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分析了中国古代自夏至清,从中央到地方以至基层的行政管理制度。本书内容涵括行政、司法、监察、户籍、军事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各机构的建制、组织与职权,职官的设置、选任、品级、爵秩、考核、升迁、致仕以及官员违纪的惩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换届年,各地都把换届的焦点集中在监督和遏制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行为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影响换届公信度的关键人物——换届考察组成员。他们在换届中对拟任官员进行考核考察和监督,在干部的选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谁来考察换届考察组成员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即在县中设立县尉,负责巡捕事宜。明代取消了县尉这一职官,设立巡捕官来负责维持县中的治安和秩序。明代的县巡捕官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县级官员的序列中没有巡捕官这一具体官职,处于一种有职无缺的状态。其运行方式是从知县以下的县级官员中选择一员来担任巡捕官,由担任者来履行巡捕职权。这个担任者就是县巡捕官。这一人选一般从县丞、主簿和典史三者中产生。三者担任巡捕官的情况都有,因地方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明嘉靖之后,随着典史职权的变迁,县巡捕官职权有逐渐向典史集中,典史也开始被广泛地称为"县尉"。至此明代的县巡捕官制度有向古代回归的趋势。但终明一代,统一的县巡捕官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明朝监察御史的选任制度及其借鉴刘志坚明设都察院,作为中央的监察机构。都察院下置属官监察御史百余员,负责全国十三道及两京、两直隶之监察工作。作为“风纪之司”的官员,明代对监察御史的选任十分重视.无规矩难以成方园。为了选拔符合地主阶级要求的人才担任监察御...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杜绝官员道德风险问题,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是一个持久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利用政府和官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一个期望效用模型,推导出引发政府官员道德风险的要素。在明确了腐败与额外收益、工资、腐败被发现后的收入、官员的任期、预期贴现率、被发现查处的概率等因素的关系后,提出了对腐败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政府信任的视域看,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建构了民众对政府的初步信任。实行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遏止权力腐败、塑造廉洁政府的有效利器是提升政府信任的长效机制;是赢得民心、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以"中国国情"为由延阻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与世界大势及时代潮流相背离。  相似文献   

7.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权力腐败作为政治系统的痼疾,是伴随国家权力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将在国家权力消灭之前始终存在。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而言,要想保证权力不被滥用、权力运行不会越轨,就必须在权力的配置与行使中建立起完备的制衡机制。其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定职权和责任以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把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执法责任统一起来,将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纳入法治轨道,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裸官的道德风险是指他们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而谋其私利的非正常行为倾向。它严重影响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危害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产生裸官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既具有普遍性,又带有特殊性。当前防范裸官道德风险的制度设计有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强化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健全官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裸官道德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加大对裸官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个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解决我国当前官员腐败和权力滥用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秘书腐败”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领域的焦点之一。从管理学角度看,在我国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秘书不是“官”,本身只有很小的职权,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秘书往往拥有相当大的影响领导决策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使用失范,就容易导致“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往往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并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坚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不同的国家因文化背景和法律差异等诸多原因对腐败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腐败是指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行政性腐败主要指的是通过向政府官员提供非法的、秘密的个人报酬的方式来影响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扭曲现行法律、规则和规章的执行。本文主要探讨行政腐败的原因、行政伦理责任的确立对扼制行政腐败的意义及行政伦理责任的培养途径。(一)行政腐败的原因错综复杂。如果从行政权力和行政活动的运行特点来看,以下一些因素可以看作是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1.行政权力的扩张是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孟德斯鸠说,…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是政府权力运筹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 ,为了遏止腐败必须改革政府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进行制约机制的改革又必须遵循如下路径 :推行分工制衡 ;强化行政责任 ;健全程序规则 ;加强法制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权力制约机制的具体对策。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要厘清权力制约与行政效率、自我约束与外部参与、自律与他律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角度探寻腐败行为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分析视角。官员接受政府委托,成为政府代理人,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时是否进行权力寻租,常常会在成本-收益之间进行博弈,本质上是理性经济人的选择问题。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涉及腐败行为暴露概率和暴露后果两个重要的终极变量,这两个变量的计算结果将影响到腐败行为的选择。这为腐败治理的制度设计提供了路径:一方面要加大腐败行为的暴露概率;另一方面要提高腐败行为暴露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官员申报财产立法,是进行权力监督、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深刻认识当前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难的现象,对于维护社会转型期的总体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政府体制、政治文化传统、政治决策与政治发展规律对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阻碍作用,认识到官员申报不仅是法制建设问题,更是复杂的政治学问题,充分证明了中国民主政治有序渐进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用人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有效遏制和减少用人腐败的路径选择,一是积极探索"两官"分途,实行党政干部分类管理;二是切实推行干部的民主选举制度;三是推行干部选任阳光化,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努力完善和规范现行的以委任制为主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五是规范各级"一把手"的用人行为,最大限度地削弱领导个人对干部选任的影响;六是加强干部的廉政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中权力的博弈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权力博弈创新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选任工作的困境。在坚持党委核心作用、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原则的前提下,改变团体或个人的博弈结构,构建权力博弈的新的结构功能体系,是解决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中权力博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根源是权力的腐败。惩治和防范权力腐败,是一个当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人认为:1.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2.创造“不能腐败”的法律环境。就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政府官员应具备法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政府官员切实遵循和运用“法治思维”,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合法: “目的合法”和“权限合法”是前提。政府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任何权力都需要依法配置到一定职务之上,并且严格按照法定安排予以执行。因此,政府官员作出某一决策,实施某一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明示或暗含的目的;应符合法律、法规为之确定的权限。这就要求政府官员熟悉法律的具体规范,了解和把握法律原则,切实做到“内容合法”和“手段合法”。  相似文献   

19.
"塌方式腐败"是指短期内出现的一定范围内的系统性腐败问题,是政治生态恶化的集中体现。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塌方式腐败"的出现,极大地败坏了政治生态,导致政治生态的式微。治理"塌方式腐败",主要应从强化权力制衡、推行权力清单、完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方面,来集中防范"塌方式腐败"的滋生与爆发,以期建立一个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应当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但公共权力的行使有可能偏离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目标.被掌权者滥用.甚至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说:“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倾向于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腐败义必将影响政府的威信,削弱其合法性,甚至使政府垮台。所以,反腐倡廉始终是各同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