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传统的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与服务型政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相冲突,严重阻滞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必须加强行政文化的创新,消解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阻碍作用,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2.
解艳苓 《学理论》2008,(22):15-16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人民群众日益迫切地需要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本文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途径进行探讨和思考,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任凤辉 《学理论》2011,(6):42-43
新的形势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依然还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必须重视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能够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裴蓓 《理论导刊》2007,(8):15-1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管理经济新能力的切入点,是新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点。当前,要着重从更新政府行政理念、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等方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5.
廖开泉 《学理论》2010,(5):11-1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行政伦理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和构建中有不可估量作用。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树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正确的价值观,规范政府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各种行为,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法治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立法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立法观念上的"官本位"意识和"管制型"倾向,立法内容和立法程序中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或环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法制保障的对策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立法观,改革和完善立法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妥善解决法律法规冲突问题,提高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度,建立健全行政立法信息公开制度,完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对行政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服务型政府理论中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以及权利本位思想,行政法的价值目标应转向促进行政机关更加有效地回应社会,回应所应承担的任务上来,而行政法的制度建构则应当以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作为逻辑起点,行政法的范围也应作出相应调整.服务型政府理论中对政府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灵活性的要求,也要求传统行政法的制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思想文化根基,是行政管理实践的核心和灵魂,对行政管理的各构成要素、具体活动以及行政全过程均产生重要影响,并为行政改革提供文化支撑、价值导向和内在推动力.因此,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离不开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支撑.在新形势下,从哲学角度探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建设路径,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统治型行政文化和管理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转变。作为一种新型行政文化,服务型行政文化表现出民本位、有限性、责任性、高效性、参与性等特征。在我国,构建服务型行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的途径应当是对我国现阶段行政文化中的三部分内容分别进行合理扬弃,使其有益成份和先进特征实现内在整合。  相似文献   

10.
周文 《行政论坛》2006,(6):20-22
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政府再造的进程,各国政府也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能,从不同方面对本国政府进行了改造。民主行政理念作为一种政府运行方式也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民主行政也为官僚制行政日益突出的僵化、死板、腐败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有鉴于此,我国以民主行政为理论依据,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同时,以建立服务型政府实践,更好地去丰富、实现民主行政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改革不断推进。在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实现了"基本适应"之后,行政改革依据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将行政改革工作的重点逐渐从"破旧"转向"创新",即,当前行政改革要以体制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何甜甜 《学理论》2012,(28):31-32
在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作出新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总体规划行政体制改革。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因应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需要,社会治理将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向了前台,以行动者现身的行政人员人格的独立性诉求及其建构日益凸显。传统的人格研究主要从属于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范式,在社会历史的意义上都是一种静态研究。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人格研究有必要在借鉴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的具体推导,纳入历史和现实维度,动态地从制度、组织、文化等角度分析影响行政人格建构的主要社会因素。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社会因素可进一步归纳为关系(人身、权力)、工作(规则、效率)和信仰(信任、服务)。在人类社会治理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在行政人格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在制度化道德的社会整合下,关系、工作和信仰因素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行政人格建构也将实现从“制度→组织→个体”之单环建构向“个体?组织?制度”之双环建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论和实务界对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一泛探讨,如井敏的《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系统研究,刘熙瑞,段龙飞等对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在于坚持为民服务,实行民主行政,建立责任政府;关键在于完善服务型政府体系;重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服务流程,突出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9,(1):73-79
从文化视角来看,每种政府模式都是特定文化模式的隐喻,政府模式的嬗变可被视为政府文化结构的变迁,因而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是政府文化轴心从唯理性主义向价值理性位移的过程。社会分化之后,日常生活领域代表着一种在形式上开放多元的以价值理性为轴心的文化模式。服务型政府作为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是在对管理型政府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建构的,故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而言,日常生活既是解构管理型政府的文化力量,又是建构服务型政府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17.
王忠国  袁艺 《行政论坛》2009,16(4):28-30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称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体现的管理思想为:业务流程管理思想,标准化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供应链思想,绩效评估和持续改善.政府所具有的服务性应是内生的,从内生的观点来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来说,ERP思想完全适用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业务流程管理思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思想--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供应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绩效评估和持续改善--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人员伦理困境表现为行政人员"公共人"伦理价值理念较为模糊,行政人员责任伦理在践行中存在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客观的行政环境转变划分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导致行政人员伦理价值理念定位纷争,行政人员自身因素导致其责任伦理践行困难。为此,在外部调整中加强行政伦理立法工作,成立责任伦理评议机构等;在内部改造中对行政人员进行伦理价值观教育,使其具备完善的行政人格应是解决行政人员伦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行政伦理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行政伦理失范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构成了挑战。服务型政府视域下行政伦理的重构应包括制度和法制构架以及自律机制构架两部分。在行政伦理的重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行政伦理“他律”和“自律”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坚持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与最高追求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外政府管理成功经验和吸取其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