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角,大江南北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踏着春天的鼓点,青海省各级党政组织和全省350万农牧民群众奋发进取,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处海东地区东南端.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群众居聚县.县域内有回、汉、藏、撒拉等13个民族。县辖19个乡镇、两个管委会、368个行政村23.4万人。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滚滚春潮中,化隆县宣传部门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途径的基础上.用舆论宣传的力量助推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的认识。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目前,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为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6,(1):37-37
中央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七大战略任务之首。去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详尽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襄城县人民检察院针对当前农村社会巾存在的治安隐患,农民法律意识淡漠的现状,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从自身职责和本职工作出发。审时度势地在广大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工作,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春风扑面,潮涌三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启了富民强省的新征程,强调新农村建设是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作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三湘人民在新一届省委的带领下,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奏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强音。希望,在田野大地上升腾。  相似文献   

8.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新闻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报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及时反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实效,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新闻宣传要围绕五个重点:一是宣传推…  相似文献   

9.
徐增力 《新长征》2006,(10):34-35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相关的配套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外因总要通过内因发生变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是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又一次专题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突出表明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次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2006年3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普遍注意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里所说的那样,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和生机勃发的充实活力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村公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新的要求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抓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和谐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的第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部署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未来五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本刊采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请您谈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陈锡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来,农村问题再一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纷纷建言献策,其中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为我国农村建设服务,成为大家的共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主要在梳理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希冀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和生机勃发的充实活力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村公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新的要求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分类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之一,但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在这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分类指导原则体现的程度还略嫌不足,需要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8.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实际上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如何,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集中检验,同时也极大地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因此要深刻理解中央的决策意图,准确把握中央决策的科学内涵,坚持一切从甘肃省实际出发,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证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准确把握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一是严酷的生产条件决定,粮食是长期困扰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甘肃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从战略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土资源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国土资源各项重点工作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