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依法治权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为了确保权力能够沿着法律的轨道运行,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动力量,在实践中就必须做到五个结合。(一)在治的主体上,要做到国家权力机关和非国家权力机关相结合党的十五大明确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群众既然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当然也就是依法治权的主体。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我国现阶段的民主还只能以间接民主形式为主,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还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政治”的内涵很丰富,从操作层面上看,政治是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过程,因此,政治活动的主线是权力配置和权力运行。社会公共活动各方面、  相似文献   

3.
加强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新形势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执行监督法,真正确保这部法律的生命力,把纸上权力变为现实权力,这是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试论公共权力制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来源于人民,通过某种方式授权给政府,由其使用公共权力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制约性、垄断性、易腐蚀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马克思主义者谋求现实的权力监督途径。认为只有人民群众实现了权力的监督,才是真正有效的制约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5.
人大发挥法院监督职能作用 ,首先应强化法律监督意识 ,坚持民主集中制 ,把搞好法律监督提升到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要确定法律监督的重点问题。在政治、经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更要健全法律监督体制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解决好法律监督权力配置、机构设置问题 ,完善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手段 ,重点解决立法问题 ,使人大的这一职权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应从法理、权力的腐蚀性,人大权力的至上性及政治实践层面来分析人大具有对执政党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为了实现这种监督,要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扫除心理障碍;制定有关政党的法律;制定有关宪法监督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统一的国家权力理论决定了人大权力的全面完整性 ,但这与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并不矛盾。法院独立审判权的行使并不排除人大对其应有的法律监督与制约。介是必须注意划清正当法律监督与制约和不适当干预之间的界限 ,真正发挥人大的制约功能 ,实现法院独立审判权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8.
审核政府预算是现代议会的核心权力,然而,中国省级人大作为监督政府“钱袋子”的核心政治机构,其功能尚未得以充分发挥,法律赋予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存在突出的虚置现象.深入研究省级政府运行过程可以发现,包括省级人大的预算监督权空泛化在内的很多政治现象都和“行政主导下的简约治理”这一政府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当前,应针对存在问题,从扩大公民参与;提升人大预算监督能力;修订公共预算的法律框架等三个层面入手,落实省级人大的预算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他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坚决实施宪政、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法律、加强权力监督、处理党与法的关系。列宁依法治国思想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启示: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强化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治理或制约国家权力 ,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吏 ,而不仅仅是“政府以法治民”。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各级政府官员必须树立职权法定和依法行政观念 ,实现从“父母官”到“公仆”的转变 ;同时 ,必须建立对政府官员及其活动实施依法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依法行政的诸因素中,完善行政立法制度又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只有完善行政立法制度,才能从源头上、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的实行,维护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此,我们必须①规范行政立法程序②扩大人大立法权限③充分吸纳和表达民意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切权力都容易被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制度设计 ,决定了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必然性。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应当坚持合法原则 ,并有利于保证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 ,切实提高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经历了法制恢复重建、依法治国方略确立、发展和全面推进四个历史时期,初步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转变。历史经验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构建完善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和强化社会法治建设。我国法治模式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分层次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重要的公共权力主体。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把“党的领导”这一最重要的政治元素与中国法学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鉴于此,本文以中国法治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在系统梳理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中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规范表述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法学中的公共权力概念来阐释“党的领导”,解析“依法领导”的实现方式,以求促进宪法、法律规范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最新要求的进一步有效连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一 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人大监督的 性质。人大监督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代表 国家和人民行使的最高形式的监督,它 是以人民作后盾,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的国家权力监督。人大的监督包括工作 监督和法律监督。从监督体系来看,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居于最高层次。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国家权力的监督, 其效力具有强制性。这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它行使撤销权、否决权和罢免权都具 有强制性,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无条件 服从和执行。  相似文献   

16.
权力监督就是对于公共权力运作的监督,这存在以权力、权利、社会、道德和责任监督权力的方略。从词源辨析角度综合看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公共权力运行、管理和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追求实现国家善治的动态行为过程与奋斗目标。强化权力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推进落实"三不"反腐机制,要加强对执掌公共权力的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加强对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加强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对公共权力的制约而言 ,依法治国的全部要求包含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三个方面 ,其中 ,依法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它的主要涵义是立法的精神和原则、立法的主体资格、立法的权限范围、立法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之于法律 ,以及对立法的合法性可以予以司法审查 ;而在所有的法律中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法律的全面实施,必须全力维护法律的权威。为此,一切政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全党同志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法令办事。社会主义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从根本上说,法律的权威实际上就是人民意志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是一种能够引起自觉服从的力量。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在政府和公众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全党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深入学习、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用“三个代表”来指导人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按照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落实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依法落实人大的决定、监督等权力,加强对地方经济工作的监督,努力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一是人大在每年年初安排议题时要突出经济问题,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尤其是对一些反映经济增长和体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标,要认真审议,促进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重视。二是人大常委会要加强经济工作的过程监督,对经济工作中的一些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在行政监督方面最高权威监督主体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人大在对政府权力 监督方面却存在着"弱监"问题,因此,应从监督意识和权威、监督体制、法律和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监督方式和手段等 方面入手,不断强化人大监督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