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熊雄 《求索》2010,(10):112-113,142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行为,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它一方面弘扬了"人肉搜索"的正义面,使老百姓能够更为民主、全面地共享信息,拓宽了道德监督的渠道,增强了道德约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暴力面",一些不负责的信息与搜索给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侵犯了私人的权利,甚至使"人肉搜索"产生了私刑的作用,因此对其理想面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董正 《公安学刊》2011,(6):77-80
侦查中的"人肉搜索",是公安机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也是侦查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实践的一种全新的侦查手段。利用网络"人肉搜索",不仅可以查找罪犯身份、犯罪事实等线索,还可以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适时查找控制网络销赃和查清无名尸源。在侦查中要科学运用"人肉搜索":一是要遵守犯罪侦查中运用"人肉搜索"的原则,二是要按照犯罪侦查中"人肉搜索"的步骤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几起极具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使人肉搜索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肉搜索仅仅是一种网络信息搜索方式吗?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和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文章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并结合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就人肉搜索产生及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欢欢  吕燕茹  谢誉元 《前沿》2013,(11):113-115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这一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得到极大发展,它在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文章从传统的把关理论入手,分析了"人肉搜索"中"把关"弱化甚至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政府、媒体、网民如何增强"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从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中间地带。一起又一起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让人们对“人肉搜索”的网络力量惊叹不已,也对它的狂轰滥炸退避三舍。近日,在讨论刑法修正案的过程中,又有部分人大代表提出“人肉搜索”应该纳入刑法的管辖范围,此言一出,争论再起。  相似文献   

6.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生事物,“人肉搜索”自诞生以来,就长期游离在法律边缘.本文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和性质等出发,阐述“人肉搜索”行为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探讨“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现状,以析“人肉搜索”行为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从完善隐私权立法等角度提出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民法规制:明确界定“人肉搜索”行为的合法事由与非法事由;完善民法领域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人肉搜索”行为中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肉搜索"现象是当今网络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描述了"人肉搜索"的来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人肉搜索"现象的成因,深入探查"人肉搜索"的主体在网络中进行互动的心理因素,审视"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性对待"人肉搜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阅读提示:“人肉搜索”这一新鲜事物,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大的一纸地方立法。又因对“人肉搜索”有所限制,引起了另外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是信息时代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潜力巨大。公安部门大胆地在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要力求科学、合理、有效,遵循平等原则、保护合法权益原则、保密原则和规范化、法律化原则,最大程度地减少"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以有效发挥"人肉搜索"的公共效益。  相似文献   

10.
易志学 《传承》2011,(11):84-85
"人肉搜索"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有地方试图立法限制或禁止人肉搜索,但通过立法禁止难度颇大,法律界限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禁止人肉搜索又有堵塞民意害怕监督之嫌,这些都是我们要慎重考虑的。如果说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我们是否能提供引导和规范,给人肉搜索配上合适的刀鞘,让其收发自如,挥刀有度,让其舆论监督作用,商业价值为我们所共享?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搜索方式,近几年愈发吸引社会关注。人们在赞叹"人肉搜索"为社会环境净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在隐私权的内涵如何界定在实体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学界意见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将"人肉搜索"纳入刑法规制明显不当,面临诸多障碍。针对"人肉搜索"产生的负面影响,应主要从民事责任角度加以调整。"人肉搜索"的部分行为类型也可构成刑法现有的侮辱罪、诽谤罪以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次网络公共事件的观测,从中筛选出有关人肉搜索的信息,以网络传播的视角对人肉搜索的现状与特点进行描述与探讨,梳理人肉搜索从产生至今的发展线索,并分析其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改变话语权分配、议程设置、赋予舆论监督权利、彰显社会正义、维护社会道德、推动青年政治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到人肉搜索负面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是一种信息收集机制,具有搜索能力强、信息获取全面、搜索速度快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盲目性。“人肉搜索”与侦查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侦查活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的社会功能正在日趋强大,也日趋为网民所青睐,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负面后果却不容小视。探讨“人肉搜索”的本质,揭示其体现私刑化倾向、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潜在的社会恐慌,分析其入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可为实现对“人肉搜索”实施刑事制裁提供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易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主体上,它肯定了"人"是管理的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在管理价值上,它重视伦理管理,将"以德治平"作为管理的主要价值取向;在管理目的上,它强调主要是社会群富而非"独富",认为真正的善治是天下为公,有德的人来掌握社会财富的分配。周易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规定为独立的定罪行为,因此使得扒窃犯罪成为盗窃罪的特殊行为类型。扒窃型盗窃罪着手的认定需要在坚持实质客观说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和空间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只有当行为的实施对被害人财产法益具有现实而紧迫的危险时,才是扒窃犯罪的实行行为。具体而言,行为人为实施扒窃所进行的"试探行为",已经使得被害人的财物处于随时脱离占有的状态,对被害人的财产法益产生了紧迫的危险。但"试探行为"不能作广义的理解,只能是具有侵害财产法益紧迫危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从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次修订因为规定了对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所以备受人们瞩目。对于如何认定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经营者、欺诈三个词在此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的争议也聚集在此三个关键词上。如果将其概念、范围用法律明确下来,那么此条解释和适用上的矛盾将会被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开展传统田径项目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但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方面,传统田径项目有许多缺陷。为改革拓展传统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田径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定向越野课程应机而生。定向越野运动对学生各种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能充实和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定向越野方式方法多样,基本技术较多,是一门崭新的田径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短,认识还不十分充分,在对定向越野课程教法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五步教学法.对该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入宪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对平等受教育权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公民平等受教育权保障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保障中立法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为了充分保障公民的这项基本人权,分析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并加以研究解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