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海燕 《传承》2011,(9):62-64
巴马是世界第一长寿之乡,通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其长寿现象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外,还与其悠久的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俗、乐观豁达的心态、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补粮"和"备棺"等文化习俗相关。  相似文献   

2.
秦学 《当代广西》2010,(15):14-15
优良的自然环境使巴马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权威机构颁发证书认证的长寿带。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天赋,巴马不断完善和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致力把巴马打造成为中国广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中国广西长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广西矿泉水生产基地、广西钛硅深加工基地,构建以长寿文化为主题,以养生度假、乡村休闲和游览观光为主要功能的世界级长寿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西跻入"世界级"旅游景观的,除了巴马长寿乡,还有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它们是广西近年相继跻入世界级旅游名胜之林的新星。巴马长寿乡和乐业-凤山地质公园都是山水相连的桂西中心地带,有四个"同属":同属盘阳河流域长寿带。巴马长寿乡有一条盘阳河,由于河两岸密布着长寿老人而被称之为长寿之河。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7,(12):F0002-F0002
在美丽的汉水之滨,有一座版图面积4488平方公里、人口103万的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钟祥市。近年来,钟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大》2013,(1):55-55
河池是桂西资源富集区,有色金属、水电、农林、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水电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之美称,依托这些资源禀赋,河池已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水电、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支柱产业,为河池加快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条件。河池同时又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民族地区,全市11个县(市、区)都是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河池还是革命老区和水电站库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河池加快跨越发展的压力大、任务重。  相似文献   

6.
张俊 《当代广西》2011,(11):59-59
5月19日,随着首个“中国旅游日”的到来,河池市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宜州市启动“游生态河池,品民族文化”的主题系列活动,纪念徐霞客探游河池373周年纪念活动暨“徐霞客杯”旅游摄影大赛也在此举行。2011年“中国旅游日”河池市主题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河池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商品的"客观品质"与消费者的"主观品质"之间的关系,认为对商品品质的认同最终会转化为对商业标记即品牌标识的认同,形成品牌效应,而商品品牌建设的基本进路是传播商品特色。因此,该文认为,古镇作为文化遗产也应当传播古镇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文化,并提出古镇文化旅游产品以特质文化打造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要不断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日青 《传承》2009,(20):166-168
河池市拥有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该市重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使其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渐入佳境,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扬长避短,克服困难,着力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河池民族文化旅游得到新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亮点构建大旅游产业链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市"等金字招牌,贺州市充分发挥优质的旅游、生态资源和长寿品牌优势,以"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改革试点示范工作为契机,以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姑婆山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区等建设为重点,构建观光与生态、休闲、体育、养生结合,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融合的大  相似文献   

11.
河池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池市拥有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该市重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使其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渐入佳境,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扬长避短,克服困难,着力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河池民族文化旅游得到新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强 《政协天地》2013,(8):39-4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有一段话特别让人期待:"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这里有让人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绝技,有多姿多彩的瑶乡歌舞,有功效独特的瑶医瑶药,还有悠久独特的长寿养生文化,更有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地处我区中部偏东大瑶山里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有盘瑶、茶山瑶、坳瑶、花蓝瑶和山子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瑰丽博大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较早和较成熟地接触世界其他地区异质文化的区域文化,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持续发展、进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弘扬作为中华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南文化,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公布设立了以闽南的泉州、漳州、厦门为特定区域的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与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冀平的访谈中,他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这一重大课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强调要重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思想文化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率,就必须有科学的开发思路和文化安排,形成以高、精、特为龙头,以历史遗存为力点,以自然休闲为铺垫,以民俗文化为大观的开发结构,从而弘扬本地主题文化,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增强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吸引力,推进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开创旅游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宁屡 《今日浙江》2009,(10):16-17
正努力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宁波,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旅游精品项目开发。近三年来,旅游建设项目共计160个,总投资376.1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1.4亿元。凤凰山主题乐园、达蓬山文化旅游区、奉化弥勒大佛景区、江东海洋世界、宁海森林温泉等85个项目相继竣工开放。  相似文献   

17.
谭文骄 《政策》2010,(10):47-48
近年来,恩施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开通等机遇,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以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等"八大生态走廊"为载体,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  相似文献   

18.
张静 《青年论坛》2003,(6):95-96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制约旅游发展 ,这已经被世界旅游史和中国旅游史所证明。旅游理论来自于哲学文化思想 ,文化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盛衰 ,文化交流开辟了旅游新领域 ,文化赋予自然资源以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对旅游者具有强大吸引力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旅游形式多样化 ,只有充分认识旅游的文化内涵 ,旅游发展才能方向明确 ,健康持久  相似文献   

19.
张冉 《求索》2010,(8):111-113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旨在强化民族文化在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具有文化的自我认同、文化间的相互体认以及对人类多元文化命运的共同认识等三要义。文化自觉的三要义反映了民族文化向"天下大同"自觉文化的发展过程及民族文化间"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有中国的思想内涵,更有世界的理论外延。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也从哲学的高度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对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肖旭明 《政策》2010,(7):50-52
恩施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州委、州政府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统筹整合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