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化巩固时期拉美政治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世纪的最后 1 0年过去了。这 1 0年是拉美所谓“民主的大陆”建立后为民主制度的巩固而斗争的 1 0年。在这 1 0年中 ,拉美发生了几件举世关注的事件 ,这就是所谓“藤森现象”、“梅内姆主义”、“查韦斯主义”、“ABC”3国社会民主党的执政和墨西哥执政 71年的老党———革命制度党的下野等。这些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事件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 ,这就是多少都与拉美的民众主义政治传统有关 ,都是拉美民主化进程自身矛盾发展的产物 ,反映了拉美国家民主制度的突出特点 ,在拉美政治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也给人们留下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拉美现代化进程做出一个完整和系统的梳理并非易事,这不仅因为拉美地区国家众多,而且因为现代化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国外有关学术成果中多以拉美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为题目,以“拉美国家的现代化”为题的研究成果则很少见。国内关于拉美现代  相似文献   

3.
拉美军人与政治:一项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美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 ,军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9世纪前半期 ,军人考迪罗是拉美政治的主宰者 ;1 9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 ,军人职业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军人干政现象并未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特别是在冷战时期 ,军事学说的变化 ,军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社会和政治危机 ,促使一些拉美国家在 60年代以后建立了军人政权 ;80年代后 ,拉美实现了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 ,但真正民主的文人—军人关系的建立仍有待于实现  相似文献   

4.
关于20世纪末拉美政治民主化独特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拉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冷战结束前后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因此 ,具有明显不同于近现代的西欧和北美民主模式的特点。首先 ,拉美的进步社会政治力量是反对军人独裁统治、推动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因素。此外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由美国主导的自由化的合力推动下 ,拉美形成了“第三波”世界民主化的浪潮。其次 ,拉美民主政治的形式和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选举民主”符合西方民主所谓的“最低标准”之外 ,其总统制、政党体系、政治参与等方面都按照自身的逻辑运转。再次 ,在 2 0世纪末的拉美 ,尽管民主政治取得进展 ,但以军人干政为主要特征的普力夺社会残余依然存在 ,这不仅为军人重返政坛留下了空间 ,而且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看,门罗主义和泛美主义为美国确立其在拉美的霸权和维护其利益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依据.美国以其自身的民主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为模式,不断向拉美国家输出其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价值观,帮助拉美国家确立美国认同的民主制度,统一西半球经济思想意识.同时,美国在国际制度方面也不断创新,以集体约束的方式使拉美国家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锁定对其有利的"软"资源.美国还通过各种公共外交手段使其价值观在拉美得到了更深入的传播.地理的邻近使美国的大众文化在拉美国家的传播和影响迅捷和普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伊拉克战争虽然削弱了美国在拉美的软实力,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软实力可以与之匹敌.美国在拉美软实力的构建为中国在外交战略、价值观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许多拉美史专家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现代化问题感到浓厚兴趣。拉美国家为什么不能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为什么这里反复出现军人独裁统治?这是他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50年代以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怪诞而混乱的:种族主义的推论、心理学的猜测、地理论的陈词滥调、文化上的歪曲等等,无奇不有,似乎拉美政治上的专制独裁现象是拉美地区的人种、拉美人的性格、拉美地区的气候造成的。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社会学家创立了现代化理论,不少史学家就试图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不成问题的。但是,60、70年代南美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军人专制统治的事实,打  相似文献   

7.
拉美国家加强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美拉关系在加强 ,美国帮助拉美恢复经济稳定 ,以促进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保持拉美政治稳定 ,以维持拉美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仍是影响美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是拉美外交政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选择。积极推动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 ,促进拉美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危机对南美洲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拉美把拓展亚洲市场看作是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近年来因激进的反美、反新自由主义的言行在拉美政坛上声名鹊起,成为拉美左派领导人的代表,也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西方舆论认为,查韦斯以顺应民主时代的方式,重新确立了“查韦斯式的专制主义”,并带动拉美地区形成左派政治气候。随着今年几个拉美国家包括墨西哥、巴西将陆续进行选  相似文献   

9.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1):84-100
拉美是参与式(制)民主实践的先锋。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参与式民主在拉美的确有着更为广泛的存在。拉美第一代参与式民主实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左翼在地方政府执政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各种管理拉美城市的参与机制。拉美第二代参与式民主实践始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拉美"向左转"时期,是该地区参与式民主试验的高峰。在此期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巴西的左翼政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民主。比较而言,委内瑞拉创造了一个激进参与式民主模式,寻求以参与式民主取替代议制民主;巴西提供了一个务实参与式民主模式,主张通过扩大参与实现政府有效治理从而巩固代议制;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则是混合模式,兼具两者特征。本文从正式性、代表性、范围—规模三个维度,对上述四国的参与式民主实践进行梳理和比较。本文认为,拉美左翼的参与式民主实践在扩大政治参与、增强民主包容性和提高政府回应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拉美国家民主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拉美国家在独立探索民主体制发展方面的积极意愿,但参与式民主体制的内在复杂性和拉美国家的剧烈政治变动使相关实践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1912年以后,美国开始逐渐改变对拉美赤裸裸的大棒政策,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在保有军事优势和威慑的同时,加以"金元外交",从而开了以"促进民主"为名义和目标,维护本国根本利益的政策之先河。冷战期间,为了防止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美国长期与拉美的独裁政权结盟,甚至颠覆拉美的民主政府。1974年以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民主"确实给拉美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促进民主"。拉美国家民主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能照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模式,而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