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兆 《法制与社会》2011,(21):252-253
犯罪制图技术依托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犯罪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地图形式提供警方犯罪空间规律,是服务警方决策的一种犯罪情报分析方法,是一种结合多门学科理论的犯罪情报分析技术。犯罪制图技术的理论来源是犯罪空间情报分析理论,犯罪空间情报分析是犯罪情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制图技术在犯罪情报分析中有着多角度多方向的应用,宏观犯罪情报分析和微观情报分析,犯罪人情报分析,系列犯罪分析和犯罪热点地区分析。犯罪制图技术在未来有着巨大潜力,其应用发展前景在于高度专门化和高度综合化。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目前的专利战略分析主要是基于专利文献而制作的专利地图,近年来,我国从日韩引进许多专利地图的制作方法,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机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如:戚昌文等人对专利地图制作与解析的研究。不过,在实际的专利战略分析中会发现,专利地图使用需要结合大量的其它信息,有来自外部的信息,如:专利司法环境、经济景气指数、专利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技术创新规律、行业特性等;也有来自内部的信息,如:经营战略、产品定位、创新方向、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等。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而准确评价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这些信息无疑包含着影响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技术领域的专利地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立国 《知识产权》2008,18(5):46-52
当前,对技术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专利文献着手,专利文献包含了此技术领域的巨大的信息,基于数据库技术领域的研究,从专利地图的视角出发,制作出一些专利地图,可以给此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专利地图是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一种工具,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专利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有关限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应用专利地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同行业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关商业秘密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在涉及技术秘密的诉讼案件中,企业往往委托鉴定机构针对涉案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和分析.文章讨论了在涉及技术秘密的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确定被主张的技术秘密的"秘点"、判断技术信息是否不为公众所知悉,以及判断被诉侵权的技术信息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将视听资料列为第七大类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需要保存的信息越来越庞大 ,视频信息、音频信息、银行存储信息、交通资费信息等等都需要以磁介质作为存储的方式。然而随之产生的犯罪也在不断的发生 ,为了证明记录的真实性 ,本文将综述利用磁光晶片技术在视听资料检验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任天堂与游戏开发商Niantic推出了虚拟现实游戏Pokemon Go,带来的不仅是众多游戏玩家的狂欢,同时掀起科技民用化的又一次狂潮。实际上,地图数据是这款游戏的支撑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决定哪些口袋妖怪在哪些地点,据说目前已有500多万个地点纳入了游戏版图中,通过这些地点安排不同的小精灵。而电子地图数据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应用。全球卫星导航地图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的发展也正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多线交织,沿线站点与周边街道、商铺、办公楼结合,建筑结构愈发复杂,车站管理、乘客导航等问题愈发突显。在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状况下,以墙壁纸质张贴、位图屏幕显示等传统的地图模式,乘客已无法快速、准确地查找自己的目的信息,同时,工作人员也难以对车站设施设备、客流运营状态进行整体把控。因此,如何设计可结合互联网应用的轨交站点地图以辅助乘客导航、站内运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GVA是集中了卫星定位、视频图像、自动报警于一体的ITS智能交通车辆终端系统,其定位技术应用的主要是GPS定位卫星系统信息,目前已在交通、公安部门广泛使用。现在GVA已经实现了与CDMA基站无线覆盖信号的概略定位,并结合原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解决一些不能接收到GPS定位信息但是有CDMA信号覆盖区域的定位问题,较好地满足了需对目标实施全面监控管理的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三维地图是真实城市的映射,但其作用并不仅仅只是城市的图像展示,而是后续所有智慧城市管理的基础。通过三维地图,像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物联网这样的服务才有了发展的基础。换言之,三维地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关键的一环。智慧城市建设中三维地图是重要的一环,许多服务和应用都是基于三维地图展开的。它不仅可以精准展现区域的真实景象,并且具有位置信息,还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检察风云》2022,(7):36-37
<正>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为车联网产业带来创新机遇。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跨越,促使以汽车为核心的信息交换速度大幅提升。车联网的业务场景不断拓展,卫星定位、电子围栏、车辆防盗、导航应用、远程救援、OTA升级等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为封闭生态系统引入竞争新势力。  相似文献   

12.
一、卫星导航的工作原理卫星导航是利用人造卫星传输至地球的信息去测定停止或移动物体的位置的手段与工具,是卫星行业在公众事业中的一项分支业务。车载导航产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用户利用设备终端接收卫星信号,而后对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用户位置、速度等信息,最终实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激光信息存贮技术专利管理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信息存贮技术一跃成为世界各国在我国的热门竞争领域。本文通过检索我国激光信息存贮技术领域申请的发明专利,制作成专利管理图并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我国企业了解和掌握激光信息存贮技术的相关专利信息,制定相应的专利战略。并籍此为企业提供制作和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宽泛,尤其是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这三大领域都是行业化应用,因此每个行业应用又有各自不同的需求特点,有车载导航与监控、个人或物品的定位与监控、精密测量以及授时,这些都是行业比较关注的技术方向。在新型城镇化大潮下,各地城市的建设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冲动也将极大地推动北斗导航产业。现在的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是基于卫星导航的两个广阔市场,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数字城市正是建立在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正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和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凯立德都算得上是先行者,见证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从普通导航电子地图到如今面向自动驾驶环境的高精度地图技术进步,从静态地图导航数据发展到联网导航实时信息传送和AI智能技术的应用,历经20年累积,凯立德在电子导航软件领域,开创了多项业内第一,并积累了数千万的车主用户。围绕"有路就有凯立德"的企业愿景,凯立德已将品牌口号升级为"定位我的世界"。随着车联网及智能驾驶的突破式发展,车载导航成为电视、PC及手机之后的"第四屏",从电子化地图转变为LBS服务入口和社交节点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大数据的驾临,让原本就十分充裕的信息社会对于数据的应用更加渴望,如何让数据安全的留存和进行分析应用,就是存储的应有职责。或许你会惊讶,全球数据量信息一半左右并非来自于影像视频,却货真价实来源于监控视频。你也许还会惊讶,作为监控硬盘后来者的东芝,奋起直追,已经改变了监控存储硬盘原有的态势。2018第七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历经多届成为国内交通技术风向标。据了解,本届展会专门设立了城市智能交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随着移动终端在硬件、软件及带宽等方面取得突破,用户数爆发增长,国内仅2015年底就有12.8亿。人们在移动终端上处理的涉密信息及私有信息不断增多,因而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多。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终端用户的切身利益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防护技术,以防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恶意吸费、信息窃取、金融诈骗和盗窃等行为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专利技术图在企业专利战略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专利技术罔是搜集、整理和利用专利信息的重要工具,与专利管理图共同组成专利地图实现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所不同的是,专利管理图旨在了解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该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竞争国家、主要竞争公司的研发实力及该技术的热点申请领域等重要信息,以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竞争状况,寻找商业机会等,其信息要素主要来自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而专利技术图之目的旨在从技术层面了解某专利技术的扩散情况、以确立技术开发的方向、并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等,有助于企业  相似文献   

19.
底片的鉴定     
闵辉  李崧 《刑事技术》2006,(4):44-45
近年来,影像技术已进入到数字化阶段,但传统的银盐成像技术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清晰度高、可制作大幅照片的优势在职业摄影领域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如今,越来越多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被推上法庭,其中,因摄影作品的所属权争议案件也不时出现,而争论的焦点是对有争议底片的所属权的确认。这就需要我们对底片进行科学的技术鉴定,即需要鉴定底片出自哪一台相机。底片鉴定在刑事科学领域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为此,我们针对案件需要开展了底片鉴定研究。一个完整的摄影作品受到很多环节的制约,即照相机质量、胶卷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代虚拟解剖是通过放射影像检查手段,或其直接的尸体的影像信息,可获得尸体全部证据信息的60%,而运用了尸体全身血管造影技术的二代虚拟解剖,或称之为新一代虚拟解剖,获取尸体信息的能力则可达到90%以上(传统手术解剖获取能力为80%),这是法医学技术革命中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