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农民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 十一亿多人口,九亿为农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无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列宁早在1913年就曾向东方各国的共产主义者发出过这样的号召:“你们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必须根据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情况来运用一般的共产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措施,必须看到农民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平问题安徽师大副教授吴鹏森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各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重大政策选择。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忽视社会公平使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农民对各种社会权益的公平分享,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农民无法公平地分享各种社会保障和现代化文明成果,整个社会缺乏农民利益补偿和权益保护机制。造成当前农民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共产品配置的不公平性。因此,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关键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体化解策略包括: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社会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加大面向农民的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等。  相似文献   

4.
廖逊 《新东方》2007,(6):1-1
大约在二十年前,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一股愤怒声讨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声讨所谓“黄色文明”的激流。诸多论者的观点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百害而无一益,只能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那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初见成效,但接下来的物价改革却是个不可避免的痛苦手术,除了经济学界,几乎无人能够理解它的必要。而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焱 《理论月刊》2007,4(5):110-114
在古代中国,不存在知识学意义上的民法,而近代以来急剧社会变迁的整体环境又不利于民法的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追求和实现民法的现代化就既是一种正当,又是一种必然。然而,在当代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纠纷解决与制度供给、法律与立法、普遍性与地方性之间的悖论。这些悖论的存在,影响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路向、途径和实现方式。同时,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意味着民法方法论的转型和创新,只有打破自我封闭的限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才更有助于实现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主要特征,从戊戌变法开始探索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经历了由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不同历史阶段,但是我们始终都在现代化这样一个框架中思考中国的发展。经典的现代化的概念主要是指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在经济社会领域变迁的模式的总体描述,现代化的概念具有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一系列特征与含义,其核心思想是在西方政治制度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所讲的现代化建设不是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来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社会的发展,国家在治理模式、治理主体和治理重心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警务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进程中变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警务内涵、警务形式和警务职能重心等方面亦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实现了与治理进程的契合。随着国家治理进程的推进,警务现代化需要在警务理念、警务主体与警务方式上做出进一步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条件问题□贾高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亦即所谓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取决于主体本身是否具备足以承担这一任务的适宜条件。然而,如果说这...  相似文献   

9.
侯丙孬 《人民论坛》2012,(35):92-93
农业现代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方式,而农业产学研合作又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需处理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农村改革的综合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农业产学研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重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杨 《政策》2004,(1):50-5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尤其在 “淮河零点行动”、“一控双达标”、“关停十五小”等行动完成预定目标后,重点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污染得到较好地遏制, 1999 年后工业污染在废水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上的污染负荷比重中已让位于生活污染,47 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普遍呈现恢复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行为可能有所增多 ——R·本尼迪克特(美国人类学家) 今天的犯罪学者尽管由于他们观察角度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对犯罪原因的解释上的各执一端,但都不能否认犯罪与社会条件的相关性。如果说冷战前因为学者们视野的局限,使他们只能将研究的重点落于具体社会中的社会因素与犯罪的关系上,那么,冷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在各国的模式演进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这种规律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公共行政发展的逻辑走向。本项研究将现代化进程的公共行政发展解析出四个要素 ,即公共行政中的权威取向、权力运作形式、官僚体系在公共行政中的制度作用以及公共行政中的组织文化 ,这四项要素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构成形式 ,与相应的社会结构互为调适。通过对此四项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 ,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行政发展有着清晰的指标与逻辑线索 ,这也就为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它是始于西方、继而席卷全世界的、划时代的、长时期的社会大变动。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给社会带来蓬勃的生机和进步的动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各个社会政治稳定的过程。 政治稳定同政治民主一样,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常常被看作政治发展的目标之一。政治稳定有两个要素,即秩序和延续。前者指政治体系中没有动乱、暴力、高压统治、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4.
香港问题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现代化,在我国学术界,也有人称作“近代化”,在我看来,都是一个意思,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它是自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共同历史进程,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这~历史进程,并把世界其他国家迅速卷入进来。具有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国也不例外,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逼之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被动地打开国门,艰难地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富强,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而香港的割让与回归,恰恰与这一历史进程相伴随,它的被割让,反映…  相似文献   

15.
【太新、太快的体验】现代旅游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新事物和新体验,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才能够理解当下中国人在旅游中的种种怪现象--无非是他们在一个突如其来的现代体验前不知如何妥善应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周平 《今日民族》2003,(5):60-6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属于一个特定的区域社会,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系列“适应”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诊断”,观点新颖,并对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2,(9):70-72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是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就是探索这样一种新型文明的过程。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一些命题,如人性的发展和丰富,经济的繁荣和富庶,身份的平等和相互承认,法治和民主基础上的国家治理等,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已证实的文明成果。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寻找通向这一文明社会道路的过程,江苏省实施的“两个率...  相似文献   

18.
董健 《长白学刊》2003,(2):91-93
“现代”所指不仅是一个历史时段,而且也是一个与相应的化观念、思想倾向、价值标准相联系的事物的性质。在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不同化观念、思想倾向、价值标准之间的冲突。其中,既有本土化与外来化的冲突,古代传统化与新兴现代化的冲突,也有官方化与民间化的冲突。各种化互有斗争又互有影响,互有排拒又互有吸纳,互有矛盾又互有转化。在错综复杂的冲突中,往往凸显出左翼激进与右翼保守、自由主义与化专制、学院研究与实践突进等各个相同的化立场,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也因而呈现出曲折与反复的态势。只有清醒地认识这种冲突,才会自觉地去开拓戏剧现代化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杰 《青年探索》2009,(6):43-49
自建市以来,深圳吸引了全国各地难以计数的青年,他们为深圳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诸多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从深圳的发展过程看,青年是改革开放最坚定的追求者,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最热诚的推崇者,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改革年代特有的青春激情,他们的存在及其价值应为中国的历史所关注,并应在思想文化层面给予历史的阐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职业分层的突显,政治整合的弱化为近代社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成长、民族意识的发达以及政治整合和民间整合的互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30年代的上海,政府并没有为社团组织的成长、壮大提供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运动的爆发成为必然,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的不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