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6,(5):32-32
为规范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商务部于10月9日公布《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自2006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今后零售商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促销活动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限量商品售完后应及时明示。如果商家被查出是在虚假宣传,最高将被罚款3万元。办法规定:零售商促销活动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内容应真实、合法、清晰、易懂;开展促销活动,应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零售商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应当展示奖品、赠品,明示例外商品;含有限制性条件、附加条件的促销规则,其文字、图片应当醒目明确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纸的价格大战和赠品大战引起了业界关注。本文分别对报纸低价促销和赠品促销合法性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低价促销和赠品促销不必然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3.
王小敏 《法人》2013,(8):70-71
电商行业之所以出现如此乱象,一方面源于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与政府的监管"缺位"也有关盛夏刚至,还远未到"双十一节",各大电商就纷纷打出降价、让利等优惠口号进行疯狂大促销,掀起今年来的首轮夏日网购热潮,以"6·18"为焦点,提前拉开电商价格大战的序幕。"6·18"本来只是京东"专属"的周年店庆日,但随着各大电商的蜂拥跟进,6月已然成为今年各大电商的集体促销月,试图共同上演一出暑季的"双十一"购物  相似文献   

4.
目前,楼市促销花样众多,陷阱层出不穷。既有传统的降价等促销方式,也有创新的无条件退房等促销方式。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已由简单变为复杂,与购房者玩起了智力游戏。制造噱头,怪招不断除了传统的打折优惠促销手段,购房送礼、购  相似文献   

5.
POP广告是一切购物场所内外所做的广告的总称,在商业营销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商业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件重要促销工具,本文阐述了POP广告的含义,着重分析了POP广告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应用POP广告策略时应注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残酷性促使众商家用尽浑身解术,以求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中,名目繁多的各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用以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各商家的促销广告中经常附有“此广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条款。此种“最终解释权”条款已引起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讨论(见《法制日报》2001年1月17日《优惠权的“背后”》、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8,(12):16-17
广告,究竟是正当宣传,还是大“忽悠”?是我们的期望值太大.还是广告本身夸大其辞?如果,广告是为了更好地促销产品,那么,这么多的不信任票,似乎让广告的初衷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6,(8):47-47
问:陈华,原任某企业市场部经理,一日,陈某与旧时同窗张烨相聚。张烨就职的公司与陈华公司系竞争对手。酒后,陈华很得意的提起他制订的最新促销计划。张某暗暗记在心上,并将该信息透漏给其所任职的公司。致使该公司抢在陈某公司之前进行促销活动.给陈华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请问:陈某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吗?  相似文献   

9.
张钧  李亚平 《政府法制》2010,(12):57-57
为充分发挥平遥古城品牌优势,推进平遥古城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平遥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举办“企业大联动、全民大促销”营销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大企业宣传推广平遥古城的积极性,形成大联合、大促销氛同,特制定平遥县“企业大联动、全民大促销”营销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一、调研背景与课题意义(一)社会背景及现状近年来,返券促销迅速发展,面对这一新的商业竞争方式,国内各大商场大多都相继展开各式各样的返券促销活动。由于我国的促销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公众的消费权利意识较为薄弱,返券促销存在的违法隐患也逐渐显露。在国家不断倡导诚信促销、反对声四起的背景下,促销这种形式却从未真正退出大商场  相似文献   

11.
庄严 《法庭内外》2011,(10):38-40
如今,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少商家各出奇招,打折促销感觉不够力度,干脆抛出大奖“法宝”吸引消费者。然而,在抽奖过程中却是“一切皆有可能”,中奖没中奖,都有可能惹出纠纷。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2,(13):42-43
每逢节假日,大大小小的商场都被喜庆的颜色装扮点缀一新.促销的喇叭声音一阵高过一阵,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在这样的氛围中。消费者的所有购物欲望都被激发了出来。然而,节假日购物,消费者应当谨防被“打折”、“促销”活动侵害合法权益.谨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变质商品。  相似文献   

13.
庄严 《公民与法治》2011,(17):44-45
如今,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少商家各出奇招,打折促销感觉不够力度,干脆祭出大奖“法宝”,吸引消费者。然而,在抽奖过程中,却是“一切皆有可能”,中奖没中奖,都有可能惹出纠纷。  相似文献   

14.
国家邮政局于5月6日公布的今年首季邮政行业发展情况显示,由于受网购促销等因素的强力拉动,我国快递业整体发展迅猛,全行业单月业务收入已经突破60亿元大关。这一数据似乎表明,正在以其迅猛发展之势而成为前景光明的“朝阳行业”的我国快递行业,一直是通过令人称道的优质服务和符合市场要求的规范化发展来获得增量的。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4,(7):41-41
我们在商场购买商品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家打着处理品低价销售的牌子在促销商品。请问:处理品是不合格产品吗?  相似文献   

16.
微风 《经济与法》2002,(5):15-17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尽快筹集资金,收回投资利润,在以预售方式销售房屋的同时,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地产销售的经验,出现了一种新的商品房促销方式——商品房包销。这一促销方式的出现,对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搞活房地产市场,发挥房产包销商的特长,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廉立 《天津律师》2005,(1):5-10
新闻:《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出台,并将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打折让利、购物返券、价外馈赠、有奖销售、限时购物、降价销售、积分返利7种商业促销行为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促销规则不得含有让消费者承担应当由经营者承担的义务,商场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由拒绝消费者的咨询或作出任意解释。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1,(24):41-41
进入九月,家电业迎来“金九银十”促销季。家电业竞争如火如荼,商家更是使出浑身解数,除了各种送礼、返现等优惠外,在售后方面希望借助有偿延伸服务期限等方式另辟蹊径以求制胜。所谓延保,就是延长保修,是指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在制造商提供的质保期满后,  相似文献   

19.
让导购引导消费者购买药品,本来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服务举措.但现实中一些导购员却以“导购”为幌子,假借为顾客服务之名,千方百计推销促销药品,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托儿。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3,(2):47-47
2003年1月,我看到一家超市正在搞家电促销活动,于是便买了台电冰箱。不料使用没多久,冰箱内部老有杂音,我曾维修了几次都没有修好,我想更换或退货,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实行“三包”的产品可以更换或退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