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07,(1):8-9
Doria(美国王氏公司总裁助理) 大学教育是2006年中国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长期以来高考制度都备受争议,如何改革高考制度使之更适于选拔和培养高素质而不是死读书的人才,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2006年全国很多地方开展了高考改革.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很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考场作弊,自古有之.而在我国当今社会,考试舞弊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舞弊的泛滥不仅严重冲击和危害国家考试秩序和人才选拔制度,更是对社会公信力以及公平、正义理念的破坏和亵渎.考试舞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理应规制.实践中应将帮助舞弊行为纳入到刑法的处罚范围.帮助考试舞弊的行为本质是帮助行为,其对法律的侵害程度超过了考试舞弊的实行行为.虽然我国无规制考试舞弊的违法规范存在,但刑法可通过立法技术设置惩处帮助他人考试舞弊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及广大群众对服务的需求领域更加广泛,必将渗透到各个方面,对政府的服务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职能由以管制为主转向以公共服务为重心。服务型政府较之以往的管制型政府,其机构组成和人员需求都有所变化,这也就意味着服务型政府的人才选拔模式和途径随之改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其与以往不同的人才需求由于我国政府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沿用公务员考试这一人才选拔制度,模式的单一型将对选拔服务型的人才形成一定限制。所以本文就从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的问题入手,探究了我国应该如何建立适合自身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4.
知识学习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遵循不同的规律.当前,中国学生出现知识结构缺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问题,根源不在文理分科,而是高考统领下的应试教育体制.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高考制度改革才是真问题.分专业高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利于学生在"兴趣学习"中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高中教育和高考衔接,成为我国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首要方式,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以来,我国已有近一半省市实施了“3+3”或“3+1+2”的新高考方案。高考改革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对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选拔合适的人才,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来,我国高考已经历了28个年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以及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本文提出,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个指标,推动和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文章还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及其高考制度的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考试的内容还是考试科目的设置都在日臻完善。 然而,现行的高考制度仍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新的发展形势。1997年高校招生完成并轨改革以后,高考如何改革引起广大考生、家长和中学的关注。去年年低,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今年年初又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高考制度改革的话题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记者就公众关心的有关问题,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周远青。  相似文献   

8.
考选分离:完善现行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核心,也是我国当前公务员选拔的核心方式。但是我国当前针对具体岗位广泛考选的公务员选拔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进行完善。唐代文官选拔制度作为文官考试的重要发端,其考选分离、多科目选拔人才及文官"守选"、"循资格"等措施都对完善现行公务员选拔制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现行公务员选拔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唐代文官选拔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储备干部制度、调整公务员考试机制、加强岗前培训机制和完善晋升激励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考制度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制度,它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既功不可没,又弊病丛生。为此,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了恢复全国统考和彻底取消高考两种不同的主张。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既要敢于坚持自己好的传统,又要勇于从根本上革除其沉疴痼疾。为此,我们提出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包括三部分,即将现行高考改为国家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普通院校直接根据高中水平测试、高中平时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自主招生;研究型大学和希望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拔性考试。新高考方案力图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考生人口大流动的时代要求,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全面现代化提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藏族女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选择回家乡进国家政府机关当公务员。从短期来看,国家对藏族大学生的保护性就业政策,能够缓解藏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藏族家庭的发展和实现藏区社会稳定。但从藏区长期发展来看,藏族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利于区外人才的流入,也不利于藏族高级人才的培养,藏区人才将长期处于低水平、封闭的循环,这种人才结构将制约藏族社会的长远发展。建议:中央政府和藏区地方政府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藏族大学生异地就业,异地培养开放型的高级藏族人才,实现藏区人才的双向流动,特别是民间高层次的人才长期、稳定流入,将成为促进藏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