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采自小熊猫的恶丝虫虫种的分类地位,测定了四川雅安地区犬源犬恶丝虫和成都及重庆两地小熊猫源恶丝虫的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犬源犬恶丝虫和小熊猫源恶丝虫与来自中国台湾、印度的犬恶丝虫的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0%~100%.同时,构建的NJ树和MP树均显示不同宿主和不同地区的犬恶丝虫和小熊猫源恶丝虫聚类形成一个支系.表明,小熊猫源恶丝虫应为犬恶丝虫,而前苏联学者定名的小熊猫恶丝虫应为犬恶丝虫的同物异名虫种.  相似文献   

2.
犬心丝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心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引起的以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2002年10月广东省某市警犬队的1头德国牧羊犬久病不愈,表现消瘦、咳嗽、不食、呼吸困难,送来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3.
国外有用蟠尾丝虫、指状丝虫、棘唇丝虫、犬恶丝虫、唇乳突丝虫等进行人丝虫病抗体检测和用棉鼠丝虫检测犬恶丝虫、鹿腹腔丝虫的报道,说明丝虫都有共同抗原部分。70年代国内医学界运用动物异种抗原诊断人丝虫病,认为用犬恶丝虫抗原皮试,进行人丝虫病普查是可行的。国内外在研究人丝虫病的异种抗原中,亦将牛指状丝虫作为诊断人丝虫病的一个重要的异种抗原来源进行研究,但迄今国内还未见有用一种丝虫抗原对人和动物的丝虫病进行免疫诊断的研究报道。本试验在国内初步报道了用牛腹腔指状丝虫作为诊断抗原以2种生化技术对人和犬、牛、猴、兔丝虫抗体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食品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Food-Borne Parasitic Zoo- noses,FBPZ)是指以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寄生虫病,包括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带)绦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后睾吸虫病、毛细线虫病、管圆线虫病、颚口虫病、布氏姜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裂头蚴病等。 FBPZ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亦给食品工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全球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病是危害家畜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我省的马、黄牛、水牛、猪、绵羊、山羊、家兔、家猫都能感染本病,除此外,尚有人体和斑毛麂(Muntidcus reevesi Ogilby)感染的记载。由于肝片吸虫病在家畜中广泛流行,使农牧生产受到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控制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一些新近的化学驱虫药剂进行进一步试验,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2006~2008年先后采集自成都动物园30种17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和犬恶丝虫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46%(84/177);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10.74%(19/177);犬恶丝虫抗体阳性率为2.26%(4/177).同时,对该动物园30种18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附红细胞体检出率为35.83%(67/187),在血涂片中未查出伊氏锥虫.  相似文献   

7.
中华分支睾吸虫 (Clonorchissinensis)又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主要寄生于人、犬、猫、猪、狐狸等的肝胆管和胆囊内 ,引起华支睾吸虫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我国分布极广 ,已有 2 4个省 (市 )有本病发生的报道。2 0 0 2年 5月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某蓝狐养殖场饲养的蓝狐出现以厌食、腹泻、消瘦和贫血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华支睾吸虫病。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5月中旬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某蓝狐养殖场饲养的 14 4只蓝狐中 ,有 32只 (…  相似文献   

8.
犬恶丝虫抗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快速诊断犬恶丝虫病,建立了犬恶丝虫抗体dot-ELISA检测方法,并与阻断试验、交叉反应试验、重复性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平行对照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制备的犬恶丝虫虫体粗制抗原与犬钩虫、犬弓首蛔虫和犬蠕形螨感染犬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出犬恶丝虫阳性血清的最高抗体效价为11024,重复性好;建立的犬恶丝虫病dot-ELISA诊断方法的灵敏度比琼脂扩散试验和美国IDEXX实验室制备的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分别高2048倍和48倍.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国内外学者陆续发表了该方法用于寄生虫病诊断的研究报告。国外对肝片吸虫病诊断进行了一些研究(Zimmerman, G.L.等,1985;Farrell,C.J.等,1981),一致认为该方法对诊断牛、羊肝片吸虫病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用分光光度计判读结果,适合于此病的早期诊断等优点。我们在实验室建立此种方法的基础上,对甘肃、四川、吉林省部分地区的羊只,用ELISA进行了区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片吸虫病衰竭牛谢友华(贵州省思南县兽医卫生防治检疫站)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试治肝片吸虫病衰竭牛15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死亡2例,有效率86.6%。(一)症状在肝片吸虫等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疫区,没有及时驱虫或驱虫不完全或驱虫无效...  相似文献   

11.
斑点酶标株联快诊膜盒的研究与应用张雪娟,王一成,杨继宗,黄熙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血吸虫和肝片吸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锥虫和肝片吸虫能同时感染家畜引起动物极度消瘦而死亡。在血吸虫病、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流行地区,为...  相似文献   

12.
猪浆膜丝虫(Serofilaria suis)通称“猪心丝虫”。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先后报告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成虫寄生于心脏等器官的淋巴管中,常在心外膜形成丝虫性内芽肿结节。某地为猪浆膜丝虫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在40%以上。笔者在该地的屠宰检验中于腹腔淋巴结中发现了猪浆膜丝虫的微丝蚴及由该虫引起的淋巴结病变,前人没有报道。特将发现经过、病理变化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aticum)病是危害牛、羊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我们于1977年应用六氯对二甲苯植物油剂肌肉注射进行治疗绵羊胰吸虫病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一次注射就能彻底驱治,也比较安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药物 六氯对二甲苯应用植物油剂、粉剂和片剂三种。植物油剂包含有3O%六  相似文献   

14.
马脑脊髓丝虫病是由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的童虫引起的疾病。本病对马匹危害严重。关于免疫学诊断方法,国外至今未见报道,国内已报道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直接凝集试验等。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许多研究表明,在丝虫科各虫种之间及丝虫与其它线虫之间存在共同抗原成分。Dissanayake等应用牛腹腔指状丝虫成虫冷浸液提取物作为诊断人班氏丝虫病的抗原,高桥顺治等应用犬恶丝虫成虫冷浸液提取诊断人班氏丝虫病的特异抗原,都取得了满意结果。我们在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技术诊断本病的研究中亦发现成虫冷浸抗原(粗抗原)能与许多健马血清发生反应,假阳性率高达  相似文献   

15.
伊维菌素(Ivermectin)对线虫、昆虫和螨具有驱杀活性,并已证实对人体的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马的颈盘尾丝虫(O.cervicacis)和牛的脾盘尾丝虫(O.liena-lis)的微丝蚴也有效力。鉴于湖南牛的喉瘤盘尾丝虫(O.gutturosa)感染率较高(黄牛97.33%,奶牛38.46%),我们进行了害获灭(Ivomec)对黄牛喉瘤盘尾丝虫的效力试验,并与海群生作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属吸虫(Fasciola spp.)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包括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及其中间型。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严重损害人及动物健康,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目前在片形吸虫病的免疫预防及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该病防控的前提是对片形吸虫病的准确诊断及检测。本文对近二十年来片形吸虫病的分子诊断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基于核糖体DNA、线粒体DNA及全基因组序列的片形吸虫分子鉴定,以及基于这些遗传标记进行PCR诊断、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试验(LAMP)等检测及诊断方法,以期为人和动物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及微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蠕虫学剖检法对贵州省犬、猫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犬猫寄生蠕虫12科16属20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7种,线虫11种;与人畜共患蠕虫16种,易感且危害人或家畜严重的有8种。犬检出16种,感染率为100%;120只犬的平均感染强度为66.64条,平均感染2.8种;犬钧口线虫、犬恶丝虫、犬复孔绦虫和泡状带绦虫为优势种。猫检出10种,35只猫感染率为88.6%,平均感染强度为4.5条,带状泡尾绦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它广泛地流行于全世界。在我国各省多呈区域性分布,但非常普遍。肝片吸虫病破坏动物的肝脏,并能产生溶血毒素,使患畜消瘦、贫血、水肿与食欲不良,使耕畜劳役能力减弱,使奶牛产乳量降低,使羊的皮毛与肉品质量下  相似文献   

19.
自从Voller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寄生虫病抗体以来,ELISA作为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研究。 羊脑脊髓丝虫病是一种由牛腹腔丝虫感染期幼虫侵袭,而引起患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的寄生虫病。对于该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相继有琼脂糖凝胶双向扩散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应用ELISA检测羊脑脊髓丝虫病抗体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应用微量间接ELISA,对21只人工感染羊的攻虫后系列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是犬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猪、骆驼等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肝、肺等脏器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人类同样遭受感染,引起包虫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不少地区均有流行。现将我们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对绵羊棘球拗病的调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