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始于1997年7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但使发生危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加剧,也对亚洲其他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各国纷纷调低有关经济增长的指标。在这场危机中,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影响到中国对它们的进出口和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过去30年间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汉江奇迹”。但是在长期运行中韩国经济也积累了不少弊病,终于在1997年11月爆发了金融危机。目前亚洲大多数国家已经渡过了金融危机的关键阶段,但韩国还不能说已经安然脱险。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而其中尤以韩国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最为深刻。近年来我国经济学习韩国模式,导致韩国金融危机的诸多诱因在我国不同程度地存在。从韩国金融危机中获得启示,总结经验教训,免蹈韩国金融危机的覆辙,使我国经济少走弯路,是我国经济工作所面临…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已历时半年多。这场风暴首发于泰国,然后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席卷东南亚、港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龙”“虎”遭受重挫,而且影响到欧美经济。我国虽然有幸免遭这场金融风暴的正面袭击,但在引进外资及出口等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民币的压力增大。尽管亚洲各当事国都相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出巨资解救亚洲危机,但是亚洲金融局势仍处于起伏不定之中,远不能说这场金融风暴已经平息。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泰国是这次亚…  相似文献   

4.
记者:1998年,国家针对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的形势,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1999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何: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困扰,防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东亚(中国大陆除外)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市场不稳,股市下挫,银行倒闭,信用丧失。据英国怡富公司估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银行坏帐总额达到730亿美元,约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3%,接着东亚各国出现经济危机,表现为企业破产,增长滑坡,消费缩减,失业猛增,有的国家还伴有社会动乱和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甚至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减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东亚国家和地区产…  相似文献   

6.
1999年,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导致了台湾社会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重建工程进行得很迅速,结果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比政府所定的指标稍有下降。由于世界经济正在复苏,这将促进2000年台湾的出口贸易并使其有一个更大幅度的经济增长。近期的经济发展与展望1999年上半年,台湾的经济成绩有所增大,因为其经济开始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增长幅度适度下降中复苏过来。但1999年9月21日的一场大地震导致了台湾经济的生产能力受到了相当大的破坏,特别是社会基础设施。例如,新竹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微型集成…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席卷韩国,无情地扫荡了“四小虎”、“四小龙”,给整个亚太地区造成强烈的震荡,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次受冲击最大的,当属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金融危机自爆发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成因进行广泛的探讨。东亚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东亚各国外资政策的严重失误可以说是这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给我们留下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东亚各国外资政策的弊端1、外资规模过于庞大。东亚各国的储蓄率居世…  相似文献   

8.
本届亚欧会议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为显著特征的世界正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持续9个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欧合作关系受到了影响。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困扰,  相似文献   

9.
亚洲面临的十大问题与经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禽流感、局部地区的动乱和战争,都没有中断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深入解决以下十大问题,亚洲就可以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东南亚的合作亚洲金融危机不但给亚太地区带来了极大的金融动荡.而且也促发了东南亚与日本、韩国的经济危机,“亚洲奇迹”陷入了深谷。虽说金融危机严重地破坏了该地区的发展,并且造成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政治的动荡。但这场危机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对本地区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稳定作用.减少了该地区近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各国部陷于处理本国内部金融、甚至于政治问题,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没有力量扩充军备,反而减少了国防开支.另一方面,危机促进该地区国家间的进一步合作,同时使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有了新…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七月以来东南亚出现的金融危机,是战后对全球经济最大的一次金融冲击,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面对这场危机,党中央高屋建瓴,冷静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使国内经济未受大影响。如何进一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部署,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综合措施构筑起金融安全体系,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一、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近年来,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已成…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是亚洲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并步入萧条和衰退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多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而又扩展到俄罗斯,冲击着拉美国家,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出现动荡。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为举世所瞩目。但是也应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给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场危机还未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它的消极影响,而且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20世纪世界经济走过了一条一体化的道路,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  相似文献   

13.
危机中的亚洲:风险与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7月爆发的一年后,世界经济从未如此脆弱。东亚,包括日本正在面临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已经连续第七年享有经济增长,它正依靠高度消费开销来维持,也轻易受到股市暴跌的影响。欧洲正继续增长,但它的复苏过程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开销继续被高失业率所抑制。随着俄罗斯卢布在8月中崩溃,金融危机已经感染了所有新兴市场。拉丁美洲看来不是朝向经济大放缓,就是即将面临经济衰退。由于金融市场互相联系,危机也蔓延到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脉博。显然,随着紧张的投资者从那些在新兴市场有业务活动的企业和银行抽出资金,…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波及整个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家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又比较好地把握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国内经济未受很大影响,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滞缓,收支能力下降,进口需求萎缩,势必对我国的外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发端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了亚洲其它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的关注和恐慌.作为创造“东亚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否抗住冲击也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台湾在采取“最小幅度防御性努力”之后,  相似文献   

16.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市的总体影响 东南亚、南韩、日本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是二次大战以来亚洲发生的最严重的经济、金融事件,给亚洲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新世纪的开局年,也是我国参与亚太地区区域组织活动最为活跃、最引人注目的一年。一系列重大的地区国际会议已经或即将在中国召开,其中年初岁末的两场重头戏尤其值得关注,即2月底在海南省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和10月将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998年9月,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三国前政要倡议成立一个类似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产生这一想法的背景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亟需寻求趋利避害的对策;欧洲经济一体化和…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酝酿着重要变化:将从90年代末的低潮转入21世纪初新的增长时期。1999年是世界经济发展调整和恢复的一年,各国经济正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出现复苏和增长。2000年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势头。对世纪前5-10年,世界经济将进入新的经济增长阶段,世界经济增长比较稳定、持续和高效发展。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化世界加速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普遍实施持续发展战略。 一、2000年的世界经济走势 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阮宗泽 《时事报告》2012,(10):52-53
近来,有机会与东南亚、澳大利亚学者交流,发现一些微妙的矛盾心理:不少亚太国家既不愿看到中美两国走得太近,也不愿二者对抗。两国太近,他们担心中美携手操纵国际事务;两国对抗,某些国家又开始担心亚洲变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他们的忧虑是有来由的。当前亚洲政治安全保持稳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重塑国际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惠及亚洲及周边国家与地区。有目共睹的是,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和共谋发展的追求,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被公认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正是中国为亚太国家提供的最实惠的公共产品。同时,亚太国家在经济上日益依赖亚洲,依赖中国,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高调“重返亚太”以来,美国调兵遣将,举措频频。它主办的连串军事演习中,除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外,东南亚甚至大洋洲国家也没少参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更是屡屡到访,穿梭游说,施加影响。于是乎,部分亚太国家开始犹豫徘徊:是该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蓬勃发展的亚洲,还是继续遥望大洋彼岸的美国以确保安全?或者左右逢源?最近澳大利亚的抉择就十分耐人寻味。与东亚国家不同,身处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向来游离于亚太地区的边缘,素以西方的一员自居。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年,外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内是有效需求不足。但是,从世界范围,特别是亚洲来看,中国1998年的经济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达7.8%,基本达到了政府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目标。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显得更为不易。世界各国对宏观经济控制的目标一般是多重的,经济发展速度、物价、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要通盘考虑,这些目标往往相互牵制,如速度、就业与物价,速度快了,物价可能会涨,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