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恺老离开我们走了,走了。他是到遥远、遥远的地方去了。但是,我却仍感到他还活着,他还会回来的。他那和蔼、慈祥的面容,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是那样的清晰、明澈、可见可感……  相似文献   

2.
巴金先生走了,他走得那样安详.走得那样平静,他抛却了这个世界的纷扰和浑浊.留下的是尘世的纷争和喧嚣。  相似文献   

3.
正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人,也会永远地休息;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总是面带微笑帮助他人的人,也会离我们而去;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人,会倒在他心爱的岗位上。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幕幕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一方平安守护人2013年从河北省警察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安建桥警务站做辅警,第一次见师傅,他胖乎乎的脸上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后来和他逐渐熟悉之后,我时常开玩笑叫他"大叔"。  相似文献   

4.
项南同志走了。他带着两袖清风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那样急促。他是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是1997年11月10日晚上10时。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项南同志生前两次接见我们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91年5月,项南从北京回到福州,通过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我们联系,要对他父亲项与年的传记和骨灰安葬等事宜提些建议。接到电话,第二天我们即从连城赶往福州。5月13日下午,项老在省立医院接见了我们。考虑到项老的身体状况,秘书要求我们把谈话的时间掌握在90分钟内。我们将项南同志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父亲的百年诞辰,转眼之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3年了。回想23年前的农历除夕,那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敬爱的父亲与我们永别了。他走得那样匆忙,面孔仍然是那样的慈祥,我们伏在他的头边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回想几个小时前他还在与我们亲切地聊天,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未曾想到这么快就人天永诀。  相似文献   

6.
他走了,走得是那样仓促、那样英勇、那样悲壮。为了藏区人民的安宁,他把热血洒在了雪山草地。 1994年11月21日,红原县全城停工,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数千群众怀着沉重的心情,深切地怀念阿坝人民的好儿子—武警红原县中队排长田定武……  相似文献   

7.
秋实走了,走的是那样突然,没有再和我说一句话,没有再看我一眼,便匆匆踏上了不归路;秋实走了,走的是那样坦然,在最后的时刻,“把心扒开”,让桓仁人民目睹了她的满腔奉献,便永远合上了她那美丽的双眼…… 秋实之死,对我来说,“中年丧妻”之  相似文献   

8.
战斗的风格     
一位搞创作的朋友日内就要下去,我抽空去跟他话别。不想我们的谈兴竟那样久集中在一个话题:我们时代的作家,应当具有战斗的风格。这个话题是由我问及他的计划引起的。我以前知道他正在酝酿创作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  相似文献   

9.
忆董老     
张颖 《红岩春秋》2006,(4):36-38
七十年对人生来说不算短暂,有些人和事回想起来却那样清晰、历历在眼前。董必武同志——我们都亲切地称他董老,论年龄他几乎是我的祖父辈了,但我们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是那样融洽、那样亲切,那个年代没有代沟啊!1939年5月份,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王明、博古、董必武、林伯渠等同志从延安去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他们带领了一群年轻人,从延安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我是其中的一员,时年17岁的丫头片子,虽然当时我已经去延安学习了一年多,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领导人,当年延安很受尊敬的老革命“四老”——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我一个也未曾见过面,这次机缘巧合,能随林、董二老同车去重庆,真是惊喜万分。从延安出发时共有三大卡车的人,挤得满满的,而我却一个都不认识,车停第一站时,我才看见二老从司机驾驶室下来。我十分惊奇;这么大岁数了还和我们一起坐卡车,一路颠簸,据说要走十来天哩。但见他们精神健旺,谈笑风生。我们才听说这就是董老和林老,一路上他们经常和我们这批年青人说说笑笑,特别是问到我们的家庭和到延安后的情况,并记住我们的名字,董老特别对我说,不要叫她小广东了,因为你要长大的,那就不好改正了,就叫名字吧,老人家就真记住我...  相似文献   

10.
吕耀忠走了,走得那样匆忙。 一年前的山崩地裂中,吕耀忠奔波于抗震救灾现场,一年后玉树重建的脚步正激越铿锵,但他来不及看看美丽的新玉树是什么模样,不堪重负的身躯便轰然倒在灾后重建的一线岗位上……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儿子参加电力系统业余演出队,每天一进家就喊腰酸腿疼。我们抚摸着他胳膊上、膝盖上的伤痕,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女儿远在千里之外,跟前就这么一个儿子,别看他人高马大,又新婚燕尔,我们还像孩童时代那样呵护着他。每逢此时,老伴总是给儿子开开“小灶”,我在边上不失时机地上上“政治课”。说着说着,儿媳妇笑嘻嘻地进家啦。她是  相似文献   

12.
唐宝民 《党课》2011,(15):108-108
一次去同学家里,同学的父亲给我讲了当年送他上学的事。“那时候他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路,早上6点上自习,5点半就得从家走。天还没亮,他不敢走,我就陪着他一起走,送他到学校。后来,  相似文献   

13.
我和焦裕禄同志出身一样,又都有一段悲惨的遭遇。他扛过长活、当过“劳工”,坐过牢房;我在旧社会也是走投无路,曾要过三年饭。在党培养教育下,今天我们都当了“班长”。但是,同焦裕禄同志相比,我在各方面都很差,我没有像他那样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没有他那股子始终如一的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没有他那样  相似文献   

14.
老朱     
钱德明 《党课》2011,(8):72-73
老朱走了,走得那样匆忙,连招呼都不打。我却特别悲伤,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5.
情归土地     
他走了,走得那样匆忙,甚至没有来得及与朝夕相处、并肩工作的同事们道一声别,没有给年迈的老父和相濡以沫的妻子留下一句嘱托。2001年8月29日,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年仅35岁的戴成钧带着他未竞的事业,在工作岗位上突然病逝。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0,(2)
1958年12月,彭德怀元师回到了他的故乡——湘潭县乌石。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陪同下,视察了曙光人民公社。当时我在公社担任党委书记,有幸见到了他,听了他谆谆教导。此事虽已过去了30多年,至今仍记忆犹新。在视察中,我们一边走一边听彭总的讲话,不知不觉到了小舟书记的故居。突然,彭总停步风趣地说:小舟书记是你们这里的人,他是地主出身,在土改时,你们把他拖回来斗了没有?我笑着说:周书记是老革命,我们不能乱来。彭总继续说:我们要严格执行政策,在革命初期,我们队伍中有一些人虽然出身不太好,但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参加了革命,对革命作出了贡献,我们就不能用对待敌人那样的方法对待他们。例如,程潜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省长,在浏阳、平江一带和共产党打过仗,但是,他在湖南解放的时候,能带头起义,为湖南解  相似文献   

17.
走近一个人     
他是一个奇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的真实。你可以不相信神话,不相信这块黄土地上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那些可考抑或不可考的创世传说与英雄史诗,任凭那些斑驳苍老的人物于无边的风月中,从说古老人们的嘴唇上滑至你的眼前,你仍旧可以宽容地摇摇头,说声:“我只相信我看见的。”可是你不能不相信,在波云诡谲的交错中,在纵横捭阎的流转中,他来过。他如同每一个带着满脸惊异神色的襁褓婴儿一样来过,又像一位普通的骚人墨客那样轻轻地走了——挥一挥  相似文献   

18.
金风送爽,枫红似火的时节,我慕名拜访了37年前在夺取上甘岭最前哨阵地仙虎岭战斗中,曾与特级英雄黄继光并肩作战,现已年近古稀的离休老干部——原祁东县总工会副主席陈发华同志。陈老佇立窗前,凝视着庭院内那株高大的枫树,那簇簇火红的枫叶,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招呼我坐下后,便健步走到书柜前,翻出一本已经变黄的日记本,打开本子的扉页,拿出一片血迹斑斑的枫叶给我看。只见叶子有些褶皱,显然年月已久。但叶子上的脉络,还是那样清晰,点点血迹依然是那样殷红,宛如一缕燃烧的火焰。陈老深情地凝视着这片带血的枫叶,良久,才开启他回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我们查处了一名任职多年的乡镇书记,他资历高,有份量,子女也在执纪执法岗位上,面对调查,他"告诫"我们:"有的人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我那些子女还是争气的,以后看得到的还多……"  相似文献   

20.
张海迪 《党建》2012,(3):60-62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走了.直到今天我都不愿相信。几十年.他顽强地用生命写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品格和清雅风骨。他是作家中的英雄.总是让我们那么感动。现在他累了,要去休息了。我看见他向远处走了,没坐轮椅,他回头笑笑,挥挥手。依然那么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