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鼓舞力,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文化力",就失去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对一个企业来说,一旦离开了"文化力",就不可能做到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就不会在市场竞争中常胜不衰,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者群体的先进管理理念,企业职工文化则是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的先进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反映。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财富。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是地位对等关系、内容互补关系和战略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3.
"二世祖"现象--社会失范与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二世祖"现象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规范的必然结果.所谓"二世祖"就是一个在物质生活上表现出非生产性、寄生性以及在精神生活上缺少寄托的具有双重性、边缘性特征的年轻群体."二世祖"群体所代表的是一种不健康的亚文化,其本身体现着匮乏文化和文化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40年来深圳青年的拼搏奋斗史,是特区改革开放史、城市发展建设史的青春版.青年是深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历试诸难""生生不息",深圳青年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广东文化勇闯天下、先行一步的精神品质中汲取精神能量,为深圳"发明新传统"进行积极探索,为形成"深圳精神"做出重要贡献.过去40年走过三代"闯深圳"的青年...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承担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与责任。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系统策略、转化与融合策略、创新驱动策略、精品策略是以"井冈山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首都大学生关于践行"北京精神"为实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北京精神"宣传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原因。践行"北京精神",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各级政府要以实践行动推动"北京精神"的传播,高校要从文化渗透的深度加强"北京精神"教育,大学生要按德才兼备的要求践行"北京精神"。  相似文献   

7.
外国媒体专门分析了中国人为什么戒不掉烟的原因:中国独特的"烟文化"导致了烟民数量居高不下。"当人们彼此相遇时,相互敬烟已成了一种社会习俗,能起到加强友谊的作用。中国的文化把接受对方的敬烟,看作是一种好客和热情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5,(4):57-5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工运方针的初步确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件的决议》(亦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强调"党在工会中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这一决议的制定和贯彻,使中国工人运动有了根本的指导方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与第一次全国劳工大会的召开1921年8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还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9.
工业社会生成以来,工人作为阶级政治主体的形成是一种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的历史型塑进程的结果。后工业社会以来,工人阶级政治主体的消解同样是政治文化叙事和政治理论叙事的精心地解构过程。中国深受后工业时代的影响,但仍处于工业化历史进程之中,中国工人从劳动过程迈向社会政治进程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重要内容。"去阶级化"、"去政治化"的政治话语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人的政治成长,不利于社会和谐与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建设体现与时俱进、中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和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格局的优秀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子炎 《工友》2013,(7):50-51
今天我来说说苏东坡。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说到苏东坡,有文化又浪漫的人记得他写过一句好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情需要泛滥的时刻经常要用到。有文化不浪漫的人晓得他发明了一种美食,叫东坡肉,是所有肉食者的最爱。其实,他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有趣的多。中国历史上圣人出了不少,有趣的人可不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创造的文化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宝藏,是历史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而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文化滋养,是当今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因素为"五常"美德,即"仁义礼智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须。传承"五常"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小抓起,其途径主要有:诵读传统经典、传颂历史故事、引导修身立德、培养德行习惯。  相似文献   

13.
社区服务:现代社会的"安全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随着人重新"回归社区",也把不稳定因素带入了社区.社区服务多元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增强社区人的认同感、归属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安全阀".在现代社区服务中要增强社区助老、就业、文化、信息服务功能,并倡导志愿者精神和社会中间组织.  相似文献   

14.
工匠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的技术主体,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是我们亟待破解的课题。本文从"传统工匠"的界定出发,在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工匠"的概念,对我国古代工匠和现代工匠的培育与传承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德国与日本关于工匠培育的历史经验,对培育"大国工匠"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工会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引领职工文化的养成,孕育"大国工匠"精神;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大国工匠"发展;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助力"大国工匠"繁荣。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直面和破解"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具体问题。其中,"教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把传统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有助于更好地破解"教什么"和"怎么教"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由"小传统"切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循序渐进的逻辑。在"小传统"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问题由教师主讲,知识点由学生主讲,实践环节师生共同参与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要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精神,要发挥广大教师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者的作用,共同破解"谁来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在20世纪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存在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笔者将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来探析两者的契合与贯通。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式组织中新生代农民工成员的行为遵循的是他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实际上就形成了正式组织的一种"亚文化"。正式组织必须以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之间交往的"潜规则"的内涵,为有利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9.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高校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三进"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方向",抓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这一"主阵地",抓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主渠道",抓牢教师队伍这一"主力军",抓好广大青年学生这一"主动力",切实推动"三进"工作后续有力。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无论是理想还是追求都直接受精神的支配和控制.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一种主观反应.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枢纽,它决定了教职员工所遵守的道德品行、纪律观念,决定了教职员工追求的理想信念以及个人修身养性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