幸福的气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和夫妻情感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用真情与挚爱搭建幸福的港湾. 丈夫王安是一名驾驶员,常年辛勤奔波在路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作为妻子的陈克胜,不仅在生活上要多关心丈夫,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丈夫的思想负担,他每日的安全归来是全家人最大的期盼.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当意见发生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各种问题,多年来,夫妻两人没有红过脸.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哈布都拉,54岁,党员,六师北塔山牧场医院临床科主任;妻子努尔巴特,54岁,北塔山牧场退休职工。我们的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八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我上有80岁老母,下有妻子、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儿子,我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结婚30年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相互帮助、相濡  相似文献   

16.
<正>李怀英于2000年从陕西老家来到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2001年与六连职工周晓枫结为夫妻,和年迈婆婆共同生活,因土地条件差,丈夫承包的42亩地,收入低下,主要靠家庭养殖的两头奶牛维持生计。为早日致富,她和丈夫起早贪黑,早晨天未亮,她忙着挤牛奶挨家挨户送牛奶、丈夫忙着放牛。就这样夫妻俩辛勤经营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一师阿拉尔市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继女,供她读书,用无私的爱撑起了一个家,这个女性名叫王梅。1998年,王梅嫁给了一位有两个女儿的男人,当时,大女儿两岁,小的才两个月。结婚后,王梅和丈夫在阿拉尔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8月她丈夫因为车祸住进了医  相似文献   

18.
一日,丈夫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莫名其妙地冲我发火。我见状不妙,选择了沉默,一场家庭内战因此而避免了。事后,丈夫诚恳地向我道歉,并说明他烦躁的理由。在一个家庭中,诸如此类的事很平常。我见过许多曾很幸福的家庭,在双方天长日久的针尖对麦芒中劳燕分飞。俗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相似文献   

19.
谁愿意整天看着一张苦瓜脸?谁愿意听那唉声叹气声?谁喜欢横眉冷目?谁喜欢争吵?你我结婚是为了快乐幸福,那么,我的爱人,请你对我微笑!当人们谈及“保卫爱情、婚姻”和“巩固家庭”时,常提到责任、义务、理解、珍惜、慎重,我觉得应加上“创造快乐”这一条。哪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不是吵吵闹闹、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哪一个欢声笑语的家庭会出现“家庭分裂危机”?常笑的妻子,丈夫一定喜欢;幽默的丈夫,妻子大都满意。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本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我们共建家庭的基石。人的生命不过短暂几十年,又何必事事斤斤计较?生活已多风雨,何苦再在家中添愁添烦恼?人生是一门学问,艺术地当好爱人这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彭对喜 《湘潮》2014,(6):47-48
2013年11月12日23点10分,我亲爱的妈妈终因久病不治而与世长辞。回忆起妈妈的过去,作为她的儿女,我们深深地为她那平凡而又艰辛的一生所震撼!我的妈妈叫霍桂英,是陕西省绥德县中角乡卜家沟人,生于1923年1月11日,1940年参加八路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