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4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盼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2.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4.
39、万众一。C、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 叩、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同胞、台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湾同胞、海外侨胞致敬!40、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45、向一切关。C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新的成就 国朋友和世界各国人民致敬!迎接新的世纪!46、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4L 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 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部致敬!始、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42、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指战员、邓小平理论万岁!公安干警致敬!49\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5.
强卫 《青海人大》2010,(3):23-23
同志们,同胞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集会,向在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表达我们无尽的思念!我们永远不会忘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强烈的地震灾害袭来,美丽的玉树草原顿时满目疮痰,众多的鲜活生命顷刻陨落凋零!这一刻,云山低垂,草木含泪;这一刻,江河呜咽,人天同悲。  相似文献   

6.
慰问信     
《青海人大》2010,(3):45-45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玉树县人大常委会:4B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家园破碎,生命罹难。对此深创巨痛,我们感同身受,特向州、县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并通过你们向灾区群众表示深切慰问,向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7.
“同心”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升华于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团结合作的丰富实践,紧扣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不仅是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更是对统战文化的全新表达,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指导。以同宗同源、念祖爱乡为鲜明特点的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主要包括故土情谊、慎终追远、自强不息、重义轻利、贵和持中等思想元素。“同心”思想可谓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核心内涵,不仅深刻反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同”的本质,而且还体现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同心”思想引领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打造,要大力开展海外华文教育,积极举办各类增进文化认同的文化交流活动j借助高新技术和新兴传媒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值此阳光明媚的盛夏时节,两岸各界宗亲贤达聚首漳州,参与百姓论坛,畅叙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化,共促和平发展。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对第五届海峡百姓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莅临盛会的两岸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的问题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核心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使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不断得到提升.港人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的现实已基本接受,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逐步增强:港人对特区政府的认同逐步增强,特区政府威信大幅提高;港人对中国和中央政府的认同逐步提升,国家观念有所增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香港同胞在国家认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促进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必须加强香港同胞对“一国两制”的深层认同,做好人心回归工作,实现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促进广西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必须以"同心"思想为引领,以"同心"思想增进海内外同胞的"同心"认同力,提升海内外同胞的"同心"凝聚力,凝聚海内外同胞的"同心"向心力,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同心"亲和力,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同心"创造力,促进广西海内外同胞的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阶段高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历来都是港澳台、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特殊领域和重要阵地,高校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与眷属众多,出归国留学人员众多,这是高校统战工作的有利资源。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在开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时,不仅要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凝聚他们的人心,同时也应该为他们搭建活动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去凝聚其它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继而扩大高校统一战线的阵容。  相似文献   

12.
四川少数民族同胞最强烈的利益诉求是增加家庭收入,而不是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不仅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同胞存在同一利益诉求和不同利益诉求强烈程度差异,而且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存在同一利益诉求和不同利益诉求强烈程度差异。政府应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发展民族经济;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同胞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民族经济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是当前和今后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关键是推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主要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要在文化认同上采取相应策略,搞好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重视代表性人物,寄希望于青年一代,整合统战资源,形成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传承,构成台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祖国前和回归祖国后适用法律之比较吴雪元现在离1997年7月1日已不足三周年时间,香港回归祖国的期限日渐缩短,如何在一国两制的目标下保持香港原有制度特别是适用的法律基本不变,已引起大陆和香港同胞关注。拙文特就香港回归祖国前后适用的法律作若干比较...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0日是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增强两岸同胞的共识,对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新世纪更好地纪念辛亥革命,让辛亥首义精神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剧,海外统战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入挖掘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打造海内外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各种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文献,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所制定、出台的方针政策,充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和两岸形势的客观现实,简要系统的阐述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作用影响,旨在希望当前台湾政治领导人应从长计议,在尊重和照顾两岸同胞的感情和根本利益基础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海内外同胞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和谐的哲学思维已成为处理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基本共识,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必须处理好物质之利与精神之义、民间力量与政府作为、民族主义与跨国主义、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文化交流与经济互促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以世居东北的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述了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展现的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团结精神,休戚与共、合作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等主要精神谱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