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姚满瑜,周长清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正在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更准确他讲,转向“科技竞争”。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科技政策的调整,其核心是把科学技术推到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位置上。科技决策机构进入国家决策系统的最高层次,力图...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推进区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阿克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利用人才资源、创新人才发展思路、科学调整人才结构,使人才战略与经济结构战略相互协调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七、挖掘人才,组合资源(一)人才竞争,仍是第一位的竞争。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  相似文献   

5.
(一) 当今世界,各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而经济正向着知识经济方向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世纪之交,科技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国政府都在及时调整和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因素。 然而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致命弱点。现阶段,我国工业  相似文献   

6.
人才问题,始终是改革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科技与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已经看到,随着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已愈演愈烈。在国内,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地区都把人才开发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浪潮不断迭起的时代。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我们…  相似文献   

8.
张建庆 《实践》2002,(3):20-22
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刘阳 《发展论坛》2002,(3):56-57
随着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核心载体、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和开拓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谁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谁就能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一、全球科技人才竞争的态势据预测分析,由于多种原因,21世纪全球将面临着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危机。美国科学基金会预测,到2006年,美国缺少67.5万科技人员;2005年日本将缺少…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前,许多专家对未来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预测,普遍认为,在未来的世纪中,经济将进一步向国际化、一体化方面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的整体发展过程而独立存在。可以设想,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不论是政治上、经济上的竞争,还是科技上的竞争,最后都可以集中表现为管理上的竞争,而管理上的竞争,又最终地表现为管理人才上的竞争。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  相似文献   

11.
李春友 《发展论坛》2002,(6):35-35,3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以知识的创造、生产、分配、传播、利用为基础和知识成为资本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已在发达国家逐步形成并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对全球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变化所施加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力,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社会竞争及文化竞争。在科技、教育、经济等基础都还比较薄弱的条件下,怎样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需要我们拿出有效的战略对策。1.人才战略对策与以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根本不同的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实践中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将人口压力变为人才资源,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14.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也是竞争日趋激烈和多样化的世纪。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作为国民经济主体、支柱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而经济效益不好,经济及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缺乏活力,缺乏进军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手段与竞争实力。由此可见,调整企业经济及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科技及竞争实力,全面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经济增长数量和科技成果数量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比较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程度,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目前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科技的转化率、科技对 CDP 增长速度的贡献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理智地把握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趋势,主动地寻找对策。一、科技与经济尚存“两层皮”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探析金友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必须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尤其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技术创...  相似文献   

17.
1.科技发展时不我待。目前的世界科技发展有这样一些特点: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发展的经济需求动力越来越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技术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焦点;国际合作成为科技发展的强大趋势;各国政府则普遍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2.高新科技竞争焦点。高技术代表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发达国家50%的产品,都建立在高技术的基础之上。美国过去的3年,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关行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了瓶颈制约。为此,必须调整思路和对策,努力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形势,化解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的制约,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重技术引进、加工组装的格局,国有企业必须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对此,我们TCL集团的体会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谁拥有人才优势和科技实力,谁就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面对21世纪的挑战,全国各地普遍将“科教兴省”列为根本性战略,目前各省市都在抓紧制定科技、教育“十五”规划,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突破性措施,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即将进入快车道。在这一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山东省当前实施“科教兴鲁”战略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哪些?战略任务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