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夏经济发展必须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在生态保护制度构建中,引入第三方——环境保护NGO,政府、NGO、市场三者耦合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在环境保护时出现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学习论坛》2007,23(10):42-45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在经济发展决策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在政策层面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出了要求,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针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缺失,应从明确经济部门的环境责任、加强环境部门的制约权力、理顺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和细化法律责任条款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解决国内环境问题,既要靠政府远见卓识的公共决策,也要靠公众义不容辞的积极参与.公众通过各种合法形式和途径参与环境保护的政府决策,是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相比而言,我国公众在有关环境保护的公共决策方面对政府的推动力和影响力要小得多.因此,正确对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地建立公众参与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公共的环境保护需求已经成为区域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各地方政府已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采取环境保护合作行为。尽管各地推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合作主体、领域和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一直是影响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广度与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扩大和深化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推进机制;着力让政府归位、企业到位、公众参与补位,形成多元合力;完善区域合作规则,增强共赢激励;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深度。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绩效考核被认为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强力推进环境保护的表现,但在实践中过多的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事项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增加了被考核部门工作人员的非正常工作压力、导致被考核部门弄虚作假、削减了考核部门的领导权威,其原因在于相关政府部门在思想上未能充分重视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工作,在制度上未能有效防范公共权力的任性,在实践上政府治理能力不足;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是:在思想上要科学认识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在制度上要规范环境保护绩效考核的权力,在实践中提升环境保护绩效考核科学化的能力,进而实现环境保护绩效考核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环境问题的公共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许多民主国家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主题和公众参与最强的公共决策领域。世界上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工业国家,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在公众推动政府、政府推动企业的模式下实现的。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对待公共参与,建立公共参与制度和机制,提高公共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果,国外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理论建设》2021,37(3)
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创新发展。总结中央环保督察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优化路径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视角来看,我国环境保护督察主要可分为督企为主的环境监察阶段以及党政同责的环境督察阶段。从运行机制来看,纵向上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强化党的领导以提高地方政府对生态政策的执行效力;横向上则通过全面覆盖党委、政府和市场主体等以强化监督和促进整改。为保证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有效落实,应继续积极调动群众力量以激活监督力、坚持党的领导以坚定价值取向、完善制度构建以确保长效性。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的制定与适用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支撑。实践中,生态文明入宪后相关法律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生态环境法的价值基础尚未确立、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碎片化且体系不统一、公民环境权的救济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义务尚不明确等。为此,必须确定生态环境法的价值基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救济制度,细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价值理念、制度建设、环境治理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策议题,已经完成了从价值层面到制度层面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举措与责任日益清晰,政策工具日渐多样化。但是地方政府主动创新的动力不足,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安东尼·吉登斯有关气候变化政治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对分析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破解“吉登斯悖论”,在我国主要是找到驱使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央节能减排降耗大政方针的动力和激励机制,变单纯追求GDP为追求绿色GDP。气候变化政治,应该破除“参与型民主”等绿色话语的误导,尊重代议制民主,在现有制度下活动。将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制度的支柱所需要的社会、政治条件在我国尚不具备。治理气候需要的是“保证型国家”,而不是“赋权型国家”,环境保护应该是政府主导。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让政府在计划、监督等各个环节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屏障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去甚远。分析现实中阻却这一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并提出法治保障之举措,是实现该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现行税制中有关保护环境的税种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应借鉴发达国家环保税制的成功经验,设计我国环保税的基本框架,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将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与加快发展相结合,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桂林市以"创模"为动力建设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城市形象和品位.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政策和立法推进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保护农村环境要遵守农村环境法定原则、政府责任原则、农民利益至上原则。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的主要领域涉及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加之修改《环境保护法》困难重重等,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体系,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运动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各省的大气环保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表明,大气公共支出绩效的提高与地方环保机关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紧密相关。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地方环保部门是能够通过自身效率的提高来促进大气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被认为是公司制度的基石,曾在并正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该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鼓励投资,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也就在所难免地存在着缺陷。因此,我国公司法应有针对性地确立“股东有限责任的个案否认”制度,以真正达到保护债权人、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商业信用建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恶化,许多国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然而,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环境法规,设立新的非关税壁垒,主张环境安全高于国家主权,以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重等手段,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对此,我国的应对之策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立法,有效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普及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尽快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强化进出口商品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加强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引进外资,争取外援,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面对绿色环保的浪潮,我们应积极应对,正确认识适时调整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实施扶植绿色产业政策措施,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绿色产业;突破绿色壁垒的关卡,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