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意味着国家战略实现了对全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所有沿海区域的全覆盖。河北沿海经济带和之前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中美海权竞争的激化是东亚权力转移的突出表现,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牵引,南海争端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并成为中美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竞争领域之一。美国在外交布局、军事力量运用、法理和战略谋划等层面多管其下。从一般意义上的“选边站”转向赤裸裸的“拉偏架”;从幕后“操手”转向前台“老大”;从间接干预转向针锋相对的直...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中国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其合作导向的离岸一体化实践是相符的,其主旨是实现合作与双赢,而非对抗和避险。文章考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国内与国际基础。从国内基础看,尽管部分省(区市)积极融入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但顶层设计的缺乏和无序竞争的风险可能削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甚至影响其最终实现。国际基础方面,文章分析了域外大国及沿线国家官方和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态度,发现该倡议面临区域外部力量的压力,但区域内主要国家对这一倡议的理解和赞同多于疑虑与反对。文章还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其他国家提出的有关该区域的发展策略与规划。中国的方案应该充分吸纳和借鉴已有方案的优点,对其所忽视的重要领域进行补充。最后,文章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分战略动员、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三步走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4.
刘洪 《新民周刊》2012,(21):21-21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的粉墨登场,刺激了中日韩自贸区的加快进程。作为东亚经济整合的关键一步,不久前中日韩三国北京峰会达成协议,年内将启动自贸区(FTA)谈判。之所以讲其"关键",是因为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既是国与国的较量,更是经济集团的比拼,  相似文献   

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特定的地区发展环境中被提出的。作为一项新的地区发展计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观念需要被广大欧亚大陆国家认可、具备合法性之后,才能起到路线图的作用。中国政府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试图建构地区共同体,进而重构地区国家间的社会关系。观念的制度化需要特定的场域,在中亚存在多元地区主义的竞争,基于历史合法性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还需要加以充实。尽管其界定了地区成员国的利益范畴,但并不足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全部动力,观念的发明者还需提供更多的利益诱导来获取合作者的支持。这一过程展现了国家"文本"背后的意图,即如何建构一项合作观念、表达观念潜在的利益和寻求观念的制度化,从而为理解观念、利益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维度。  相似文献   

6.
周丕启  王乔 《美国研究》2023,(4):26-46+5-6
净评估是冷战时期美国出现的一种战略评估理论,对美国的竞争战略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评估理论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净评估具有独特的运行机理、基础模型和实施规则;国家竞争战略是关于利用竞争优势夺取竞争主动权的规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战后国家竞争战略出现变化。净评估从战略目标、竞争优势和战略路径等方面,推动战后美国国家竞争战略转型。净评估对美国对苏联的战略竞争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苏战略竞争趋势研判、美对苏战略竞争目标判定、美苏战略竞争优劣势剖析、美对苏战略竞争路径选择等方面。净评估推动了美国赢得对苏战略竞争。美国竞争战略中的净评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议论,世界的经济中心(或重心)正在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不管对这种论断有多少同意和反对的意见,太平洋沿岸多数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当人们论及环太平洋各国时,主要指的是美国、日本、“亚洲四只小老虎”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洋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很少把苏联也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环太平洋韩国学国际会议简介沈仪琳第三届环太平洋韩国学国际会议1996年7月1—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这是创始于1992年,每两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简称“PACKS”。首届PACKS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由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和战略互信的下降,中美战略竞争明显加剧.中美战略竞争不仅关乎双边,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中国是韩国的头号贸易伙伴,美国是韩国的盟国,在中美之间,韩国保持一定的战略平衡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韩国学界对中美战略竞争的认知,涉及中美战略竞争的原因、内涵、影响与前景等方面,并对韩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应对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韩国应对中美战略竞争既受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影响,也与韩国自身的战略自主性密切相关.对于韩国而言,中美两国对韩国的战略选择与国家利益都有重要影响,如何尽可能减少中美战略竞争对其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不要卷入中美之间的核心利益竞争,并尽可能地在中美之间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盛斌  宗伟 《美国研究》2016,(4):77-100,6
业已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总体上符合“贸易促进授权”的谈判目标要求,有利于美国扩大其产品出口市场,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推行其价值理念。目前,协定中一些涉及特殊行业领域的条款尚未满足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的预期,货币操纵、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条款的可实施性和争端解决效力也受到多方质疑。出于经济利益和战略意义的考虑,美国国会批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可能性很大,但除非美国行政部门尽快解决相关关切,否则短期内“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1.
12.
E.S.L.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