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福花 《党课》2012,(6):98-100
一天,汉武帝坐在威严的武帐中,为了舒适轻松一下,他摘下了又沉又重的冠冕。正看奏折时,近侍走来禀报:“皇上,汲黯有事求见。”汉武帝一听,立刻用手去摸自己的头,发现没有冠冕,可又来不及再去戴帽子了,赶紧急转身躲进帐幔。汲黯在帐外奏请事情后,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唯实》2013,(5):95-95
《汉书·东方朔传》记,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把他逮捕入狱后,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当众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一些大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也有一些大臣坚持要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判斩昭平君《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病逝以后,她的儿子昭平君日益骄横,后来终于喝醉酒杀了人,被关押在内宫监狱。由于昭平君是公主的儿子,又是皇帝的外甥,廷尉不敢擅断,便奏请武帝论决其罪。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武帝,他垂...  相似文献   

4.
上官桀;本是汉武帝时未央宫的厩令;到武帝临终时已经成为受遗诏的辅政大臣。考察其发迹的历史,却是缘于一件因祸得福的小事。 一次.武帝生病.病愈后发现未央官的御马瘦了许多,这位酷爱马而多疑的皇帝顿时大怒道:“厩令是不是以为我不再需要马了”,于是找来上官桀要重治其罪。上官桀狡辩道;“听说皇上龙体不安,臣日夜忧惧,哪里还有心思喂养御马呢?现在皇上龙体大安,臣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言未毕巳泣不成声。武帝见状,怒气顿消,认为其忠心可嘉,不仅不治其罪!反而格外器重,逐步把他从一个厩令提拔为骑都尉、太仆,直至受…  相似文献   

5.
说“风气”     
《资治通鉴》载,汉武帝时有个御史大夫,名叫公孙弘,虽官居高位,生活却十分俭朴,睡觉盖布被,吃饭不重肉味。然而他反而被其同僚汲黠在皇帝面前告了一状,说;“(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与小吏无差,诚饰诈,欲以钓名”,按照汲黯的逻辑,“位在三公,俸禄甚多”,就应当奢于生活,否则便是虚伪,是想“沽名钓誉”。汲黯的奏本其实是反映他本人的阴暗心理,是一种恶意攻击。遗憾的是,面对皇帝不悦的面孔和同僚们嘲讽的目光,公孙弘无言以对,倒好像自己真的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从此以后,公孙弘改弦易辙,和其他同僚一样,“争于奢侈”,生活起居豪阔起来,于是乎大家彼此彼此,反面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6.
所谓郎官,是指古代负责皇宫勤杂事务的一种地位很低的小官.据说有一天汉武帝来到郎署(郎官办公的地方),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问道:"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郎官答道:"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汉武帝又问道:"何其老而不遇也?"颜驷回答:"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武帝听后,觉得这位郎官的回答不仅有趣,而且也很有道理,不由产生一种同情之感.武帝回宫之后,经过了解,得知颜驷不仅人品好,而且思路清晰,很有才学.于是就下旨将颜驷召上殿来当面测问,结果果真不错,于是便把他提升为会稽的都尉(仅次于将军的军官),主管会稽的军事工作.  相似文献   

7.
廉政格言     
公孙弘,西汉薛县(今山东微山)人。少时家贫,当过狱吏,放过猪。侍奉后母十分孝敬。46岁时才攻读诸子学说,60岁应征鸿学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无功被免职归田。汉武帝元光五年再度应征,皇上对其治国之策颇为赏识,拜为博士。当时朝廷正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巴蜀百姓苦于徭役,极力反对。武帝派他前去视察。他深入调查后,如实汇报西南民众困苦,土地贫瘠,于是罢修西南夷路。  相似文献   

8.
<正>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在《汉武故事》中,向世人讲述一个"郎潜白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汉武帝刘彻退朝后,偶然来到郎中令官署,看到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官。武帝带着几分好奇问老者:"你是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得到升迁?"老者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姓颜名泗,在文帝时就入宫为郎,至今已历三世。因为文帝主政欣赏  相似文献   

9.
西汉选官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代,人才旺盛,尤其是在汉武帝与汉宣帝时代。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中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汉武帝所立的丰功伟业,与这些贤才的奉献和创造分不开。汉代为什么人才鼎盛?班…  相似文献   

10.
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出生在一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的富有家庭,家中有大批藏书。他一生好学不倦,心思纯一,“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凭着这样一股顽强精神,他成了汉朝立国后第一批精通《春秋》的专家名士。汉景帝时,董仲舒做了博士——皇帝的顾问官。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以贤良的名义被推荐给武帝,武帝接连对他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受到了武帝的特别赏识。此后,董仲舒在朝中做过议郎、中大夫,还外出给武帝的两个哥哥江都易王和胶西王担任国相各若干年。当时贵族阶层内部矛盾重重,董仲舒“为人廉直”,难于容身,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  相似文献   

11.
正霍去病:战功显赫却拒受"豪宅"霍去病是一位英名盖世的沙场英雄。他18岁就率领八百骑兵初战匈奴,歼敌千余人。但他居功不傲、廉洁自爱,因此赢得了很高的声誉。霍去病出身贫寒,少年时期还曾做过奴仆。因姨母卫子夫做了汉武帝的皇后,霍去病才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但他从没有因为地位的改变而丢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公孙弘的俸禄优厚,他把自己寓所的东厢开成宾馆,招贤纳士,与他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公孙弘还把朝廷赏赐的大量俸禄分发给贫穷的读书人,以致家用不宽裕,只好盖布被了。有一次朝会散了,许多官员坐在一起闲聊,  相似文献   

13.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3,(11):54-54
汉昭帝登基之初,因为年幼,由大将军霍光执政,而霍光一直都遵循着汉武帝的一套办法来管理国家,喜欢用重刑来处置犯人。当时的官吏都以处置犯人越重越多来显示自己越能干。其中,河南太守严延年就是个著名的酷吏,他"为治阴鸷酷烈"  相似文献   

14.
据史书记载: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即晋武帝)生活荒淫,下令物色天下美女集聚后宫,中意的全留下,看不上的才可嫁人。灭吴时,他又将吴主孙皓宫中的5000名宫女全都接收下来,加上他原有的宫女,总数超过一万人。他每天坐着羊拉的车子在宫内转悠,羊在哪里停下来,他就在哪里下车入屋就寝。一些善于奉迎的宫女,知道羊喜欢吃竹叶和盐巴,为了博取皇帝宠幸,就把竹叶插在门户上,把盐撒在门口。羊见到竹叶和盐巴,就停下来,晋武帝也就进了门。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5):92-93
中国的史书有个传统,一个人但凡做成点事儿,有关他的过往就变得与众不同,甚至,就连他出生的时候也被老天赋予了“异相”。《史记》和《汉书》中都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有一天在水边睡着了,梦见了神人,结果回家就生下了刘邦。既然司马迁和班固皆言之凿凿,便不由你不信。还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夫人怀孕的时候梦到有太阳入怀,汉武帝的老子汉景帝当时还是太子,还没当上皇帝呢,听到有这事儿便从此把刘彻加以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过一个强盛的西汉王朝,把这个王朝推向鼎盛时期的是汉武帝刘彻.本文标题,就是取自他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颁布的一道诏令.意思是说:创建非凡的功业,必须依靠非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经略西南夷,使用了两个得力干将,都授以中郎将的职务,一个是唐蒙,另一个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以辞赋名噪千古;弹一曲“凤求凰”诱使卓文君私奔的故事也很有名。京戏《卓文君》有一段文君唱词:“他那里有意来挑逗,琴心委婉把凰求。只见他卓越英姿超群秀,似这样磊落才华何处求。思悠悠,我想幽幽,低头无语我自思谋。不顾一切违父命,男欢女悦两相投。”你看,司马相如让卓王孙新寡之女卓文君着迷到何等程度!其实,司马相如不仅会做辞赋,讨美人喜欢,他更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在唐蒙略通夜郎的时候,存在两方面相反的态度。史载因为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把秦始皇创建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加以完善并巩固下来,其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努力搜罗各种人才有控制地使用.他首创察举制度并知人善任,用人不拘常例,不问出身,经发现即简拔使用,同时注意培养后备官员;他还善于驾驭那些跅弛之士.西汉时期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大都集中于他在位期间.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话"独尊儒术",如果大家以为他是孔夫子的知音那就错了,人家其实是董仲舒的知己。董仲舒做了官却要指挥巫婆们求雨,而汉武帝自己,则迷方术迷得像个不可救药的"粉丝"。其实,从董仲舒之后,孔子差不多变成了怪力乱神的牌位,跟原来的形象已经大不相同。作为董仲舒的知己,也作为很有点雄心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对于神鬼之事很在乎,到了晚年尤其过分,不是求神拜鬼,就是疑神疑鬼。最怕的,是有人对他行巫蛊诅咒之术。  相似文献   

20.
杨也 《党建文汇》2011,(1):40-40
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匈奴新的单于继位。汉武帝刘彻为了表示友好,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究成任务正准备返回,匈奴上层突然发生了动荡,他被扣留下来。匈奴单于软硬兼施,都没能让苏武背叛朝廷,就决定把他流放到北海.“苏武牧羊”的“北海”,其实并非浩瀚的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