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智慧交通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实例化,因而也遵循物联网架构,其应用系统包含前端的感知层,中间传输层及到后端应用层。车联网应用城市交通建设也带动地方信息服务、设备制造、核心芯片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试点、标准化和规模推广的路子推动车联网技术的产业化。物联网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深圳市沃达孚科技有限公司斩获"2018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该评选是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指导,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主办的。物联网兴起的大趋势下,以车联网为标志的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关键部分,其中位置服务又是车联网的基础。沃达孚作为一站式位置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工信部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已经完成,已开始着手制定物联网、车联网发展指导意见。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将重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智慧城市试点;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建设;启动  相似文献   

4.
正数据就是新一代的石油,数据暴增带来无限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和智慧城市带来不小的挑战。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都需要更高的存储成本,甚至全新的IT架构,从而对数据加以存储、利用、分析与管理。算力不断提升,数据快速增长,算法持续迭代和升级,再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更密集的渗透,全新的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于锋杰 《刑警与科技》2013,(Z1):110-113
<正>智能交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安防厂家的共同努力。智能交通与车联网概念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到2011年物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国内安防行业也跟随这全球的技术旋风经历着影响深远的变革。作为安防行业最重要的分支,智能交通系统在物联网背景下,新概念层出不穷,车联网是目前吵得最火热的名词。安防交通圈里不同的厂家,对车联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RFID生产厂家认为车联网就是为每一  相似文献   

6.
正简单地讲,车联网等于智慧交通加上物联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网络,必须靠技术推动其逐步形成。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来车联网技术又有哪些进展?技术自身发展的惯性,加上政策和投资的推动,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从通信标准到辅助驾驶,再到智慧门锁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让服务更高效、让城市更宜居、让产业更发达、让生活更便捷、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是智慧无锡建设方向。一句话,智慧无锡包含着管理、服务和便民的方方面面,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老百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依托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双重优势,无锡市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示范应用,在智慧交通、智慧建设、智慧旅游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努力把无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正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化城市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打造智慧重庆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IBM曾提出让全世界的物品都联网,并第一次提出Internet of Things(Io T,通常译为物联网),进而首次提出"智慧城市"。随着物联网的兴起,5G传输浮出水面,加上人工智能的新发展,让城市变得更  相似文献   

9.
正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即广义物联网为支撑,由物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实现信息感知互通,进而在物联网之上,结合多类资源实现城市智慧管控调度,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衍生出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发展需求的变化,其经历可以归纳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  相似文献   

10.
正小而美的通用产品和方案在智慧社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宇视科技去年发布Lighthunter星光低照度技术、民用产品等精工新品,升级到实战级别、可规模部署的AIoT解决方案和产品,不仅在全国多个智慧城市及社区项目中应用开来,并且走出国门,成为推动世界物联网发展的一股力量。更多的数据也将从中涌出,挖掘其中的价值,不仅可用于安防,更有利于智慧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的机遇智慧城市是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同时,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城市组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安防企业作为运营商在这个系统中大有可为。本期栏目邀请到几位业界资深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智慧城市运营的机遇和挑战。物联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网络,实现了城市前端的神经末梢之间、以及和城市运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无论是针对城市安全的智能安防,还是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成为实现产业领域以及智慧城市各个领域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与融合应用的最佳途径,这也表明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的融合需要以物联网为大数据来源基础。在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两次洗礼,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同样,生态在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也一定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卢诚 《刑警与科技》2014,(11):172-174
随着物联网、车联网的发展,给智能交通带来了新的契机,云计算也使庞大的信息处理变得更加简单,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订阅表     
正《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创刊于1993年,国家一级科技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安防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媒体,国内刊号CN44-1499/N、国际刊号ISSN 1672-2396。《中国公共安全》运用跨媒体优势平台,以专业视角深入剖析安防/智能交通市场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安防/智能交通企业综合价值,通过清晰的推广导向引领技术发展。2016年,重点关注智慧城市、智能高清监控、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安防、民用安防、智能交通、车联网,我们始终走在市场前沿。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中国公共安  相似文献   

16.
简明全 《刑警与科技》2013,(23):126-130
<正>中国的汽车行业市场消费份额巨大,产值惊人。汽车行业的发展客观上带动了车联网的发展。当车联网概念对很多消费者而言还比较陌生时,不少安防企业已跃跃欲试地展开了与车联网产业链的合作。在这场安防行业盛宴的诱惑下,企业都纷纷发力车联网,在促进车联网产业完善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的魅力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如何让城市生活中的各种设施组建成庞大的物联网,相互感知,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点。而路灯作为城市的血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开始的手动开关到自动开关,从单纯的照明功能,到如今多功能的智慧路灯杆,这一系列的变化,让路灯肩负更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功能。城市物联网的绝佳载体综观全球,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路灯杆因具位置及供电系统两大优势成为物联网在城市中的重点应用场域,而被称为"智慧灯杆"。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它将融入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成为智能交通这个城市"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大安防"不可避免地也在融入这个巨大的网络中。安防企业携手各界,合作创新,共同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通过更"智慧"的城市,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安全,改善工作和生活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标准和政策的积极引导,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十分迅速,令世界瞩目,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顶层规划的缺失、信息孤岛犹存、民众获得感低和信息安全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IT企业致力于此,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目前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更智慧的城市规划。华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佼佼者,—直致力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首选合作伙伴,聚焦于  相似文献   

20.
正智慧城市,即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视频及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单一行业基础应用的传统管理平台功能已不能满足智慧化城市多行业综合性管理与服务的发展要求。如何开发针对智慧城市市场的城市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