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暴力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健 《犯罪研究》2010,(4):86-92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吸引并劫持着青少年进行模仿,做出越轨行为。传媒暴力产生令青少年无法抗拒的越轨示范作用。在加强传媒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建设的同时,应该建立专门防止传媒暴力侵害青少年的审查机制,通过"一人审查,二人判断,三人决定"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查堵传媒暴力。同时建立传媒暴力举报审查和追究机制并从技术上避免传媒暴力的出现。用严格的制度减弱传媒暴力产生的可能,避免传媒暴力侵害对青少年受众,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恋爱暴力的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但与国际社会的视角不一致的是,恋爱暴力对我国来说依然是一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婚姻暴力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恋爱暴力.但近些年来恶性恋爱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大对恋爱暴力的研究,制定防范恋爱暴力犯罪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以及国际反恐实践的局限使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颇为必要。我国界定国际恐怖主义应以描述加列举的方式给出立法定义、以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否定为价值评判、以非法组织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实施主体、以普通平民为主要恐怖暴力对象、以秘密和极端为暴力的行为方式,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意识形态为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贡水 《检察风云》2022,(7):54-55
<正>2021年11月24日,联合国妇女署在线上举行纪念“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活动并发布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针对妇女的暴力现象,严重影响妇女的安全感。性别平等出现倒退2000年2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54/134号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号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暴力攻击行为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干预实验也证实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暴力攻击行为。本文综述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并简单介绍了这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暴力攻击行为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所谓恐怖行为是对公民的人身或重大公私财产非法暴力或暴力威胁,用以恐吓政府,要挟社会,而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的行为。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恐怖活动异常猖獗,西方国家有的人惊呼“当今世界使人伤脑筋的,除了艾滋病,就是国际恐怖主义”、还有的人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称之为“二十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7.
未决的难题     
家暴形式的宽窄之争 如何合理界定家庭暴力,是反家暴立法的基础.然而恰恰是这一核心议题,引发了最大的立法争议. 目前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将家庭暴力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一切造成或可能造成受害者身心痛苦的行为,均被视为家庭暴力.两者差距巨大,过于狭窄的家暴定义能否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家暴现实,也因此成为舆论质疑、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家庭暴力项目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消除对妇女的歧视方面 ,从性别 (sex)到社会性别 (gender)的术语上的转变拓展了政府的人权义务 ,各国政府有法定义务须纠正历史建构的男女两性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随着 2 0世纪 90年代期间国际社会在优先事项上的改变 ,对妇女的暴力成为国际日程的重要议题。由于对妇女的暴力是个结构性问题 ,因而要求国家承担预防针对女性的暴力并改变结构不平等的义务 ,后者使妇女的屈从地位永久化 ,使妇女更易于遭受暴力的侵犯。根据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 1 989年发布的第 1 2号一般性建议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 2、第 4、第 1 1、第 1 2…  相似文献   

9.
正暴力袭医事件频发,已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警醒和重视。笔者以网络上披露的哈医大杀医案、浙江温岭杀医案等42起暴力袭医案件为研究对象,对犯罪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暴力袭医的犯罪成因(一)暴力袭医的主要实施主体为男性根据研究的42起暴力袭医案例,从性别看,男性施暴共有39起,占比约92.9%,女性施暴比例只占7.1%。需要说明的是,因群体性医闹而导致的暴力袭医事件中,参与者可能也有女性。但实际上在群体性医闹或施暴案  相似文献   

10.
张凤英 《法制与经济》2010,(9):138-138,F0003
近年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暴力抗法问题引起关注,本文从暴力抗法的主客体及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暴力抗法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暴力抗法行为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建设提供些许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新生儿和婴儿死亡案件的调查是法医学上的一个难点。杀害新生儿最常见方式为遗弃。杀害婴儿的行为可分为5类:受虐儿童综合征、忽视和饥饿、窒息、摇晃婴儿综合征、其他。新生儿和婴儿的他杀案件往往与成人不同。一是其自我保护能力极弱,且轻微的暴力攻击可致其死亡;二是解剖时不易发现暴力作用的痕迹,由于脏器小,暴力作用面积小,采用传统的成人解剖方式可能  相似文献   

12.
高婕 《天津检察》2006,(1):41-41
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炎、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不需要“暴力、威胁方法”外,暴力、威胁方法是其他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犯罪必备的行为方法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暴力抗法成因的博弈分析及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突破现有对暴力抗法成因的归纳分析模式,力求独辟蹊径,用数学函数图表和经济学博弈理论来分别分析当前单人暴力抗法和群体性暴力抗法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暴力抗法问题的解决之道和破局之策,为研究执法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条有参考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易榕 《天津检察》2007,(1):47-47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历来为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刑法》第263条虽然对抢劫罪作了较具体的规定,但由于立法对文字简明性、概括性的要求,使得法条不可能明确而全面地表述所有实际情形。特别是对于抢劫罪的暴力、胁迫达到何种程度才构成犯罪并无明文规定,历来多有讨论,而对于从事审查逮捕工作的笔者来讲,因为涉及罪与非罪的把握,所以是个首要问题。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暴力、胁迫”是抢劫罪的两种普通方法。其中,“暴力”主要是指对人身实施猛烈的打击或强制,如殴打、捆绑等等。这里的暴力是行为人为排除或压制被害人的反抗,以便当场夺取其财物而实施的。“胁迫”是指为了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以便当场占有其财物,而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采用胁迫方法抢劫的特点有二:一是以当场杀害、伤害、殴打等相恐吓。  相似文献   

15.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两天,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持刀疯狂砍杀无辜群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激起公众的强烈义愤,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全国人大代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局长武冬立,全国政协委员、军事专家尹卓等人建议,尽快推动反恐怖立法进程,进一步提高国家反恐能力。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起草《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的议案》,建议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有力打击暴力恐怖行为。  相似文献   

16.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03年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某市中级法院聘请了192名属于妇联系统,来自该市12个区(县级市),具有长期从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经历的妇女担任人民陪审员。她们将参与法院审理涉及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为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撑腰”。  相似文献   

17.
刑事侦察工作方针把“抓住战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根据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侦察破案的实践需要提出来的,体现了刑事侦察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对于刑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随着突发性强、行动迅速、危害很大的暴力型案件日益增多,刑侦部门一方面要强调主动进攻、先发制敌,避免犯罪可能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对已造成危害的案  相似文献   

18.
刘杰 《政府法制》2006,(8):23-26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但是,如果诚信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或者要用暴力来捍卫,这样的“诚信”还能叫诚信吗?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国际恐怖主义是我国的首要威胁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逐渐增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利益及政治、经济等因素将会引起国际恐怖主义直接对我国发动恐怖袭击。或者,国际恐怖组织为了袭击敌对国家极其民族,替换袭击目标,转而迁怒于在我国的驻华使领馆和跨国办事机构及人员寓所,发动恐怖袭击。“东突”组织谋划建国的渗透破坏活动将是我国恐怖活动的主要部分“东突”恐怖分子极力将新疆问题国际化,企图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加上境外“三股势力”的支持,“东突”组织分子采取了依靠武装暴力恐怖活动的手段来达到其建立“新疆国”的目的。其暴力恐怖活动不像其他非法组织  相似文献   

20.
袭警行为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仅靠增设袭警罪是盲目与国际接轨和立法依赖症的表现,不能有效保护人民警察。当前,我们应认清暴力袭警的原因,树立人民警察执法公正、高效的形象,建立警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警察执法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前提,也是减少暴力抗法袭警事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