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浩 《今日浙江》2008,(20):62-62
“门无杂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朋友?当今社会,交友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陆珽 《半月谈》2005,(4):73-73
从小到大,父母总唠叨:“考个好分数、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就是你惟一的出路。”老师也总这样说。分数的确是考好大学的前提,但我想上好大学绝不是一个人的惟一出路。你虽然考了高分,可你除了读书,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能力都不行,那你将来怎么生活?再说,人人都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社会上那些普通的工作谁来干?所以我认为分数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事件】2006年世界杯开幕前九天,某报以一个整版,大谈知名球星的种种风流艳事:多名球星怎样和一个“辣妹”有染,一个美女又如何与多名“战将”缠绵;谁搞了谁的女友,谁抢了谁的老婆。饶有兴味地细说球场之外的“四角大战”,探索“一对白人夫妻怎么会有一个黑人孩子”。最后还津津有味地搞了个“不完全统计”的“世界杯球星绯闻排行榜”:某某的情人大于15人;某某大于或等于10人;某某大干8人,等等。  相似文献   

4.
龙兴海 《求索》2007,(11):37-40
现代化作为蕴含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内涵的历史演变进程,其中包含着人的精神扬弃传统性、获得现代性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在其直接现实性上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处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境遇中的人的精神生活矛盾,突出体现为信仰冲突、理想冲突、价值冲突和文化消费冲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化解这些精神生活矛盾,是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旨在引导人们解决其精神生活矛盾的社会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目的性维度;二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统摄度与整个点;三是必须把握好导向解释系统的科学性要求;四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层次性与梯度性。  相似文献   

5.
刘坤亮 《半月谈》2004,(16):72-73
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是一个有着6万多人的镇子,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千人外出打工,夫妻双双外出的情况很多。父母走了,谁来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爷爷奶奶由于隔代原因,往往难以胜任,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辅导方面,很难与学校配合好。于是有些人就想出了请“代理家长”的招儿。  相似文献   

6.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民族街武胜居委会搞社区服务着了迷,他们的座右铭是:凡是群众需要的我们就办,凡是能做到的我们就干。有次群众送来一个迷失小孩,让居委会处理。为这件事,大家议论起来,认为孩子迷失,家人急死,如果碰上坏人,结果不堪设想。几个主任一商量,决定搞个迷失服务。搞迷失服务应有个原则,他们研究了4条,叫四个保证:凡迷失的孩子,不论谁送来,保证收下;凡收到迷失孩子,保证照顾好;孩子都有家,保证为迷失孩子找到家;万一找不到亲人,保证为迷失孩子找个好归宿。两年前,他们收了个14岁的女孩,一问家,是麻城县人。问他为什…  相似文献   

8.
一天上午,一位自称叫张天保的男子领着一个女子来到河北阜城县某村,说家里闹水灾,父母去世了,只剩下兄妹二人,自己想找个事做,混碗饭吃,剩下妹妹一个孤单女子在家不放心,因此想给妹妹找个婆家,了却一桩心事。“只要谁愿意,我们又相中了,第一不要彩礼,第二只给我点路费就行。”在有些人看来这种便宜事上哪找去。于是有好几个人自告奋勇介绍起自己来,张天保领着妹妹看了张家,看李家,终于选定了一户人家:男方今年31岁了,至今未婚;家中有一老母和一个妹妹;三间正房,一间偏房,没院墙。在人们的说合下,男方给了张天保600元…  相似文献   

9.
推进技术创新,必须解决好技术从哪里来、依靠谁来创新以及技术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个关键问题。只有把这样三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技术创新流程。根据海门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着力抓好了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刘广忠 《群众》2013,(11):73-73
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弄懂、弄透并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核心问题,让群众观念内化于心。首先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可现在有的人竟然“健忘”了、模糊了。我们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出自平民,来自基层,生活在群众之中,而非在群众之上。树高千尺不忘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龚名财 《世纪行》2012,(7):44-44
心态决定人生。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心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起到了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拥有良好的心态,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杜少典  皮导 《台声》2023,(3):80-83
<正>我叫杜少典,1994年出生的河南人,如今带着台湾女友环游大陆。24岁,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台湾做交换生。那时候我有三个目标:一是在台湾跑一场马拉松;二是骑自行车环游台湾岛;三是找个女朋友。谁能想到,短短4个月的留学时间,我真的完成了这3件事,不仅找到了一个台湾女友,后来还把她带回大陆,开启了环游大陆之旅。  相似文献   

13.
在南京官场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各界名流都畏他三分。可唯独有三人他不敢骂:孙中山、蔡元培和蒋介石。蒋介石需要帮忙时,他会主动献计献策;蒋介石遇到难关时,他会做其他人想做又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在平时,他则养气待发,时刻准备听从蒋的召唤。  相似文献   

14.
有钱了你想干什么?微笑,是所有听到这一提问的被采访者共同的表情,是因为超越现实憧憬未来而产生的愉悦。 如果真有钱了,每个人的具体想法是不同的:经理人查乾希望能多做些慈善事业,从他目前物质生活而言,房子车子已经不在计划内了;记者徐索索追求的是精神生活,像三毛一样去流浪,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行者;杂志编辑史建国奋斗的目标是创办属于自己的杂志;外企白领郑晟贵除了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外,还想开一个孤儿院;香港人Albert梦想着拥有一个北京四合院,总归还是一种庭院文化情结;创业者魏巨兵的终极目标是把公司做大;北漂歌手田一龙想办个属于自己的乐器行,出国拍MTV;而退休老人张泉之最先想的是资助孙子;清华研究生赵泓博首先是买房子,之后再开一家咖啡馆,将“小资”进行到底;平谷的果农张克忠渴望能给果树搭个大棚,种反季节水果;装修工人唐发余最先想到的却是修好进村的那条路;家政服务员康华一直想着回家乡开个超市…… 那是他们的梦想。这些假设基础上的虚拟浪漫何尝不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渴望,何尝不是他们最需要的、最缺乏的东西,无论物质与精神。他们在默默地努力着,脚踏实地,渐进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他们的梦想也许你我都有,他们即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心中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5.
文稿起草既是一种“遵命文学”,也是一项融入起草人主观努力的创造性劳动,既要考虑“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也要把握“对谁讲”。也就是说,成功的文稿必须同时兼顾领导人、起草人和听讲人,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三者关系?我们的体会是要做到“一个忘记、两个记住、多个参与”,也就是“忘记自我,记住领导、记住听众,集体推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某些地区,有的人总喜欢人云亦云,人于尔干。看着上纸箱厂容易,就你也上我也上,一个县能走七、八个福利纸箱厂;瞅着生产豆油赚钱,就你也干据也干,一个区能冒出五、六个福利食油厂。这些厂还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谁也不在产品升级上下功夫,B也不在技术改造上花本钱,而是你争我的碗我抢你南饭,谁也打不出自己响亮的品牌……结果,五个油一五个亏损,七个纸箱厂七个不景气。更令人担忧的Z一些不足百人的小福利纸箱厂国家标准无一页、产危图纸无一张、工艺卡片无一个、设备档案无一份,更哭不上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了。企…  相似文献   

17.
本期「社会写真」专栏刊登的二一篇纪实作品,分别笔录了三个老上访的故事、了疯子的命运和一个失足青年的变迁,向人们昭示出一个哲理:对那些误入歧途的人,拉一把要比谁一把好。十个指头有长短,人与人不可能*般齐。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各种原因,一些人往往在人生路上落伍,甚至处在悬崖险地,除个别执迷不悟、不可救药者外,推一把可能掉过深渊,拉「把可能走向坦途,社会不应该抛弃他们。做好失足者的转化工作,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把握住火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人总是可以转变的。当然,对…  相似文献   

18.
“枫桥经验”是一个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好经验;是一个事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经验。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要努力让人民至上、敬畏民意成为人民警察最基本的职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从信仰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公安工作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工作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打造警务共同体,从社会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寻求新的动力机制,从动力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既保安全又保人权,从法律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如果把自己一生辛苦经营的三分之二财富用于社会救助,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呼和浩特市回族老人铁兆义做到了! 他经营的是一个牛羊肉铺小店,施行的却是至深至爱的社会大德。 了解他的人都说,以德行商是他经营的理念,乐施好善是他人生的信条。  相似文献   

20.
“用人激励机制是个历史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就有过三种激励机制的说法:比如前面有一个悬崖,边上有三种人,有一种人只要说他是勇敢的人,他就敢跳过去;还有一种人说前面有黄金,谁跳过去就归谁,他们可能也跳过去了;剩下一种没跳的,显然不为名利所动了,如果说后面来了只老虎,他们也被迫跳过去了,不跳,就很可能被老虎吃掉。当然,今天我们要建立的激励机制和古代的这些机制完全是两回事。”相建海说,“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事业单位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对其生存、创新和发展是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