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概述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安城市"智慧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惠民便民、服务经济两大  相似文献   

2.
正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从2004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平安城市的视频存储规模已经突破EB级,这些巨量的视频数据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案件侦破等工作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现有视频系统存在着缺乏深度应用模式、视频数据智慧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如何用新技术改造现有的视频系统,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视频智慧化、情报化的应用需求已迫在眉睫。当下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视频信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科技、人文的飞速发展,但不可否认也带来了一系列态势复杂的社会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治愈城市弊病的新希望。"智慧城市"是将前沿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建设转型深度融合的城市规划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已大力推行了重点服务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平安城市"规划政策,而"智慧城市"则是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大联合,从而使科技服务于  相似文献   

4.
吴映霞 《刑警与科技》2013,(17):201-203
<正>一直以来,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地方标准的不统一给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新国标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平安城市建设有了新的准则和参考依据。它满足了国内平安城市建设实现互联互通的要求,为企业参与平安城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让平安走进社区走进百姓走进千家万户,完成"平安社区"的基础建设才是平安中国的根本保障。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维稳等方面的管理迫在眉睫。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张明荣 《刑警与科技》2013,(11):166-168
<正>平安城市建设是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贯彻和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具体工作体现。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城市平台的集成方面,一个城市的信息化必须依托强大的平台。早在2004年,平安城市建设如一暮春风给方兴未艾的安防行业带来勃勃生机。平安城市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公安  相似文献   

7.
正市场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几年平安城市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向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平安项目融合的内容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平安城市建设逐步转型为智慧城市建设。据统计,目前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数量已经达到近300个。14年8月份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肯定了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确保智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一词是二元社会结构、身份差别的产物。非农非工的模糊身份,带来的是农民工普遍的焦虑与不安,威胁的是城市的稳定与平安。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规,并在思想观念上逐渐消除对农民工歧视和偏见,共同为城市的平安和谐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区域和数量都在持续扩大,已成为一大趋势。人口流动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因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犯罪高发,相对不固定等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加强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对于降低犯罪,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强流动人口普法教育是应对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智文 《刑警与科技》2013,(17):140-143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的应用,未来"平安城市"安防系统将更加的智能化,将向"智慧型平安城市"迈进。我国平安城市的发展历程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2004年公安部提出"科技强警"战略,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平安城市“建设等,都将给国内安防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配合公安部"科技强警"、"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工程和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各地平安建设经验,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从2009年第4期开始,本刊推出"平安建设中国行"大型采访活动,专门派出记者,每月选择一个省(或直辖市),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平安建设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平安建设中国行"采访已经历时近一年,采访组先后奔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山东、河南等九省、市进行了实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受到,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正在全面释放,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现对"平安建设中国行"2009年度采访情况作一阶段性总结,并对2010年平安城市建设走向作观察性思考,希望能对关心、支持和期望能够参与平安城市建设的安防企业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13.
韩伟钟 《刑警与科技》2013,(11):157-161
<正>2010年是行业高清元年,2011年随着SDI方案的出现,行业遍地高清。对于最大的行业化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来说,高清与模拟系统兼容与集成是个建设难点,本文将解答。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由"看得见"的视频安保系统,全面转向"看清楚"的高清联网系统,并遵循"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开始了"看明白"的智能化、业务实战  相似文献   

14.
今后几年,平安城市将逐渐向智慧城市靠拢,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平安城市的图像信息资源不断整合与共享,带来平安城市的大数据时代,利用云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平安、智能、智慧的兰州。  相似文献   

15.
<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城市从2002年概念阶段,发展至今,已经到了纵深建设阶段。在这新时期,要在行业领域挖掘新蓝海,需要认清现实,去探索。从高清到更高清,不停歇的建设步伐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由"看得见"全面转向"看清楚"的高清联网系统,并遵循"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开始了"看明白"的智能化、业务实战化的融合系  相似文献   

16.
正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从2004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平安城市的视频存储规模已经突破EB级,这些巨量的视频数据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案件侦破等工作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共安全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刁一平 《刑警与科技》2013,(11):152-156
<正>从2004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建设到如今的智慧城市,其技术一直在变化,本文从高清、网络、SDI、平台几方面阐述智慧城市应用特点。自2004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进入了平安城市高速建设期。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一般由公安机关来主导,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而人脸识别技术因其具备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交通监控就是其应用领域之一,这里就以人脸识别技术在高清卡口中的应用为例进行研析。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1日,发改高技[2015]996号文件《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为平安城市建设合理过渡到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建设指明了建设思路。智慧城市建设从前期空泛的顶层设计终于落地到具体建设应用,政府各部门通过在原有平安城市建设的共享平台基础上不断扩展前端资源,不断增加数据采集,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治理业务,后续再逐步开放给社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智慧城市共同建设。本文以宇视综合管理平台为例,探讨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综合管理系统转变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 核心观点:"平安城市"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先锋产业,从政府资源的统一利用角度来讲,实现各专项职能部门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反过来又会对视频监控系统向平台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技术和应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