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人大》2009,(6):I0001-I0004
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历史久远、形态独特、峻险奇秀的“天下第一奇观”——石林。生活在这片神奇红土地上的彝族撒尼人,以“一诗”、“一影”、“一歌”、“一舞”、“一节”、“一绣”创造了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的阿诗玛文化。  相似文献   

2.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10,(14):50-50
编者按:日本大分县是“一村一品”的发源地。“一村一品”,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农业和规模产业,发展农村经济。2008年,我区开始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农主导产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短短两年,涌现出“罗汉果之乡”、“毛竹加工乡”、“石材村”、“长寿旅游村”等一批特色村镇。走进这些特色村镇,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的象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看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关志国 《求索》2007,(11):141-143
黄老学认为“一”是万物的根本,相对于万物“一”具有优越的地位。在对“一”的深刻认识基础上,黄老学形成了“执一”政治观念。黄老学认为君主就是“一”的体现,“执一”是君主修身、治国的基本原则。“执一”表现为以一应万的内涵,“执一”要求君主做到依法治国,“执一”的目的是实现天下的统一及各种政治集团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现在已经很难确定“80后”一词首次出现是什么时候了。从那之后,同一年代出生的人都被逐渐冠以年代的称谓:“70后”、“80后”,近两年又出现了“90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新生代农民工”一词的出现,对“80后”、“90后”员工来说,又衍生出另一个概念——“新生代”员工。  相似文献   

5.
管好一锅粥     
《观察与思考》2008,(19):2-2
小时候,听过一个口头语,一直觉得很有趣,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食品困难时代对“粥”一词别说有多珍惜了,因此,对那“坏了一锅粥”的“一颗老鼠屎”自然也就有说不尽的深恶痛绝了。)  相似文献   

6.
电影开演前,一位朋友心安理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道上,一位迟来一步的姑娘冲着他微笑。电影开演了,这位朋友感到姑娘的目光还在冲着自己。他不自然起来,借着银幕上的反光又对了一次座号,这才发现自己“雀占凤巢”。他站起来,连说“对不起!”“没关系,”姑娘莞尔一笑:“怪我来迟了。”  相似文献   

7.
刘传旺 《前进》2001,(2):9-9,11
目前,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三讲”教育基本结束。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总结集中“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延伸“三讲”范围,丰富“三讲”内涵,使“三讲”教育经常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要树立长期抓“三讲”的思想 目前,在部分干部的思想中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三讲”结束了,该松口气,缓缓劲了。一些领导干部也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过了关,这一下,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思想,虽然集中的“三讲”教育结束了,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体现沈艳一、“一国两制”构想是解放思想的体现。“一国两制”构想摆脱了“一国一制”的僵化模式,走出了死胡同,开阔了视野。它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一方吃掉一方,或一方改造一方,也不要求某方投降,因为双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9.
何承亨 《前进》2001,(2):48-48
“有偿简报”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系统某些单位还比较严重。工作简报本来是如实反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其下属部门、单位的工作的,但有的部门或单位觉得应该“简报”一下自己的“成绩”了,便请简报制作部门和“捉刀”者去餐馆酒楼“撮”上一顿,或打两圈“工作麻将”发点“底牌”,或干脆甩出三两百元“小费”。“一分钱一分货”,既然是“有偿”的,简报也就很快出笼了。 在这类简报中,该部门或单位的“一只鼠”就成了“一头牛”,“一根针”就变成了“一根棒”。据某系统的整风活动中的调查,该系统工作简报中完全真实率仅占 73…  相似文献   

10.
“小人”一词人们并不陌生。早在我国古代春秋初期,就把统治阶级称为“君子”,将被统治的劳动生产者称为“小人”。到了春秋末年,“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德者”与“无德者”的称谓。从此,“小人”一词流传至今。“小人”矣,个头不一定小,但却心眼小,气量小...  相似文献   

11.
潘建桥 《小康》2009,(2):10-10
春节到.春运忙,一票难求心发慌。“一车难求”、“一票难求”,“难”了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难”?铁道部部长前几天已经解释过了,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刘志军也表示,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春运紧张的状况将大大缓解.届时将不再“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2.
王献军  苏丽萍 《新东方》2009,(11):24-26
黎族自称为“赛”,而在古代的汉文典籍中,则有“骆越”“里”“蛮”“俚”“僚”等各种称谓。唐代后期,“黎”这一族称开始出现。到了宋代,“黎”这一族称固定了下来,成为海南岛上黎族专用的名称,其他称谓基本上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阿明 《人民公安》2012,(16):28-30
这是发生在重庆市某大学的一出荒唐闹剧:因为一次赌气.男生在网上发帖子“转让女友”.女生也赌气泄愤。顺应“被转让”。跟一位年纪不小的“海归”好上了,在“海归”坠人情网时.她又抽身离去。被玩弄了感情的“海归”怒不可遏,一场赌气的“爱情转让”,竟将恋人的性命也“转让”了出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市场,我国近两年采取了不少“招数”,但是,市场启而不动,内需扩而不热。在一片疲软态势中,各地差别化市场生意却“一枝独秀”,差别化市场究竟有多大商机?让我们走近“差别化市场”。 “差别化市场”在哪里 近几年,我国商界刮起了一股“超市”、“精品城”、“连锁店”旋风,许多商人被这股旋风刮得晕头转向,无法把握自己,于是“超市”犹如雨后春笋,“精品城”搞起豪华竞赛,“连锁店”多似珍珠项链,尽管门面豪华了,店堂漂亮了,但销售额并未上去。1999年,我国82%的“超市”、“精品城”和“连锁店”…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尝尝味道   学期最后一天,孩子们都给老师带来了礼物,花店老板的儿子送给老师一束鲜花,糖果店老板的女儿送给老师一盒精美的糖果。   然后,酒店老板的儿子带来一只沉甸甸的大盒子。老师把盒子提起来,注意到底部还有液体渗漏出来。她用手沾了一滴,放到嘴里尝尝。“是白葡萄酒吗 ?”她猜测说。   “不是。”那个男孩回答。   她又尝了一滴,问道:“是香槟吗 ?”   “不是。”小男孩说。   “我猜不着了,”她说,“是什么 ?”   “是只小狗。” 绝妙的反问   一位父亲开车送 9岁的儿子上学,路上他问儿子喜欢上哪所中…  相似文献   

16.
“丁一槌”是人们送给首都医学院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铭臣大夫的雅号。所谓“糙”就是神经科在为患者检查病情时,用来敲打身体有关部位,观察病人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情况的“叩诊桂”。而这把叩诊槌到了丁大夫手里却有“一根一个准,初诊便确诊”的神奇功能。难怪人们送他“丁一相”这个美称。丁大夫何时成了“丁~褪”他本人并不知道.当别人把这个雅号告诉他时,丁大夫只是微微一笑。“一担定音”对于拍卖而言,不过是做成了一笔买卖。而了大夫手中这一朝,不仅准确地“糙”出病情,为下一步的诊治赢得了时间,有时甚至关系到…  相似文献   

17.
张键是一个建材集团的总裁,因他妻子患有一种严重的神经分裂症而分居了。风流倜傥的他很快有了年轻的情妇。她叫孙琳,是个颇有魅力的女人,在本市一家高级宾馆工作。一天夜里,两人又在张键的别墅里幽会。事后,孙琳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听说去年年底你妻子自杀未遂?”“喔,她得了神经病,服了安眠药想自杀。”“当时报警了吗?”“没有。”“有遗书吗?”“有一封潦潦草草的遗书,至今我还保存着。”“那不正好吗?”“你说什么正好?”“可以再利用一次那份遗书啊。这次就请她真的自杀吧。”她神秘地一笑。于是在一个星期五…  相似文献   

18.
“人有旦夕祸福”。几天前还好好的,突然感到全身乏力,像得了重感冒。遂看门诊。经检查,结果吓了我一跳:急性黄疽肝炎。不由分说,住院。大概五脏六腑是相互“珠连”的,住院不久,原来偶然发生过的“阵发性心房纤维颤动”连续地“阵发”起来。于是做心电图,输氧,注射“心地兰”,整个病房惊恐万状,我也请不自禁琢磨起“泰山”“鸿毛”什么的了。“万状”之中,有一“状”,是本医院从某医学院连夜请来了一位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教授。教授看过我的病历,接着来到病房,对我听诊,叩诊,问病史,观气色,语调沉静、从容、自信、温馨,使…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最近大放“一边一国”、“公投”厥词之后,李登辉立即抛出“2008年独立”的不惭大言,正像这一对难兄难弟几年前交接班时的双簧戏一样,一唱一和一明一暗地作起了“台独”南柯美梦:父业子承。1997年夏天我访台时,正值风光一时的李登辉大肆贩卖“两国论”,并惹翻了岛内外民众声声讨伐之际。此后不久民进党趁虚而入,兔子落荒而逃,狐狸祭起了“四不、一没有”骗局,冲淡了它的一身骚臭气,悲歌一曲入主了“总统府”。当时群情激昂,“要和平统一、不要台独”的民意,使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为之动容。曾几何时,今日后人又继…  相似文献   

20.
一幅图是一段历史,是一个见证,它记录了一座“皇城”的变迁,记载了一座“京城”的过去、今天与将来。那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