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红 《党史纵横》2003,(11):29-31
作家王蒙,性情中人,京腔京调,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王蒙是一个思想宝库,他的思维极左时,他是作家,他的思维偏右时,他是诗人.他的诗摆脱了建筑的桎梏.在分享艰难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夜莺;在抵达幸福的时候,他不仅仅是玫瑰.在当代文坛,王蒙的道德文章众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他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到国外他能用英语与人交谈,大会发言有时也用英语.  相似文献   

2.
罗炳辉素描 我采访罗炳辉时,他已是红军中的高级将领,但他仍保持着普通士兵的作风.他充满了幽默感,说自己一向喜欢打仗、过艰苦而又有危险的生活.我觉得他讲的都是真话.他性情乐观豁达,身材魁梧.除冯玉祥将军之外,他是我所见到的中国人中最高大、最健壮的.我猜想,他那高大身材、昂然气概以及与众不同的眼神,大概都是从他的云南高大健壮的山区部落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李立三一生大起大落,他是一位历尽磨难而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有中国名也有俄国名,有化名、笔名一大串.他生前曾两次被捕入狱,人们为他开过三次隆重的追悼会.他结过两次婚,有两个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妻子.本文只侧重介绍他与第二个妻子李莎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4.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1):113-116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又有严重错误;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六、金钩钓鱼 窗外又纷纷扬扬地瓢起了雪花.张兰亭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是浑身发抖,说不出是由于天气的寒冷,还是内心的恐惧.自从被捕那天起,他就已经深知自己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惩罚了,这种感觉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吞噬着他,他脆弱的神经几乎要绷断了.他惊慌,恐惧,整天坐卧不安;他怕死,为了留下一条性命,他什么都愿意干.  相似文献   

6.
郜忠武 《党史文汇》2009,(9):1-1,4-11
赵树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他自己.他的精神和他的作品都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7.
阴郁的暗涌     
几乎在所有认识安永的人眼中,他都是个好人.温和,厚道,朴实,也正直.他没有任何诸如吸烟喝酒的所谓不良嗜好,白天工作兢兢业业,晚上下班就回家,从不参加任何牌局.他也没有任何婚外情的蛛丝马迹.他的家庭看起来还算幸福,跟我们身边很多说得过去的家庭一样.他是公认的好丈夫和好父亲.可是,有一天,人们突然知道,他居然是个罪犯,他贪污了一大笔钱.  相似文献   

8.
2015年是陈锡联上将诞辰100周年.回顾他一生走过的历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队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聪明的放牛娃当上“红小鬼” 1915年1月4日,陈锡联出生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高桥陡山彭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在他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抚养他,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能够吃饱,陈锡联到七八岁时就到本村的一个地主家放牛.尽管他很勤劳,却仍过着经常挨饿受冻被欺凌的日子.有一天,他从山上放牛回来,帮地主家扫地,不小心扫帚没有放好,倒下来打坏地主家的一只猫碗,地主婆就不给他饭吃.他饿着肚子回到家里,看见母亲就嚎啕大哭.母亲把他抱在怀里安抚,心疼地流下眼泪.这件事情以后,陈锡联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称"乱世能臣"的陈公博是一个富于多变的人物.他少年时就随父亲参加反清秘密会党的很多活动,决心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青年时期,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离共产党,参加国民党,从此便一生追随、效忠汪精卫.大革命时期,他以国民党"左派"自诩.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拥汪反蒋的改组派代表人物.汪蒋合流后,他则成了蒋介石的座上客.抗战爆发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汪精卫伪政权的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一生在政治上变化多端,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省东山县,到处传颂着老书记谷文昌的动人事迹.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泯灭,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他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一名男子显然心烦意乱.他在花园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陷入了沉思.他是个工作很勤奋的人,希望尽全力给家庭带来幸福.那天,他想给儿子买一件贵重的生日礼物. 这个想法让他高兴起来,但他翻看自己的钱包时,表情变得十分凝重.想起儿子天真的面孔,他的眼中充满泪水.  相似文献   

12.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跟随叶剑英奔赴莫斯科.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后竟开始了长达28年的流放生涯.他的老母亲致信赫鲁晓夫,才使他获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而,“苏修持务”的罪名,使他再入牢狱,当7年的囚徒生活结束时,他的苏联妻子已长眠于地下整整一年了…….在他90寿辰之际,江泽民总书记特委托夫人王冶平登门为他祝寿.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三日),是江西省老省长方志纯诞辰100周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堂兄方志敏投身革命,长达70年之久.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江西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走过的革命道路艰难曲折,很多真实的故事鲜为人知.他在新疆监狱的斗争经历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4.
张会平  刘新  魏飞 《党史博采》2007,(11):54-55
近日,河北省国家税务局为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共产党员记二等功,以表彰他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他的事迹在省会国税系统广为传诵,新闻媒体采访他,单位表彰他,身边的同志纷纷向他伸大拇指.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依旧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就是石家庄市新华区国税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任会文.  相似文献   

15.
在长征中,陈赓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尽管拖着伤残的双腿,但他仍然精力过人,快乐无比.每到一个宿营地,他总是精神抖擞.他不是先歇着,而是先安排工作,安排好工作后,他就到处走走,找人闲聊.他常常喜欢到女兵那里走走,找女同志"侃大山".由于他幽默机智,女同志都很欢迎他.  相似文献   

16.
顾棣 《党史文汇》2006,(8):20-21
赵树理早在建国初期就成为全国人民非常熟悉敬仰的作家,许多人都想见到他的形象,但是他却非常不爱照相.因此他一生留下的照片,特别是正面肖像照片很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与他同在山西工作了许多年,却只得到了两次为他拍新闻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他下班回家时,儿子也放学回家了.儿子让他买布郎吃,他说什么布郎,儿子说一种水果,美国进口的.他说哪有这样东西,儿子说有,我同学都吃了.他说既然有这种东西,说不定人家会送我们,你看看人家送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这种布郎,儿子没去看,儿子说没有,里面只有荔枝、龙眼、芒果,没有布郎.他说没有怎么办呢?你吃荔枝吧,那是水果之王.儿子说我不吃荔枝,我要吃布郎.他跟儿子说话时,一个人笑着走了进来,来人喊他一声钟局长,一脸卑谦.他不是很熟,便说你是?来人说我是××呀,上午来找过你.说着.把一个包放在他跟前.他好象想起来了,便说你是××呀,又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朋友,月收入有3万块,可他过的生活是五星级的生活.即使每个月多缴一堆利息给银行作为循环利息,也要“分期付款”把他喜欢的名牌和食物拿到手.每个月到月底,他又苦哈哈,身上没有任何现金的他,有时花不起一点钱吃路边摊.但仍用信用卡到餐厅吃更高级的料理.我们常常笑他是“贫穷贵公子”.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与报刊结下难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他就与友人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职业报人之路.回国后,他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这些报刊凝聚着他青春的精力和智慧,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鲜活纪录.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我们两人曾经采访过马祖光教授.17年后,在马祖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不久,我们再一次采访了他.时光荏苒,马祖光教授年已七十有三,岁月染白了他的华发,皱纹也爬上了他的脸庞.然而,不变的是他的精神,他的坦率,他的谦虚,他的耿直.和上次采访一样,使我们心灵最受震撼的是他的人品和学品,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