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民族精神。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谊和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坚持沂蒙精神中人民的主体性,是保持沂蒙精神生命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才能更好地彰显我党执政条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沂蒙精神的理论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范,反映了沂蒙人民的政治信仰、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它根植于沂蒙大地,哺育着沂蒙人民,鼓舞着沂蒙人民奋勇前进。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沂蒙精神不断地从实践中吸纳新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充实,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沂蒙精神的与时俱进性,展现了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础。任何一种先进思想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条件。沂蒙精神的产生也是…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精神。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推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发掘革命文化内生力,推动临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发端于烽火岁月,沂蒙精神是革命征程上的一面旗帜。临沂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上世代相传的勤劳、质朴、勇敢、智慧等…  相似文献   

5.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沂蒙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丰富于改革开放之后,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得以继承弘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一样都是中国革命谱系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传承。从其自身而言,沂蒙精神从萌芽、发展到如今的再创新,无论是产生的历史基础、哲学内涵还是时代价值都与群众工作密切相关,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种一致性为我们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提供着精神动力,是我们可以挖掘的精神素材。  相似文献   

6.
纵观古今,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政治集团,为了生存和发展无不珍视和秉承某种历史传统。这就是儒家所谓的“道统”。中国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道统”,即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视人民群众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以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浴血奋战中凝结成的沂蒙精神,正是这种“道统”的生动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在十八大后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行各业深入开展,此时此刻,回顾和解读沂蒙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沂蒙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既有革命文化的共性部分,又富有沂蒙特色,有着鲜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精神内涵表现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密切的党群关系、强烈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作风法纪。新时代,弘扬沂蒙革命文化可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力量源泉,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为人民群众价值观塑造提供广泛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0.
纳蒙山之魂魄,汲沂水之膏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创造和铸就了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临沂人民坚持不懈地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引领者、主导者和组织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沂蒙精神的参与实践者、无私奉献者和发扬光大者。沂蒙精神既具有人民性,又具有鲜明的党性,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实践结晶。沂蒙精神的这一本质内涵,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纳蒙山之魂魄,汲沂水之膏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创造和铸就了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临沂人民坚持不懈地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谱写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路线实践中结出的硕果,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更高的境界和姿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沂蒙精神进一步融入到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之中,更好地服务人民、团结人民、造福人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收获民心、赢得民心、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多维精神内涵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当前,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沂蒙精神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在新时代将沂蒙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个范例,是党群血肉联系的经典体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拓创新是沂蒙精神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贯穿于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升华 ,伴随时代步伐前进。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华诞.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展望党的光明未来,必须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百年演进和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奋斗历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在新时代新阶段,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汲取奋进智慧力量,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包括沂蒙人特有的性格文化;中国传统而又富有地域色彩的齐鲁文化;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建国以后和平时期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特色的复合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看:沂蒙精神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体现了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观。  相似文献   

19.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革命精神.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是云南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明这一重要问题,回答云南精神来源于云南人民历史与现实的伟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推进云南精神的传播、认同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