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骆杰  朱江 《时事报告》2006,(5):60-61
两会的召开,使“十一五”规划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增量已占世界的14%,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那么,我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两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这一刻,人们凝望北京,世界瞩目中国。  相似文献   

3.
外媒聚焦     
《中国人大》2014,(6):54-54
巴西即时新闻网称,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仍实现了7.7%的增长。中国在对经济增长充满信心,但对环境质量不满的气氛中开启一年一度的“两会”。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到了“重要关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文 《半月谈》2004,(7):50-52
“重要关口”,已成为当前判断中国经济形势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我们调控得好,就可能保持中国“经济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如果调控得不好,难免还会发生波折。温家宝指出,这对中国政府是一次新的重大考验。那么,我们究  相似文献   

5.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开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物价问题成为“两会”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0,(3):62-62
新闻话题:中国经济在成功“保八”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烦恼”。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网友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记得世界经济普遍遭受“寒冬”侵袭的年初,温家宝总理走遍中国各地,鼓励对中国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信心”、“信心”,还是“信心”。  相似文献   

8.
早春的消息     
中国的两会是吸引世界的“新闻富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这一年,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的危机进入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在这个年份召开的中国两会,强烈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目光。通过5000多位代表委员,通过3000多名海内外记者,在2009年三月之春召开的中国两会,向各界传递了我国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10.
谈世界经济衰长必离不开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因为实力是最具说服力的。以美国为龙头老大的世界经济,就像一张晴雨表,美国阴天,世界就有可能下雨。但今天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增长。世界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依赖论”,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正在发展强大,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意外”降至7.5%,这让提前预测该数字为8%的李稻葵颇为尴尬,这位经济专家5月6日解释,国务院将目标设定在7.5%旨在给地方政府释放明确信号。 在热络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央政府主动“下调”发展预期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可。这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首次将GDP增速预期降至8%以下,被解读为官方更加注重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记者提问时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要推动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又必然地要求“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海南省“两会”期间,如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话题。自2006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并被作为将于4月召开的省第五次党代会将要解答的一道“命题”,这个话题在关乎省计民生汇聚民意众声的“两会”期间受到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自然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险象环生。“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使经济发展峰回路转,实现了“V”型反弹,经济增长达到8.7%。  相似文献   

15.
三月阳春暖,“两会”民意浓。在政治生活越来越民主的中国,共商国是的“两会”,越来越为国人和世界所关注。每年“两会”热点透露出来的信息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两会”是全国人民最期盼最关注的政治大事。受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经济下滑和衰退困局,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两会”,自然更受人民关注。但从某种迹象看,许多地方似乎不十分看重两会的召开,以至把两会的会期大大缩短。据《长江商报》2008年12月24日报道,政协武汉市十一届三次会议会期仅3天。这将是武汉市政协历史上会期最短的全会。记者同时报道,武汉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会期也是3天,这也是近年来会期最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胡杰 《人民公安》2000,(6):12-15
一 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老百姓 最关注的事件之一。每次大会上,一些国内大事,均在代表中讨论。决策。今年的“两会”已经落幕,回过头来看看这次“两会”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国家又有哪些重大的举措需要我们去参与? 最热门的话题:西部大开发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中国正在纵、横两条战线上进行艰难攻坚。纵向是实施“入世”战略,推动产业经济加快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横向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两会结束后,朱镕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回答…  相似文献   

18.
跨越困难重重的2009年,中国经济收获了一份漂亮的“V”型成绩单,已无悬念的“保八”创造了领先世界经济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今日广西》2007,(6):14-16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代表、政协委员5000余人聚集首都。商议国事,谋定大计。在两会上,各种关于民生、经济的观点和声音都能集中释放。通过两会上官员、委员、代表的声音,我们能从中洞悉中国经济的走向,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3月16日,为期14天的两会圆满落幕,而两会上的声音依然回荡。在此,我们摘编部分官员、经济学家的意见,让人们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经济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面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欧债危机之下,“中国救世界”的论调不断被媒体抛出:另一面,房地产巨大泡沫正在受到打压,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