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这就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结合我国国情,使城市得到发展呢?我国的基本方针是: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包心鉴 《理论探讨》2001,3(3):10-14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     
《团结》2010,(6):15-15
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为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如领导制度、选举制度、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制度、人事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政策制订制度等。它是政治制度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中的具体化,同政治制度相比,  相似文献   

4.
现代青年的状况如何?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因为“苏联青年”——它包括中学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大学生,也包括工人。集体农庄庄员、知识分子和军人。在政治、道德、教育和社会积极性方面的成熟程度很不相同。而且苏联目前的社会生活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相比有更多的矛盾。研究表明,我国青年的社会积极性、思想的敏感性与勇敢精神,以及组织活动的独立性都有了空前的新发展。大多数苏联青年认为,忠于共产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心、荣誉感、良心和大公无私过去是,将来仍然是重要的生活目标和道德价值。80.9%的青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据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B·A曼苏罗夫教授的材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历史经验左凤荣20世纪世界政治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政治体制受到的非议和诋毁最多,也正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错误,导致了东欧、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因...  相似文献   

6.
《团结》1994,(2)
199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党和全国工作基本方针,特别是强调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  相似文献   

7.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主义自身的革命,它必然会引发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根本变革。我们知道,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与政治的上层建筑构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制约(或互相吸引、互相促进,或互相排斥、互相阻碍)的社会矛盾统一体,而政治则始终是划分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确认社会生产方式、巩固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其国内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比较重视社会协商对话,把它作为推行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戈尔巴乔夫是社会协商的积极倡导者,他经常强调和群众沟通思想、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需要同人民对话,需要进行广泛的协商”,通过来自下面的批评来检验我们的政策,使党和人民的行动紧密一致。他提倡人力进行“建设性的和广泛的对话”,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开篇中,他作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保证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团结本阶级的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同其它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的这一性质和特点,一方面决定了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丰富性——其对象涉及到民族、宗教、民主党派、侨务、知识分子、港、台工作等多方面;每个方面工作的性质不  相似文献   

12.
党所制订的加速发展战略明确而令人信服地回答了现实生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确定了我们的前进道路和发展速度。正如苏共二十七大所指出:只有在加快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从质上使苏联社会进入新的形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巨大优越性,巩固苏联社会的国际威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为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在较长时期内,人们并没有将它很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苏联灭亡的一条根本原因是苏联自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起就存在三大矛盾并且日益发展,而苏共领导一直未能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叶利钦分三步当上了俄罗斯总统,利用苏联社会的三大矛盾,先后逼死了苏共,搞垮了苏联。  相似文献   

15.
一、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所谓君主立宪制,就是以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君主的权力被宪法限止在一定的范围内,君主立宪制又可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制两种.议会君主制是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而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二元制是君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是要把同产品经济相适应的体制,转变为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治体制的这种转变过程,是政治体制自身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靠内在转换机制的调节和制约。它不断引导、协调和影响政治体制转变的方向、内容、方式和进程。承认这种机制的存在,并视之为一种社会资源,积极地研究、开发和操作它,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而且可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政治体制的转换机制由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组成。内部作用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指挥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它们构成了一个机制群,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联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初,特点是由于受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完全适合论”的束缚,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性而否认矛盾的作用。二、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通过实践和理论讨论认识到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八十年代开始了第三阶段。1982年,苏联《哲学问题》发表两篇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由一般地讨论矛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转向研究现实社会矛盾。重点研究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总统制共和政体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共和政体一般可分为议会制、委员会制、总统制等不同类型.所谓总统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总统为政府首脑,由其独揽行政权力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  相似文献   

19.
苏联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初。特点是由于受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完全适合论”的束缚,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性而否认矛盾的作用。二、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通过实践和理论讨论认识到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八十年代开始了第三阶段。1982年,苏联《哲学问题》发表两篇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对政治体制这一概念的内涵做了较为系统的再思考,提出了对政治体制含义的一种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