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 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唐朝时就被封为“名山大川”。 1999年12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它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继泰山、黄山、峨眉山之后的中国第四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内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 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由九曲溪、云窝、天游峰、一字天、水帘洞、虎啸岩、武夷宫、大红袍、莲花峰、闽越王城遗址等十大景区 108个景点构成。山与水的奇妙结合,人文与自然的相互辉映,加上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武夷山成为人们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证书。借此良机,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请曾经为武夷山申报“世遗”做出很大贡献的专家们,为武夷山的世界遗产价值以及今后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走进武夷山,仁山焕彩,智水凝碧,处处是苍翠欲滴的鲜绿、馨香袭人的鲜花。区内天空透明,地面洁净。博物馆或纪念馆里古风习习,令人对武夷山丰厚的文化底蕴肃然起敬。这就是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莱斯利·莫洛伊博士眼中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为期四天对武夷山自然与文化景观的考察,莫洛伊博士对武夷山的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称之为“人类永续利用资源的典范”。武夷山叩响世界大门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而且是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08,(4):F0003-F0003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武夷山脉北段,闽闽赣边界。1962年11月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35.7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  相似文献   

6.
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城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郑岚 《台声》2013,(8):33-33
7月7日至9日,全国台联2013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暨海峡西岸台胞青年夏令营在武夷山和厦门两地开展了活动。来自台湾的58名高校学子和32名福建省台籍大学生参加了活动。感受魅力海西脉动 展现两岸学子风采 2013年海峡两岸台胞青年夏令营在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著称的福建武夷山景区的朱熹纪念馆前开营,全国台联副会长、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在开营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8.
清晨,当淡淡的阳光轻抚着刚刚苏醒的武夷山水时,我漫步在玉女大酒店西侧绿茵茵的山坡草地上,缓缓地走,细细地品读《朱子》一书。我时而驻足远眺飘浮在云山雾海中千姿百态的大王峰、酒坛峰、玉女峰,时而凝神遐思静听淙淙流水,蛙唱鸟鸣,好不舒心惬意。出门旅游,利用早晨时间置身山水之间展读,让知识的源流与大自然的美融入心灵之窗,这原本也是人生一件快事。 武夷山水,钟灵毓秀,其灵气之一,就在于她有很强的文化氛围。武夷山之所以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就在于其凝聚了朱子文化的精华。如果说“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一座…  相似文献   

9.
福建武夷山是道教圣地,随着两岸宗教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夷山与台湾的道教文化交流也显得更加热络。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夷山道教协会会长、武夷山桃源洞道观主持、武夷山天上官主持林青道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武夷山建成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的美食文化极具乡土特色,并且源远流长。相传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的朱熹,不仅在学术上成为理学宗师,在饮食文化上也很有影响。武夷山民间宴会及年夜饭中必备的多道主菜,都源自南宋朱熹亲手创制。朱熹一生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又恪守“勤俭持家之本”的家训,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08,(11):46-46
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9年10月10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体股[1999]023号)批准,由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新华都实业有限公司、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竹筏总公司、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竹筏总公司工会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干1999年12月20日在福建省工商局注册成立,  相似文献   

12.
又到武夷山     
1 再往武夷山,有着一种重约的冲动,虽不是故土,但终归曾经相识。我在车里整理着武夷山当年留下的印象,最明晰的也是那几张到处张贴的风景。相看不厌的大王、玉女两峰,永不疲惫的九曲泛排,代代弥漫的书院卷气;若说还有,就只是一些杂碎,是自己愉悦于山、水、人的一些场景。拄拐登峰,  相似文献   

13.
建阳位于武夷山南麓,是福建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曾是“理学名邦”。而现在,它因一场“民间金融风暴”一夜闻名。  相似文献   

14.
6月21日至22日,由南平市委、市政府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世界朱氏联合会、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等两岸14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在武夷山举行。  相似文献   

15.
吴启钊 《两岸关系》2012,(11):29-30
武夷山景色秀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是我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俗称,好酒源于自然,美酒来自天泉,佳酿出于名师。武夷山酿酒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建都城于今天武夷山市南部的兴田镇城村。无诸的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凡到过武夷山的人,都对它瑰丽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近年,这里又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更添魅力;建筑物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坐落在武夷山风景区的武夷山庄,犹如一组古朴、典雅的田园诗,点缀着武夷山的丹峰碧水。武夷山庄兴建于1983年,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群,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幔亭峰下,占地50亩。整个工程由已故的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指导,南京工学院和福建民用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设计者吸取了武夷山区当地民居的造型语汇,建筑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坡地势,清新隽…  相似文献   

17.
凡到过武夷山的人,不仅对奇橘瑰丽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同时对武夷山市鳞次林比,富有特色的建筑群,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更赞叹不已。从事市区大部分建筑设计的是年已75岁的建筑设计工程师林振光。林振光是福州市人,1938年毕业于福建省立高工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1941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赴抗日战场。抗战胜利后,他由于不满内战,要求退役。解放后参加工作,分别在建阳、南平地区建筑公司、省八建公司及崇安县建筑公司任施工员、技术员。他在闽北地区工作达44年,而在武夷山就整整度过36个春秋,为武夷山建设和美化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是我国少有的世界“双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更显重要。近几年来,武夷山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环保立市”的发展战略和“打造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宏伟目标,就有关生态保护问题提出提案58件,开展专题调研18次,提出有关建议近百条,为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武夷山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还是乘坐古朴的竹筏畅游九曲的精品旅游项目。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九曲溪上游的两个国营木材采育场和星村镇五个行政村的大量木材采伐,造成森林植被日益减…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政协天地》2012,(12):16
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远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被康熙赞为"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朱熹成长于福建建瓯与武夷山、终老于建阳,他的著述大部分在闽北完成。1999年12月武夷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时,其文化遗产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朱子理学。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市政协去年初组织人员编撰的《武夷山遗产名录》将于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武夷山摩崖石刻》、《世界遗产武夷山》、《历代名人与武夷山》、《武夷茶经》等文史资料后的又一力作,内容涉及武夷山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