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试验时机,两手准备 早在1962年11月,为了加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经毛泽东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由周恩来任主任委员.周恩来遵照毛泽东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精神,从两个方面推进原子能事业的工作:一是抓紧核燃料建设生产和核武器研制;二是抓紧核试验基地建设和核武器试验准备. 1964年4月11日,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第八次会议,根据原子弹研制的进展情况,要求二机部和国防科委在当年9月10日以前做好首次核试验的一切准备工作.会议还决定在核试验基地成立核试验总指挥部,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刘西尧担任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1997,(6)
周恩来“搜查”张爱萍1964年初秋,中南海勤政殿小会议厅。周恩来总理召集中央核试验专门委员会的成员贺龙、陈毅、罗瑞卿、张爱萍、刘杰等,在这里开最后一次专委会议,专题研究核试验的保密问题。总理严肃地说:“主席已经同意10月进行核试验,时间在一天天地逼近...  相似文献   

3.
1964年和1967年,中国先后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1988年,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中子弹的试爆。到1996年7月29日为止,中国为了改进核武器的技术和批量生产等需要,共进行了45次核试爆。之后,中国政府暂停了核试验,并且宣布加入俄美签署的《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相关专家推测,中国已能通过电脑模拟相关核反应过程来取代传统的核试验。  相似文献   

4.
1964年的9月,离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9月23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贺龙、陈毅、罗瑞卿、张爱萍等开会,传达了他与毛泽东、刘少厅研究的决定,并对首次核试验作了如下部署:由陈毅组织外交部做好对国外工作的准备;张爱萍、刘西光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周恩来请贺龙转告杨成武,下达防御任务,要求部署全面戒备,严防敌人破坏。周恩来还强调参加这次会议的人要注意保密,他说:“保密非同小可,捅出去了人家来炸我们就要坏大事。希望你们回家后也不说,不要一高兴就说出去,我老婆是老党员、中央委员,不该说的我就…  相似文献   

5.
驭曦 《新湘评论》2011,(8):12-13
对妻子:"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就在张爱萍站起身来,刚准备离去时,周恩来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说:“爱萍,你带核试验的...  相似文献   

6.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周恩来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问:“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保密无小事啊!你邓大姐是老党员、中央委员,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相似文献   

7.
驭曦 《学习导报》2011,(8):12-13
对妻子:"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就在张爱萍站起身来,刚准备离去时,周恩来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说:“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  相似文献   

8.
接到参加核试验“绝密”任务新中国为了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生产、建设和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1962年11月3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成立了中央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主任。随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空军部队参加的核试验工作,空军党委分工由成钧副司令员负责组织指挥该  相似文献   

9.
正张爱萍身陷囹圄叶剑英积极解救20世纪中期,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不断装备各国军队,极大地改变着战争的样式和进程。为适应新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搞"两弹"的决策。根据中央的决策,中央军委于1955年着手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在筹备会议上中央军委成员的意见不完全一致,叶剑英极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主张搞"两弹",逐步用于部队装备。此后,叶剑英就"两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等问题多次配合  相似文献   

10.
请您评刊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的总理会议室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  相似文献   

11.
王建柱 《党课》2014,(5):121-121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程开甲知之甚少。1960年夏,经钱三强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走进了核武器研制的队伍,从此他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上半年,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露出希望的曙光。为加快进程,钱三强等领导决定,进行核试验准备和技术攻关。1962年夏,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此后,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0月16日,一直处在核讹诈威胁之下的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一举爆炸成功,震惊世界。然而,由于当时采用的是“地爆”方式,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核反击能力,因此,使用飞机投掷原子弹,实现“空爆”,被提上我国核试验的议事日程。 1965年5月14日和1972年1月7日,我国先后  相似文献   

13.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时光荏苒,岁月奔流,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距离今天已有40多年。40多年来,有不少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为中国首次核试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当中,究竟谁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自2000  相似文献   

1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当时是采用地爆方式,即在200米铁塔上试验的。这对于精确测量核弹爆炸当量、检验冲击波、光幅射、放射性沾染等杀伤力,有一定困难,而有关解决运载问题所需要的种种科学数据,在测量时也受到局限或无法获取。西方一些情报部门断言:“至少要过几年的时间,中国才能使自己的核武器适应飞机的使用。”为了使我国的核武器试验大大提高一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进行飞机投掷原子弹试验。1965年春节刚过,空军领导正式传达了党中央关于进行  相似文献   

15.
梅兴无 《党史博采》2023,(11):58-63
<正>1955年初,中共中央作出了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接着又决定发展导弹,国务院、中央军委成立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当时视导弹为航空的一部分)。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五院)成立,由从美国归来的火箭专家钱学森任院长,专门研究导弹。后来中央军委进一步明确“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把导弹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由此,我国导弹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近程到洲际,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铸就了国之重器——东风系列导弹。  相似文献   

16.
叶介甫 《党史纵览》2008,(10):38-42
1959年9月.中共中央组成了新的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11月7日.中央军委常委在听取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关于国防工业情况的汇报以后,向中央建议.在军委领导下成立一个国防工业委员会.加强对国防工业的领导。1960年1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建议.并任命贺龙为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  相似文献   

17.
1964年,中国成功地试爆了第一贼原子弹,全国人民为之欢呼。也许,欢呼的人们想不到,在当时世界上存在着核垄断、核封锁、核讹诈的情况下,作为穷国、弱国的中国能够自力更生造出原子弹,是多么的艰难!其中毛泽东为了新中国的安全而打破核垄断,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18.
贺龙与国防工业刘正栋,谢武申1965年7月,贺龙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检查发动机质量1959年9月,贺龙元帅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同年冬,他受命主管国防工业。196o年1月5日,中央批准成立国防工业委员会,任命贺龙为主任,聂荣臻、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  相似文献   

19.
1965年5月14日10时整,我国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了。执行这次空投任务的有航空兵独立某团副团长、第1飞行员李源一,第1领航员于福海,第2飞行员刘景新,第2领航员张公祥,通信员孙兴官,射击员韩惠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  相似文献   

20.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前,试爆准备工作进入扫尾阶段时,突接航空照片显示;试爆区域的沙漠中发现一堆没有燃烧完的枯柴堆、牲口走过的蹄印和一口人工凿出来的不大的水坑。指挥部立即下达紧急命令:马上调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