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受众接受传播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以传播效果为中心的,而受众的接受又是传播效果得以实现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受众接受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单纯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也不是信息的主动的制造者,而是一个能够自由地面对信息的制约者与反馈者。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工作者既不是受众思维的完全的控制者,也不是完全顺从于受众的谄媚者,而应该是一个能够控制信息的舆论引导者。由此我们得出,新闻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立足受众,为受而传,以报道真实新闻事实为基本前提,以关注受众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引导受众从单纯的对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升华到理性认知的层面,从而实现健康、有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媒体已经进入了图像传播时代,科学地认识受众、研究受众因而显得十分必要.新闻媒体的图像传播受众观,经历了从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再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沿革.现代受众的读图心理,可以分为求新、眼见为实、多元化、追求审美、负效应及易受媒介影响六种,图像传播主体要针对受众的诸种心理,采取相应的传播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受众的引导,从而使媒体在图像传播这一宏观语境下更好地改进图像传播及新闻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3.
新闻和宣传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传播活动,但有着同构不同质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传播目的不同,发挥的社会功能不同.作为新闻,传播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这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变化的陈述性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告知,让受众了解客观事物的真实状况.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至于新闻事实背后隐藏的观点,只能由受众判断和体悟;而宣传是凭借宣传方精心筛选的、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客观事实来传播一定的观念、思想、倾向,从而说服受众接受,以达到影响受众行为的作用.它的基本功能是“说教”、“引导”和“劝服”.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传播者生产经营的新闻信息商品,成为满足受众信息生活需要的消费品,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了建立消费法律关系。新闻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消费品,它有特殊的法定质量标准(法定最低特质标准、法定禁止性标准、法定形式标准)。基于新闻信息商品"生产—消费"关系建立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消费法律关系,构筑新闻信息商品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法律制度,是克服新闻传播单纯受公权力控制之弊疾、建立新闻信息传播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传递高速化的时代,时刻都在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如神经网络般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叙事是所有新闻媒体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对现代传媒"新闻叙事"的基本特征、写作规律及要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左波 《法治纵横》2013,(15):35-36
最近2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信息传播高度现代化,新闻媒介普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20年里水涨船高,不仅仅是传播理论和传播技术得到了发展,受众的总体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El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新闻和宣传虽然同属于信息传播的范畴,同为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两者在存在普遍联系的同时,因为各自传播内容的不同,产生了重要的差异。本文从新闻和宣传在传播内容的内在特定内容和外在传播技巧两个角度出发,比较两者的差异,并联系当今我国新闻与宣传活动中新闻与宣传不分的问题,希望在廓清新闻和宣传各自传播规律的同时,对新闻和宣传施用不同的方法论来对待,避免传播内容的错误和传播技巧的误用,以发挥两者不同的积极作用,在迥异的传播过程中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与失范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匿名心理与角色扮演心理的存在使网络受众的身份认同发生危机,导致道德的自律与他律失去了作用,进而出现种种失范行为,最终对网络传播及信息社会的建设造成严重危害,这一现状迫切要求对网络受众的伦理道德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冯波 《检察风云》2008,(17):4-7
法制新闻观是社会法律思想、新闻思想中关于法制新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反映了特定阶段社会对受众法制新闻信息知情权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特定阶段社会对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是什么呢?她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变动了的或变动着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消息新闻的画面。消息新闻的画面情节具有不完整性,具体从两方面讲。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与公众的光荣任务.新闻职业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新闻职业的这种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对其从业人员素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历史知识传播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尤其在新媒体场域中,公共历史传播者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经常传播一些所谓"历史真相"来混淆视听,造成受众的思维方式混乱。因此,新媒体场域中的公共历史传播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建构其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历史知识,避免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传播技术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传播技术催生了与传统媒体迥异的新生媒体,打破了传、受之间的传统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而且实现了传播主体的转移。新兴公民媒体对传统传播话语权和主流的新闻生产模式,都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解构和重塑。  相似文献   

14.
让“寓教于乐”走进德育——大众传媒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作为受众群体庞大的传播媒介,其本身的传播方式、承载内容都被越来越广大的学生受众群体所接受.大众传媒在寓教于乐中具备了正视受众的接受心理、倡导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建构真实性、平民化、生活味的传媒内容等特质,从而给德育教育以许多有益的启示:高校德育应该让大学生们在可亲可信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行之有效的活动中抵达教育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带来社会传播形态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根据时代变迁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话语体系和传播形态。这需要从困境与超越的双重维度中系统分析新媒体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耦合、新媒体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指征及应然状态。面对新媒体"双刃剑"效应,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转型,提升传播力,主要有五大路径:塑造专业的传播主体、构建生活化的传播内容、发挥全面立体的传播功能、采取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提升传播受众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6.
能量与信息同是哲学基本范畴,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微传播"大行其道后,基于其传播把关弱化、信息短小、受众庞杂和全民参与等特性,使其能量的聚合更加迅速而有力,如微博般的媒介成为正负能量博弈的首选平台,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如何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吕怡然 《检察风云》2010,(20):62-63
当今是多媒体时代,也是媒体多的时代。媒体非常多,与过去相比,无法想象。现在的信息传播。就好比是空气流通。到处都是信息在流动、信息在传播。所以信息的传播者,或者说我们的职业新闻人,本身也就不时地成为新闻,“被”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有立法的缺陷,通过网络以单向方式传播作品的作为既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也无法纳入广播权的保护,成为权利真空地带。针对我国现有立法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规制的不足,有两种改进路径可供选择:一种路径是修改广播权的定义,使之能够规制直接以有线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行为;另一种路径是创设“向公众传播权”,整合现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的内容,将所有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播的行为均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是围绕“官报”的产生与运作的一些话题,官文书和官报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新闻检查的严格控制使社会信息闭塞,思维活动僵滞,所谓的“民报”也只能是“官报”的翻版,民问非法小报实在微不足道。古代新闻传播的狭隘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代社会的愚昧落后,也给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进程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如何从阴影中走出来,踏上新闻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是当前新闻学界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21世纪新闻传播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论述了新闻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几个重要问题。文章认为,改变新闻教育观念是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前提。新闻教育必须实施通才教育,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从单技能教育转向素质技能综合教育;必须实施高科技教育,从廉价教育转向高投入教育。文章指出,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基础。政治强、业务精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多学科交叉“信息模式”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文章强调,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关键。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改变目前“重理论,弱实践”的状况,才能适应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