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庆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庆命名的理据和规律,我们可以观照节庆名背后蕴藏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分析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节庆命名的理据,揭示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倾向性共性。  相似文献   

2.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3.
夏小华  刘克思 《前沿》2010,(1):170-174
为使节庆、纪念日这个承载着独特民族传统的文化介质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社会,文章从情感教育的视角对美国节庆、纪念日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了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蕴涵衰落的主要缘由,进而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赋予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提升活力;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新的节日特质,提升吸引力;将民族性与世俗性相结合,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大众化特点,提升感召力;将节庆文化和城市文化相互促进,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地方特色,提升生命力;将节庆文化和情感关怀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人文精神,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壮族三月三"时空格局的拓展,实现了传统民俗节庆向现代旅游节庆的转型。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西应深挖"壮族三月三"节庆与部分东盟国家节庆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联动、共建共享节庆文化品牌是"壮族三月三"的创新路径之一。把"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国际化、多样化、系列化、集群化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必将推动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4,(23):25-26
近年来,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广西的文化节庆活动逐渐活跃并形成特色,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节庆文化、民族文化的思考。如何继承和弘扬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利用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命题。为此,本期特推出“壮乡文化”专题,抛砖引玉,以期待更多发展广西文化的良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是民间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各族人民追求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民族节庆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深深影响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为例,试述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针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的对策与途径,进而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保护提供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央号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文化。发展中华年俗文化和其他传统节庆文化,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12,(21):54-55
据统计,目前广西节庆的数量已经发展到130多个,可谓一县一节,有的甚至一县两节、三节。这些文化节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民族的传统节庆,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京族"哈节"等。这些传统节庆大多有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证明了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另一种为新创制的文化节庆,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永福福寿文化节、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罗城攀岩旅游节等,这些文化节庆通常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大都面临创办容易、持久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陈列(以下简称《节庆乐舞》陈列)主题为“节庆乐舞”,内容涉及云南各少数民族民间的节日文化、音乐(主要指器乐)、舞蹈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各民族个性心理反映以突出的侧面之一,因此,这一陈列中也包含了对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直至工艺技术水平等的相关描述。《节庆乐舞》陈列将是迄今为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主题中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系统性和科学性最为先进的一个陈列。《节庆乐舞》陈列占地9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楼,展示实物700余件,图片近400幅。《节庆乐舞》陈列…  相似文献   

11.
彦敏 《乡音》2006,(10)
双节前夕,国家又一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隆重出台了。时值国庆,恰逢中秋,《纲要》中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纲要》特别指出,应“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民俗在内的传统节日,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尊严。更是一种民族存在…  相似文献   

12.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实施以来,全区各盟市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理论研究及文化节庆活动,并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全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展示各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本刊编辑部通过各盟市特约记者,调查收集了今年1—8月以来由各盟市委、政府,旗县(区)委、政府和两级宣传部所主办的文化理论研讨会和文化节庆活动以及2003年以来各地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覃庆华 《传承》2012,(16):24-25
通过研究每年定期在百色举办的一系列会展、节庆活动,论述如何以会展经济推动百色旅游、农业、物流和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并着重分析节庆活动给当地民族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西畴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信民族文化就是资源和优势,通过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健全民族文化传承补贴补助制度,组建民族学会、传习班(组),开展民族文化展演,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交流研讨等方式,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创作传播民族艺术、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汤谷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实践,就区位而言,汤谷与众多的  相似文献   

15.
姚同发 《黄埔》2009,(1):52-54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我们了解一地的民俗文化,便不难窥知其民族历史文化之来龙与去脉。本文正是通过台湾原住民和汉移民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生育文化、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庆年俗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考证,使我们发现了两岸源远流长的俗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四川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含着优秀的德育资源,是彝族节庆文化之魂。随着四川彝族地区现代化的推进、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彝族群众关注当下的流行文化,渐渐疏离了传统节庆文化,这导致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传承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发展强调与时俱进,作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彝族传统节庆文化,梳理并做好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激发传统节庆文化的活力,实现德育资源的当代传承,开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陈勤学 《创造》2015,(11):52-53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工艺、美术、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教育、民族、宗教、婚姻、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医药卫生,饮食服饰、节庆崇拜,禁忌等等,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教育意义,在重要历史节庆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民众参与到认知历史、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历史自信的助推剂。提升公众对重大历史节日的关注度,不仅要做好舆论宣传,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的历史节庆活动,还要打通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0.
节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韩国从1995年开始试验、1996年试行“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经过近17年的发展,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文化旅游节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