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社会经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緬甸人民進行独立斗爭,是为了緬甸取得完全的独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爭取國家完全独立上最为迫切、最为首要的要求,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所謂國家的完全独立,除政治上独立之外,还应包括經济上的独立。緬甸在經济上的独立,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緬甸独立之前),整个緬甸經济被五、六家英國大公司所壟断、所操縱。战前在緬甸的外資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七年一月四日,緬甸联邦共和國成立滿九年了。緬甸的擺脫殖民地枷鎖和宣告國家的独立是具有巨大歷史意义的事件。緬甸联邦的成立完成了緬甸人民反帝,爭取民族解放的長期和頑强的斗爭。緬甸走上了独立國家發展的廣闊道路。在緬甸宣告独立和成立共和國之后,國家面臨了与消滅嚴重的殖民地災难把國家經济从外國附屬中解放出來以及建立民族經济有關的巨大而複雜的任务。在殖民地的緬甸,絕大部分的工業是輾米業和礦業。一九四○年總計有1027个合財產調查的企業,九万个工人。在这些企業当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要正确理解緬甸工人階級在早期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必須卽使是簡短地述及在英國殖民統治时期,这个國家經济發展的性質,闡明緬甸社会中的最先進力量得以發生和形成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緬甸的被强迫归併于英國在亞洲的屬地發生于19世紀,是三次英緬战爭的結果。1824-1826年战爭的結果是英國夺取了緬甸西部和东部的某些地区。在1852年第二次英緬战爭以后,英國掌握了緬甸整个的南部。1885年英國强佔了緬甸其余的部分,緬甸政府的独立存在也告結束。緬甸在18-19世紀,直到被英國征服为止,其社会結構、經济、政治制度是封建的。緬甸  相似文献   

4.
導言:緬甸的經济發展,在許多方面和爪哇的經济發展不同。爪哇的荷蘭殖民政府保护当地原住民的土地权,而緬甸的英國殖民政府则奉行一种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政策最后導致了空前的土地集中。不断增長的人口压力是爪哇經济發展的顯著特点,而緬甸則依然是一个拥有大片農業荒地的國家。政治上和經济上的依賴,在緬甸造成典型的殖民地冲突,这种冲突具有社会上和种族上的特征。由于当地原住民和印度移民間的緊張局面,情况更为复雜;这些印度移民是受英國殖民政府的鼓励來參加下緬甸肥沃平原的开發的。  相似文献   

5.
緬甸于1948年獲得了政治独立后,和印度一样,走上了消滅殖民主义的苦难遺跡的道路,走上了建設新國家的道路。但是緬甸是在比印度更困难的条件下着手創建民族經济的。本來就已落后的緬甸的農業和工業,在日本佔領年代就已陷于完全的衰落狀态。为了恢復这些部門,1948年通过了实际上沒有实施的國家的二年經济發展計划。1952年8月緬甸成立了專門會議,这次会議討論了建設「新緬甸」問題,並以「皮多塔」会議的名称載入史册。这  相似文献   

6.
導言泰國王國,或如泰人所称的“自由國家”,位于东南亞中印半島,北面和老撾及緬甸交界,西面和緬甸、东面和老撾及東埔寨、南面和馬來亞交界。泰國的海岸綫延伸达2,600公里。东南面海岸綫濒臨中國南海,南面濒臨暹罗灣,西南面沿馬六甲半島西部濒臨安德曼海。  相似文献   

7.
在革命19周年紀念喜慶的今天,有必要如实地研究一下緬甸武裝部隊在革命烈火中所經歷的眞实記載。有必要研究它如何經歷了艰辛的革命歷程,鍛煉成長为一支成熟的力量。还有必要客覌地估价这支在民族解放斗爭中誕生的緬甸武裝部隊,从民族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進程中如何繼續進行斗爭的事蹟。人民解放斗爭武裝部隊是緬甸独立的組成部分,是緬甸独立的主体之一,所以要研究武裝部隊的歷史,就必須从研究人民群众为独立而進行奋斗的歷史开始。  相似文献   

8.
直到今天还沒有人發表过有關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歷史。我們工人运動的歷史,因此就被湮沒無聞,只有我們工人階級才会把这个史实尽可能發表出來,別人是做不到的。要追溯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歷史,那么,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開始了。但在这个時期,領導机構对工人的組織:鼓動和敎育还做得很不够,因此在介紹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時候,我就把它划分为战前時期和战后時期。  相似文献   

9.
1月24日,緬甸联邦总理奈溫将軍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請,来到我国进行友好訪問和会談,双方并于1月28日签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緬甸联邦之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緬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問題的协定”。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約和边界問題协定的签訂,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說的,“标志着我們两国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条約和协定的签訂为亞洲各国的友好合作和睦邻相处創造了新的范例,亞洲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从而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約是新中国同东南亞民族主义国家签訂的第一个和平条約。在这个条約的序言里,中緬两国把它們共同倡議的和平共处五項原則用条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条約共有六項条款。条約第一条規定:締約双方承認和尊  相似文献   

10.
導言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澳兩大洲之間和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之間。按照它的位置來說,印度尼西亞与該兩大洲的关系应該是很密切才对,印度尼西亞一定是頻繁地通过該兩大洋才对,但是事实並不是这样。由于西方殖民的性質,很多事情和很多情况都是向着西方的利益而生長的。这样的生長是違犯自然力的,好像一株樹由于受到阻碍因而一定要生長得弯弯曲曲一样。我們国家的歷史受到了西欧歷史的影响,而与在印度、中國、緬甸、邏罗、馬來亞和菲律宾等國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脱离开來,而根据印度尼西亞的位置和上述國家面对着我國的位置,我國的歷史与上述國家的歷史实际上应該是互相关联的。在欧洲人寫的歷史書中,他們  相似文献   

11.
奈溫在这篇講話里,談了五个大問題。其中提到工人生活,國内存在大量失業現象,國家經济政策,國有化問題。还提出保証,要做到人人有工作,由國家撫养幼童、殘廢者和老人問題。从經济政策談話中,揭示出緬甸目前物質供应困难,人心惶惶。最后提到“維护全民团結法令”,对宗敎問題表示了强硬态度。特此譯出,以供參考。  相似文献   

12.
一百二十年前,美國浸礼教傅道会派遣了霍瓦特·馬尔昆(Howard Malcom)“去調查、并与傳教士們一道解决很多不容易通过信件來决定的問題,……并彙集該会还沒有掌握的各項問題的詳細情况”。他回去以后,出版了一本見聞錄“东南亞(包括印度斯组、馬來亞,暹罗、中國……和……緬甸王國)旅行記”。这就是現在我們通常称之为东南亞-从緬甸起至太平洋-这个地区最初(如果不是第一次的話)所接受的地理名称之一。但是在后來的一个世紀里,这个名称却很少被用到,流行的是另外一些名詞,如远印度(Further India)、印度支那、东印度或印度羣島(Island India),並加上有关的殖民  相似文献   

13.
在未具体研究緬甸經济中最重要的土地部分以前,請允許我把有關这个問題的研究方法首先解說一下。 馬克思主义的經济学对經济学的意义和范團所下的定义和資產階級的經济學有着本質上的不同。資產階級的所謂經济学祇是研究人和自然界的關係,換句話說,也就是研究有生物和無生物的關係,而馬克思主义的經济学則远远越过这个研究范圍。生產就是經济,如將生產加以分析,就可看到有兩种關係。在生產过程中,人和自然界有關係,和生產工具有關係,和商品也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人和無生物有關係。人不僅僅和無生物-商品有着關係,而且人和人  相似文献   

14.
一、殖民地緬甸农民失去土地和地主所有地的集中。殖民地的統計掩盖了緬甸农民失去土地的真正原因,也縮減了农民分化的速度和数量。殖民地緬甸的土地占有統計的重大的方法上的和事实上的毛病只能縮減,而下能完全掩蔽半封建地主和高利貸者(他們是英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社会支柱)剝夺农民土地的巨大規模。表一的资料表明,在1976-1940年这一时期,緬甸耕地的增加越来越迟緩,可是相反地,屬于「非农戶」卽地主、高利貸者、商人、磨坊主人等的上地面积却大大地增加了。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东南亞華侨之分佈 現时在东南亞——緬甸、暹罗、印度支那、馬來亞、英属婆罗洲、印尼及菲律宾等國的一亿五千七百万人口中,自認为華侨的人数,約在八百五十万以上。華侨虽只佔总人口的百分之五或六,但其在經济上及政治上的重要性,則远超出其人数比例,並且还可能日益  相似文献   

16.
缅甸联邦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緬甸的農業改革,为几十年來对農業方面嚴重經济情况斗爭的結果,因此要適当詳細地說明这些情况为何引起以及農民問題何以發生。 1869年苏彝士运河一開辟后,由于大米对外貿易的擴張,發生了一个巨大的發展——就是下緬甸大米种植的特殊擴張,引起三角洲地區的開墾,並使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济为貨幣經济更進而为工業經济所代替。隨着这个發展的同時,發生有下列的農業問題:(1)農民負債;(2)土地讓与或是農民土地損失到非農民手里;(3)外地地主、地主及外國地主等制度的産生:(4)租佃期限及其地租、負債和租佃地享有权保証等問題。  相似文献   

17.
从1963年9月26日起召开的緬甸革命委員会全体会議,通过了革命政府提出的1963-64年度財政預算。这是一个收支平衡的預算。这次会議上,緬甸革命委員会主席兼財政部長奈溫將軍代表革命政府提出財政預算。革命委員会全体委員除丁佩准將因病出国治疗外都出席了会議。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們認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産力,那么,每当談到越南革命就必須把土地問題放在一个主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認識到,我國根本是一个農業國家,農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越南革命正如中國革命一样,在实質上也是農民革命。土地問題並不是什么新提出來的問題,而是老早就提出來的:在封建統治時期,土地問題表現在千百年來此起彼伏的農民暴動上面。在这个階段中越南的階級斗爭歷史过程,在越南民族与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的同時,主要的是農民与封建地主之間的斗爭。土地問題沒有得到解决,農民革命不成功,那是因为越南社会还沒有新的生産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应緬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五国政府的邀請,在1960年4月15日至5月14日再次訪問了这五个国家。陪同訪問的有国务院付总理兼外交部長陈毅、外交部付部長章汉夫等。周总理这次訪問受到五国政府和人民的隆重接待和热情欢迎。他在出訪期間,曾与印度总理尼赫魯进行了有关中印边界問題的  相似文献   

20.
緬甸在1885年被英帝国主义侵占了全部領土以后,即成为英国的一个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銷售市場,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大米、石油、木材、矿产四大出口产品上,而紡織品、日用必需品大部分都要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