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题:创新交通管理,科技提升水平时间:2016年6月18日09:00-16:30地点:深圳会展中心六层水仙厅支持单位: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主办单位: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独家冠名:艾图斯——智能行车记录仪协办单位: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加快河北"雪亮工程"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雪亮工程",助推智慧河北建设,2017年9月9-10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河北省综治办、河北省公安厅、石家庄市综治办、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局指导,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报警服务业联盟、深圳市智能行车记录仪商会主办,石家庄安全技术防范协会、河北安防报警网络有限公司、河北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我国智能行车记录仪市场火爆,但同时也山寨横行,产品良莠不齐。由于品牌众多,相对市场占有率都不高,行业呈现"小、散、乱"局面。目前,智能行车记录仪应用以后装市场为主。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未来智能行车记录仪或将被融入整个车联网系统。因此,前装市场将逐步超越后装市场,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智能行车记录仪领域,未来或许将带来更大的竞争与行业的发展。行车记录仪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安装行车记录仪,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以及防止花样百出的碰瓷行为。去年的智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车记录仪功能的不断丰富及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其工作模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行车视频直观地记录了车辆行驶途中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为案件侦查提供证据和线索。本文通过总结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行车记录仪视频的检验过程,回顾利用影像技术、电子物证技术以及开展现场实验等技术方法进行综合检验,最终查明行车记录仪的工作模式,认定在案发时段行车记录仪没有录制声音,为明确案件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作者在此案件中所使用的检验方法也为行车记录仪视频的检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形成新形态。新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碰撞带来执法记录仪行业的颠覆性创新,执法记录仪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大范围扩大。本文分析大数据、云计算、4G传输,智能视频分析的技术特点,研究其在执法记录仪平台软件和终端上的应用,给出执法记录仪从单一终端产品向综合应用平台发展并提供"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参考设计,展望执法记录仪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移动警务系统在数据共享、互动协作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行车记录仪,除了用来记录事故、维护车主权益,我们还有什么期望呢?深圳途沃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不但配备了云平台和APP,而且正在成为中国车联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将公司的产品和爱心传递世界每一个角落,颠覆行车记录仪产业,努力实现车联生活乐享家。"该公司董事长肖启宣表示。  相似文献   

8.
<正>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警翼DSJ-V8执法记录仪北京瑞琦新宇科技有限公司CSL50-40VUL远程爆炸可疑物销毁器深圳—电科技有限公司F100无人机,DSJ-P7执法记录仪深圳市中安谐科技有限公司安检门ARSENAL-1024深圳市警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枪柜系统,激光物证仪系列,执法记录仪DJS-J8福建优至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型枪弹柜一体专用保险柜QDG-Ⅱ-YD1700型湖南中信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DSJ-H1旗舰版"硬汉"执法记录仪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星际执法记录仪B2,SDQ-01收弹器浙江华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FBP-TL-HH07新型防暴盾牌江苏锐盾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锐盾牌防割护颈  相似文献   

9.
正交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提高行车安全和增强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整个行业对交通管控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是非常关注的,市场也在期待更多的新产品面市。在新技术、新需求的大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整体稳步发展,使智能交通行业骨干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主要工作原理及应用于当今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的设计和构思。经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考察表明,该文论述的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是可行、实用和高效的,在智能交通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产品综述 一个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需要一个管理平台来实现.为解决城市道路资源紧张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的矛盾,有效管理城市,预防和打击犯罪,打造服务型城市,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而推出的一套全新的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MV3000.该平台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它融合了公安信息管理、智能交通管理、视频监控管理等多业务系统,完美兼容支持主流厂家设备接入或者标准ONVIF接入,满足公安部的GB/T28181-2011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本届展会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近300家企业参展,共接待中外专业观众参观近3万人次。2000余种智能交通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展会上集中展示,展出产品几乎覆盖智能交通各个领域,基本代表了当今智能交通行业最高技术水平。本届展会堪称是一届推动交通管理创新和科技信息化应用的盛会,一届推动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盛会。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现场深圳前海通与光启智能 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本刊讯日前,深圳市前海通有限公司与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IC卡技术研发、智慧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全面提升前海智慧城市创新管理与民生服务的能力,并不断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海通公司是由前海联合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身份识别+便捷支付"的核心业务功能定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观点优化交通信号灯是智能交通的首要任务。此次深圳市法马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太阳能无线过街一体式交通灯作为新型的交通信号管理产品,集太阳能供电、无线同步验证机制于一体,有效确保绿色供电与防止无线信号被干扰,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显科学性。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城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智能交通的核心应用,在于智能交通平台;而智能交通平台的核心,在于交通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应用。在当前的智能交通领域,基于大数据系统的交通管理和应用正在逐渐取代以前相对粗犷的交通管理模式,"治堵"、"管控"、"限行"、"精准打击"、"科学决策"、"合理配时"等等字眼正在不断地对新一代的智能交通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如何精准打击无真实号牌车辆"、"如何基于交通数据做交通管理行为的专项整治"、"如何利  相似文献   

16.
正执法记录仪市场迎来了大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普通智能记录仪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更高参数、更高标准、更高配置成为主要的竞争力,智能记录仪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最主要趋势。执法记录仪市场迎来了大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普通智能记录仪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更高参数、更高标准、更高配置成为主要的竞争力,智能记录仪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最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智能交通技术方面,已经刊载不少专业技术方面,本期关注在智能交通诱导技术方面。该技术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热门却应用并不算成熟的技术,涉足该技术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科研单位与企业并不多,但它对于交通的智能管理,有莫大的提升。动态交通管理需求是交通诱导技术催生剂交通诱导技术,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根据出行者的起讫点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最优路径引导指令或是通过获得实时交通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车联网顺应时代大潮,围绕着上亿规模的汽车用户,形成了继PC、电视和手机之后的"第四屏幕"。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行车记录仪智能化成为行业新标准。行车记录仪与手机APP连接,遇到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可方便快捷的通过手机回放事故视频。行车记录仪智能化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新的汽车生活体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车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为顺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主题:创新重塑智胜未来时间:2016年6月17-18日地点:深圳会展中心九号馆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承办单位:深圳市安博会展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GNSS.asia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促进会、湖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协会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指挥调度效率,提升交通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交通诱导系统,实时发布各种动态交通信息、停车信息,合理引导出行和停车,减少道路无效占用时间,已成为缓解城市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交通管控系统是一个以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管控效率为目的,综合利用多种交通管控资源,为提高公安交通管控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交通指挥中心的工作效能提供技术保障的交通综合信息集成系统。海信城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以大数据为中心,综合运用计算机、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