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能否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进行司法适用。本文认为宪法的适用是必须的,从宪法的法律的地位,宪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宪法司法适用的法律意义,宪法的适用将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使宪法真正走人公民的生活,融人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感受到宪法的切实存在。最后谈关于宪法适用的建议,完善法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司法适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宪法能否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进行司法适用。本文认为宪法的适用是必须的,从宪法的法律的地位,宪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宪法司法适用的法律意义,宪法的适用将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使宪法真正走入公民的生活,融入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感受到宪法的切实存在。最后谈关于宪法适用的建议,完善法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司法适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宪法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宪法司法适用的发展史,然而,我国宪法司法化一直未能很好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及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法律,在审判中适用具有正当性,然而宪法不是一般的法律,是根本法,在审判中的适用又具有有限性。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宪法应当在审判中适用,但决不能走司法审查的道路,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专门机关(宪法法院)的宪法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5.
宪法适用是一个由全面否定到部分肯定的过程。考察司法和司法权,就会得出结论:宪法适用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当的。  相似文献   

6.
宪法学     
导言一、名词解释宪法学P1二、问题解答简述宪法学研究的对象。宪法学主要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宪法的本质、特征、形式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以及各种宪法规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宪法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璐 《理论导报》2014,(4):37-37
正一、我国行政拘留制度存在的问题1.忽视了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性。行政拘留限制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宪法所规定的一种基本权利。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行政拘留与警告、罚款、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并列,在适用程序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体现宪法和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忽视了人身自由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依宪执政要求党内法规必须具备合宪性,目前除宪法自身的保障外,党内法规的合宪性保障制度主要见于党内法规发布前的审核制度、发布后的备案审查制度、适用中的责令改正和予以撤销制度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清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存在着制度执行主体众多、"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的含义不明确且缺乏加以判断的主要指征等问题,有的制度存在操作性不足的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完善。此外,应当建立由专门机构负责执行的违宪审查制度,从国家层面保障党内法规的合宪性。这个专门机构宜由全国人大产生,平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9.
宪法司法化在世界各国已成为普遍做法 ,在我国也有其适用的必要性。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关于宪法理论的误导 ,造成了宪法不能司法化的后果。消除了这些错误理念 ,在我国现行宪政体制内完全可以建立我国的宪法司法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唐忠民 《探索》2015,(2):188-192
依宪治国是党和国家在选择治国理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决定。实现依宪治国,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健全的宪法实施机制以及坚定的宪法信仰。我国目前存在宪法信仰缺失、宪法权威不足、宪法实施不力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桎梏,宪法教育的不力,宪法作用空间的缺失,其他权力的干扰和阻碍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发展阶段。由此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关要依宪追究违宪行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要在现行宪政体制下履行宪法实施职责,执政党要依宪执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要增强宪法信仰,这样才能促进依宪治国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宪法序言主要围绕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现阶段党的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和统一战线等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党的基本主张制度化和法律化,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相统一。宪法序言的历史演进,呈现出结构上成熟稳定、内容上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形式上确立党的领导合法性等特点。对“党的领导”概念、“党的权力”性质和“党的行为”方式具体化是宪法序言演进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问:什么是宪法的完备性? 答:宪法的完备性是一个国家立宪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因为世界各国宪政体制各有不同,所以究竟什么是宪法的完备性,并没有一个适用于各国情况的统一标准。可是,从大多数国家的宪政体制的情况看,宪法的完备性主要是指宪法文件所规定的内容是全面的;在法律形式上亦应当是完善的;宪法在国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国家违宪审查制度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霞 《理论学刊》2001,(6):48-49
当今中国 ,“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正式载入宪法 ,获得了崇高的宪法地位。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依宪治国 ,即以宪法为依法治国的首要法律依据 ,依法治国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进行。因此 ,要最终达到法治的目标———体现法律权威 ,实现法律统治 ,其关键是确保宪法的实践 ,把高高在上的宪法变为现实的宪法 ,真正体现宪法的权威性。为此 ,现代国家大多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行之有效的违宪审查体制 ,以便随时监督宪法的适用情况。那么 ,中国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违宪审查体制 ,从而最佳地实践宪法 ,这是我国宪政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15.
宪法部分     
18、什么是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它通常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等重要内容。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  相似文献   

16.
周密 《学习月刊》2012,(10):14-15
一、宪法文化的内涵 宪法文化是基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关于宪法、宪政制度和宪法结构等的完整认知。宪法文化是一个整体.是构成宪法文化的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其中.包含了宪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等。  相似文献   

17.
刘大生 《唯实》2004,(11):47-49
城市宪法地位是指宪法规定的城市与中央的关系 ,城市与地方的关系 ,城市与社区的关系 ,以及城市的权力和权利等等。本文所说的城市体制是指城市在国家结构制度、政权组织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中所获得的实际地位。城市宪法地位不仅关系到城市体制的定位和城市的发展方向 ,更关系到政权组织制度和国家结构制度的完善。因此 ,研究城市的宪法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宪法地位的几种类型一般而言 ,城市宪法地位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指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在国家结构制度中的地位 ,包括城市是否具有邦国的地位 ,城市是不是基本行政单位等问题 ;…  相似文献   

18.
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有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写入宪法,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把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重视财产权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要从宪法保障体系、民法保障体系、行政法保障体系以及刑法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的好宪法,既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又适应社会急剧变革,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第四次修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20多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法制不健全以及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等问题,有些人宪法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不少,不同程度的违宪现象仍然存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宪法确立的各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决定性影响力。一、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的权威在现实层面体现于其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效力。宪法是一切法律制定、运行以及遵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