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治  淮潼 《各界》2014,(10):27-30
父亲汪平,诞生于农历1906年正月二十三日、安徽金寨古碑冲。1927年,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及北伐战争。1930年,在杨虎城十七路军十七师教导队学习时,经董林哲(时在杨部,后任中共西北军政委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孙作宾,曾楚川等编为一个党小组。  相似文献   

2.
万方 《各界》2010,(12):12-14
1996年12月13日黎明。走进病房时,医生说,现在把心脏起搏机关了,请你们看看。我看见一条绿色的直线。我不懂。我完全不懂。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5,(12)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5,(5)
<正>我的父亲马叙伦是个很平常的人,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中华民族不受外辱,国家自强,人民平等、当家做主、安居乐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早年生活家里有一幅画,很有意义,也是传家宝。画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父亲。奶奶在织布,父亲在旁边帮忙、看书,说明当时家庭的环境是比较艰苦的。  相似文献   

5.
张心庆 《各界》2010,(11):16-17
爸爸教我做人道理 1930年,我出生在上海,那时,爸爸31岁。我们家祖籍广东番禺。这事儿,爸爸说过不下100遍。阿公(祖父)原来是个小盐官,阿婆(母)是位大家闺秀,聪明能干,诗、书、画、刺绣都很在行,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绣女。阿婆什么都好,就是爱包办子女婚姻,子女都很孝顺她,也不反抗。我父母的婚姻就是阿婆包办的,以致他们之间没有感情。  相似文献   

6.
已故文艺理论家、有“文艺沙皇”之称的周扬,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数十年的重大影响.个人亦遭遇坐牢的悲剧.本文是其长子描述其鲜为人知的家庭与政治生活的,读来令人唏嘘. 我们三兄弟:艾若、迈克、约瑟 我对童年的回忆是幸福而温暖的,就是喜欢家里热闹.大人们要谈事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躲开了.后来才知道这些来往的人,都是当时在文学界比较活跃的左翼人士.父亲忙的时候,妈妈就在外间一桌打麻将.后来才明白,实际上是替父亲望风.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27日,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叙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同志会见了我们这些马叙伦的子女和亲属,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并一起照像,她满怀深情地对我们说,我要向你们表示我对马叙伦先生的敬意,我永远怀念马老,缅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父亲离开我们30年了,然而跟随他的那些年月,他为革命、为人民奋斗不息,鞠躬尽瘁的一幕幕,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读书时才学超过了同龄人。不幸的是,父亲尚在年少之时,祖父便过世了,他不满17岁便帮助祖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只身来到上海做一些报社的编辑、主笔。  相似文献   

8.
冯理达  红岩 《各界》2008,(4):74-77
82岁的冯理达将军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与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自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可爱的小天使".走进冯理达将军的办公室,正对办公桌的墙壁上布满了全家人的照片,上边有威武的爸爸、慈祥的妈妈、幸福的三姐妹合影、英俊潇洒的海军上将弟弟……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说:"我就这样和他们天天生活在一起.当谈起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这位将军女儿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我实在不敢再揭她心中的最想、最念、最思的一切,可是我还是想知道她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健康健美地生活到今天……"……  相似文献   

9.
水天长 《团结》2013,(3):64-66
父亲的一生 我的父亲水梓先生字楚琴.号煦园老人。生于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一个贫寒农家,殁于公元1973年,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公婆是在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21日,由于当时中央卫生署返都南京,我和我的先生马龙瑞(马叙伦的第六子)突被通知第二天就从重庆飞回南京。在工作尚未安排的空隙,马龙瑞携我回上海探望久别八年的父母亲。我不免有点像丑媳妇要见公婆似的紧张。我早知公公是有很深造诣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而且是有群众威望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斗士。当我们突然出现在父亲的居所拉都路(现襄阳南路)383弄32号时,首先看见了丰满的婆婆,婆婆高兴地直叫阿六(马龙瑞乳名)回来了。这时一位老人从楼上匆匆下来说:“你们来得好快呀,这是女杰吧!”我马上向前叫了声爸爸。只  相似文献   

11.
12.
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下午,湖北宜城县十里长山一带鏖战正急。以飞机、大炮助战的大股日军从东、南、西三方面向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的总部指挥所包围上来。在南瓜店东山岗上,一位身着将军服的中国将领用嘶  相似文献   

13.
马珮 《民主》2005,(5):38-39
父亲生于1885年,1970年正值他支持过的“五四”运动51周年的日子里去世的,他去世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在他身边,不是在外地工作就是在“五七”干校,待通知我们回来时他已经走了,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看到的是他的遗体。他虽说享年85岁,但他实际只工作到73岁,因为1958年后他就病休了。73岁中  相似文献   

14.
楚庄 《民主》1999,(11)
在父亲楚图南百年冥诞的时候,我回忆我十岁前后受到的父亲和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作为对父亲的缅怀和纪念。1936年至1937年,父母带着我住在上海法租界劳尔东路一幢三层弄堂房子的三楼。一楼、二楼是房东(在邮局工作的一对忠厚、朴实的中年夫妇)住的,我家租得的三楼是一间居室,二楼到三楼楼梯拐角处的一间亭子间和马桶间。那时父亲还是反动政府缉捕的对象,由  相似文献   

15.
唐春翔 《侨园》2013,(11):76-77
<正>家被抄1966年8月一天中午,和红卫兵战友又一次"横扫"完毕,我唱着"造反有理"兴冲冲蹦跳着回家。我家在一个大杂院北屋。一进院心蓦地提了起来:自家台阶上堆放着许多从屋里清出来的东西。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屋里的情景使我目瞪口呆:墙上字画耷拉着,地上掘了几个坑,橱子移了位,床被掀翻了。一个高大魁梧的"红袖章",指挥着几个造反派在搜查,他是父亲单位的电工,姓徐。母亲蜷缩在墙角里,惊惶的眼睛里噙着泪水,紧搂着7岁的弟弟,弟弟瞪着惊恐的眼睛。这还了得,红卫兵的家居然被抄!我  相似文献   

16.
唐春翔 《侨园》2013,(12):76-77
<正>(接上期)"就是说由于您阶级斗争觉悟不高,所以就盲目地执行了刘邓的修正主义路线,并不是故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是不是这样?"我自作聪明地帮助父亲提高认识。"应该是这样吧。"父亲又沉思道:"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社会制度决定社会道路,咱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怎么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呢?"那时我不懂社会制度和社会道路的关  相似文献   

17.
凌寒 《侨园》2011,(1):52-53
去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张自忠将军殉国70周年。张自忠是以上将军衔和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当年,张自忠殉国后,身为排长的郭荣昌参加敢死队冒死抢回了他的遗骸。后来,郭荣昌成为地下党。如今,生活在河南省泌阳县农村93岁高龄的郭荣昌,成为亲历那段历史的唯一幸存者。  相似文献   

18.
克莱尔·李·陈纳德(1893.09.06-1958.07.27),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指挥官,有"飞虎将军"之称。陈纳德将军于1937年来到中国,到1945年8月8日离开中国,他在中国生活了8年2个月零8天,和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入侵,与八年抗战结下不解之缘。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尼尔·凯乐威女士,特为本刊撰写纪念文章,并祝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天长地久!  相似文献   

19.
20.
将军补课     
王玮珍,原新疆军区副政委(正军职),少将军衔。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参军入伍。2000年12月,王玮珍将军接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的退休命令后,解甲归田.回到故乡原平市南阳村务农。与许许多多退休人员一样,王玮珍将军退休前,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思考退了休该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回老家当农民,下田耕地,种草养羊,圆儿时的“农民梦”。他说自己回乡务农,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追求是后一段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