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试图以"地区多元主义"来解释德国民社党的崛起,并涉及了地区多元主义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对范围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德国去年十月的柏林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联系到过去几年里民社党的发展趋势 ,它的崛起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地方、全国和国际上的局势都是促进或限制其复兴发展的客观条件。但如何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 ,在德国的主流政治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需要它继续对自己的历史进行反思和对自己的政策纲领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后共产主义者复权现象遍及整个中、东欧,尤其在那些民主和自由市场改革的旗帜举得最高、最长的国家中。在波兰,两个前共产主义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在匈牙利,前共产党人士赢得了议会选举;在德国,民社党在东部地方选举中获得重大胜利。评论家预言,德国的民社党将于10月份的议会大选中进入国会。这是否意味着前东方集团向民主和市场经济方向胜利迈进的步伐由此停顿下来和旧制度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1994年以来,联邦议院和各州议院选举结果显示,德国各议会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绿党和民社党的新发展和自民党的衰落为各政党之间的组合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模式,它正改变着德国的政党格局,并对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地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6,21(1):21-25
本文主要从德国历史、战后两个德国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互动、极左翼和极右翼势力问题、和平主义运动及反美情结、融入欧洲作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主流及其发展趋势等角度阐述和分析德国当代政治文化的脉络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全成 《德国研究》2006,21(2):43-47
从近代移民发展的历史来看,德国始终存在着移民现象,并经历了从移民迁出国到迁入国的根本变迁。特别是到20世纪末,德国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非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德国的移民并没有融入德国主流社会,而是成为边缘性的少数民族群体,德国人针对外国人的暴力排外行为也有增无减。为适应移民的社会现实,德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新移民法。但德国的移民社会一体化的任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联邦议院大选前的民社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民社党进入联邦议院后,它在东部地区有了稳定的发展,其选民的支持率在上升。民社党能否继续留在联邦议院内,关键在于该党在今年10月的大选中至少有三名直接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胜。由于党内斗争及各种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民社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丁纯  苏升 《德国研究》2011,(4):27-35
金融危机冲击下,欧盟大多数国家经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随着危机展开,德国经济却呈现一枝独秀局面.德国经济2010年增长率达到3.6%,劳动力市场等表现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强有力的劳动力成本控制、两德经济趋同负担减轻、先期坚决的劳动力市场及社保改革、有效的危机拯救措施等自身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歌 《俄罗斯研究》2002,58(3):77-82
东欧的"欧洲化"是指东欧国家在内部体制上与西欧国家趋同,在外部关系上与西欧融为一体的过程.尽管东西方差距的存在使得东欧的"欧洲化"困难重重,但由于东西欧都将从中获益,这一进程得以在外部融合与内部趋同的相互促动中不断向前推进,影响着欧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印尼华人已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认同印尼为自己的祖国,经济上成为当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上虽保持华族文化传统习俗但已逐步当地化.尽管如此,华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印尼政府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当地社会改变对华人的偏见,华人更积极主动地融入主流社会,中国政府严格区分印尼华人与华侨,这样才能促进印尼华人更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1.
唐艋 《德国研究》2019,(1):37-52
本文首先对重要融入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德国的融入理念进行分析,然后从居留与国籍制度、融入措施和融入评估三个方面对德国移民融入政策的结构与领域进行论述。文章指出德国移民融入政策以结构性融入措施为核心,具有自由多元文化主义、经济实用主义和同化的特征,且可能朝同化方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俊峰 《德国研究》2007,22(3):21-23
今年7月12日,德国第二届移民"融入峰会"在联邦总理府举行,默克尔总理主持会议并致辞,约90名代表应邀与会.会上通过了《国家融入计划》,被称作德国移民政策史上的里程碑.但多个外国人团体因为反对此前联邦政府强力出台的《移民法修正案》而抵制"峰会",在里程碑上罩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3.
陈慧 《德国研究》2007,22(1):29-32
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从西方引进现代法律制度.借助于日本,德国法律制度被传入中国,并支配了中国20世纪初的法典编纂运动,中国的法律制度也走上了德意志模式.新中国成立后,转道苏联,中国法律再次受到另一种德国模式(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深刻影响.这使得德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维方式无形之中成为中国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趋同条款”入手,剖析德国在货币统一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实质问题,并通过德国与欧洲各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横向对比,对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作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1,16(4):16-21
什么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德国)的"宪法冲突"①?简单地说就是德国宪法有关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规范"与德国政治实践相互矛盾,德国各阶层人士对政治制度现实普遍不满.这一冲突的来龙去脉如何,都有哪些化解冲突的方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联邦德国早期的"一个德国"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权 《德国研究》2001,16(1):12-16
联邦德国从成立一开始就坚持只有一个德国、联邦德国才是德意志民族的合法代表的原则,并且作出了具体努力来贯彻这一原则;此种做法在维护"一个德国"的法理和心理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的最终统一.  相似文献   

17.
陈强  殷之璇 《德国研究》2021,36(1):4-21
德国一直以其科技领域的成就著称,这得益于德国科技领域良好的管理和评价模式.本文总结归纳了德国科技领域的管理模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及项 目评估、人才评价、机构评审方面的主要原则、具体流程以及相关实践经验.与我国目前科技管理模式和"三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对比,从管理模式、科研资助、评价方式、人才激励等方面为我国科技领域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欧洲国家的社会和公共服务提供经历了漫长的制度性发展,首先是从公共部门提供转向由私有部门来提供服务,而近期,又有相反的趋势,似乎"回归"到了公共部门的服务提供.在分析这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时,本文试图区分各国间制度共性和差异,以及影响各国发展轨迹趋同或趋异的因素.在地域覆盖范围方面,本文将重点研究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  相似文献   

19.
孙晓青 《德国研究》2003,18(1):23-30
2 0 0 1年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结束了自 90年代后半期持续下降的趋势 ,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德国的增长率和执行稳定财政指标的座次在欧元区处于末位。欧盟的稳定政策目标须着眼于欧元区整体形势 ,长期看对区内经济问题有积极作用 ,但不能专注解决德国问题。未来德国只有进一步进行一体化改革 ,缩小结构性差距 ,才能缓和政策矛盾。欧元区在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趋同将是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20.
乐正阳 《德国研究》2021,36(3):137-151
"潜园"建造于德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波鸿鲁尔大学校园内,是欧洲的第一座中国江南园林.本文以中国园林的营造体系为要素,结合其他海外中国江南园林实例,介绍和分析"潜园"的选址、园名、立意、设计思想和景物特色."潜园"虽占地不多,设计者张振山教授却能因地制宜,巧妙地体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完美地呈现了中国园林艺术之美.文章将"潜园"与第一个中国境外苏州园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明轩"、美国波特兰的"兰苏园"、洛杉矶的"流芳园"相比较,阐述了江南园林如何融入当地建筑和自然景观,体现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使古典园林艺术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