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孜孜不倦的“淘金人”──记中科院院士、著名选矿专家王淀佐教授罗剑平1991年10月2日,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国家工程院礼堂内灯光辉煌,该院新院士就职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主席台前悬挂着26面院士所在国国旗,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熠熠生辉,格外光彩夺目。当...  相似文献   

2.
千年学府的一根标杆──记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俞汝勤教授陈孔国,唐珍名编者按: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科教兴国"已成为一种共识的今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这高级知识分子中尤为杰出的一群,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业、他...  相似文献   

3.
满腔心血注鱼乡──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刘筠桂新秋三湘大地,"鱼米之乡"。当不少农民由"鱼王"、"鳖王"、"蛙王"等而摆脱贫困时,他们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福星"。这位"福星",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筠教授。书山有路...  相似文献   

4.
人类无法更改生死的自然规律,但是完全可以把握生命运行的轨迹。 土壤生万物。它忠于职守,千万年来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出粮食和其他许多财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壤这种没有喧闹,不求索取,但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钦佩,时时启发我进行这样的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生命。  相似文献   

5.
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甘肃永昌籍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研究员以其卓越的成绩当选,是新增选院士中较为年轻的一位。一“李灿思想活跃,学风严谨,尊重老科学家;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创造互相尊重、促进和合作的良好学风;他在科研中兢兢业业,既勇于创新,又严格把关。”谈起李灿,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李灿优秀的品质缘于少时苦难的  相似文献   

6.
梓夫 《支部生活》2007,(5):29-30
荣誉·贡献2002年6月的一天,青年科学家张亚平跟往常一样,依旧忙碌在“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这时,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贝基基金会和保罗基金会,把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授予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得这个奖我很惶恐。我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眼睛、腿脚限制。我的工作大家协力做的居多。我今天能够获得国家如此大奖.我觉得我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面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带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去。  相似文献   

8.
~~风雨系丹心——记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魏于全教授@郭鸣 @剑子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得这个奖我很惶恐。我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眼睛、腿脚限制。我的工作大家协力做的居多。我今天能够获得国家如此大奖,我觉得我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面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带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去。"——吴征镒  相似文献   

10.
曾昭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他是一名早年留学归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毕生致力科学、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的科技界、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堪称一代先师。  相似文献   

11.
找刘业翔院士很不容易,他太忙,忙得实在抽不开身。4月的一天,我在中南工业大学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科研会议结束之际等到了他。然而寥寥数语,刘教授又坐不住了。他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刚有会议所决定并决意要争取的数千万的大课题所吸引:“这是一批涉及学校众多学科未来5年发展规划的大项目,这样的机遇可不能放弃!”刘教授一贯儒雅的风度此时更多地蕴含了难以平抑的激情,睿智而深邃的目光流露出无比的沉着与坚毅。刘业翔是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金属专业并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他从那时便开始了在有色冶金基础理论研究与…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党史博览》2011,(9):22-28
沙飞,解放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第一任领导者.中国摄影史上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的人。  相似文献   

13.
王选说,在市场机制的形成过程中,重奖是对整个高科技队伍的激励。知识分子的成就感和事业心不是靠金钱获得的。 1月28日,红红火火的北京大学爆出一条新闻:一批有功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教职员受到了重奖。  相似文献   

14.
粉末治金学科的开拓者──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工业大学教授黄培云罗剑平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中南工大的西北角,座落着一个驰名中外的粉末冶金研究所。在该所的成果陈列室中,挂满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的贺电、嘉奖令及一些锦旗和奖状,陈列着一批高、...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这样比喻,搞科研的人是“山上”的人。“山下”的世界红尘喧嚣,热闹精彩;“山上”的世界清寂寡淡.充满艰辛。那么,高原医学的研究可以说是“山上”一座最具艰辛与清寂的“山头”。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省著名高原医学专家、高原病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吴天一研究员,正是站在高原医学这座山峰高处,奋力拼搏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6.
少壮寻常知努力,人民培养得功成。妻贤子孝乃神佑,友爱师恩深蕴情。五鼓练勤筋未老,十年磨剑赠来人。沧桑历尽身犹健,四化征途一小兵。这是丑纪范院士特意为本刊所作的述怀诗。它高度概括了他为祖国追求真理的奋斗生涯,体现了一位科学工作者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动荡的年代.母亲的鞭策,塑造了他爱国的激情和好强的性格五纪范,1934年7月23日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的邮政职员家庭。父亲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机工程系,在上海英租界美商中国电气公司工作,母亲受过师范教育。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上海滩。五家被迫离沪返湘,相…  相似文献   

17.
怡红 《干部之友》2003,(1):14-15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坐落于北京动物园附近的一片居民楼区内,不起眼儿的一幢旧楼。楼门前矗立着的恐龙骨骼模型,透露着这座楼里的人与远古时代有着某种特殊的渊缘。  相似文献   

18.
赵鹏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及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毅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今天,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可供开采的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地球浅层易找矿体越来越少,找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向地球索取矿藏,地球却向人类提出了挑战。何继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人类寻求地球深处的宝藏带来了新的曙光。一鸣惊人天下知1986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