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加快推进党的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在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同时 ,将不可避免地给政党政治带来深刻的影响。在中国 ,由于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其自身的现代化内在地成为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核心部分。党建总目标强调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这集中显现了党自身的现代化意识。从世界范围考察 ,政党现代化是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 ,即使在已进入“后现代化”阶段的发达国家 ,一些传统政党也在纷纷探讨自身现代化的问题(日本、意大利政党体制的变革说明了西方国家同样存在政党现代化的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 ,政党存…  相似文献   

2.
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元 《唯实》2005,(10):16-18
不断加强和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要从增强现代化意识、实现党建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型、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装备党等方面,多维构建党的现代化。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正确处理现代化与先进性、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中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松 《发展论坛》2001,(12):56-56
进入新世纪,渔业经济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渔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青岛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推动渔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26.5万吨,全市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80公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水产品总产值达到111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1万吨,进出口额达到达到23万吨,创汇4.6%和12%。但也应当看。产的发…  相似文献   

4.
合法性基础,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面对社会转型给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带来的影响,我们党应创新意识形态、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巩固和拓展党执政的理念基础、绩效基础和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党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说过,"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个精辟的论断早已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科学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现代化进行了全局性的战略谋划,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形,在此过程中不但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且有中国特色,走上了一条不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超越。我们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领航,使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推进现代化进程,不能离开执政党强有力的作用.但是,执政党的作用不能仅靠权力,还要靠权威.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过程始终需要执政党权威的支撑.随着中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现代化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提出了挑战和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不断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模式;持续不断地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乾三 《唯实》2002,(10):53-5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民群众的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作为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 ,必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实现自身建设的现代化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五年,长春市将遵循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标准建设农村,用现代化理念培育农业,用多元化渠道促进农业增收,用民主化方式治理乡村的发展路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 《学习论坛》2005,21(1):16-1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政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建设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工程 ,应当遵循六项原则 :第一 ,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第二 ,坚持依法执政 ;第三 ,坚持执政为民 ;第四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五 ,注重比较和借鉴 ;第六 ,循序渐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项子工程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关键在于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并发展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而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推进现代化进程,不能离开执政党强有力的作用。但是,执政党的作用不能仅靠权力,还要靠权威。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过程始终需要执政党权威的支撑。随着中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现代化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提出了挑战和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对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中国自1840年便开始由农业文明向_工业文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又开始向知识文明迈进。可到现在社会转型还没有彻底完成,究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不单纯是物质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它更是深层次的文化选择,需要实现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选择主体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解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创新思想旗帜,明确文化前进方向,择定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活动与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实现文化转型,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周俐新 《新长征》2010,(12):28-30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富民进程,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党的执政生态变化与党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尽快推动和实现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重大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渗透、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加迫切要求党适应执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理论学刊》2021,(1):42-49
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伴随着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思想建党到理论强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新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得以产生、发展和反复检验,并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沈宝昌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围绕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部署了四项重要任务,第一项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并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先导,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城市化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市场化为取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际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举措。这“四个化”,高度概括了首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对首都经济概念的深化和细化,为我市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实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