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社会,拉链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济最实用的不可缺少的物品。可好多人未必知道经营、普及、推广拉链,蕴含了名扬世界的“拉链大王”吉田忠雄先生的多大心血。 吉田忠雄及他的企业,现在已同丰田、索尼等一起,成为日本现代工业的巨子。然而,30年代,出生在日本东京黑部的青年人吉田忠雄,曾在23岁那年来到上海学做生意。虽无多大建树,但他在上海学到的生意经,却为他后来创建“YKK拉链王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O%。这个数字公布后不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称,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09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认为,“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但专家们在肯定中国GDP超越日本的可能时,  相似文献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国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造成我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O多亿美元,数以百万计的妇女惨遭兽性蹂躏……然而,作了侵略者的战败国日本向我国作了哪些战争赔偿呢? 据有关专家估算,日本对我国的战争赔偿应不少于3000亿美元,其中政  相似文献   

4.
副标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报告。作者王良。这是一部较简明的日本侵华史 ,起于 186 8年的“明治维新”,迄于 194 5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者的目的 ,在于叙述自“明治维新”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后 ,是如何一步步对中国进行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同时 ,作者之所以要“立此存照”,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实公诸于世 ,是感于日本至今仍存在着一种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作者在引言中列举了如下事实 :1982年 ,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 ,把日本“侵略”中国改为日军“进入”中国 ,为侵华战争翻案 ;1986年 ,日本文部…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宾馆附近,还残留着日本占领时的建筑——“满洲医科大学”,现在是沈阳医学院(后又改为中国医科大学)。为了解日本医生进行活体解剖的情况,我访问了这处曾是日本医科大学的旧址。 这个学校是日本于1911年打着“研究中国医学”的旗号设立的,开始叫“南满医学堂”;1922年升格为“满洲医科大学”,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满洲医科大学”这34年时间内,该医院并没有为中国人看病,相反却把中国人当做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医院领导杨毅力激动地对我说:“1936年的有关文章中写道,这个医科大学是为中日人民而建立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从1988年到1991年,日本出现严重的“泡沫经济”,巨额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历了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从1992年到1995年,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仅为0.6%。目前日本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分析家虽然对日本经济的前景看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公认的,这就是日本经济面临着“第三次开放”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天慧 《前线》2009,(7):53-55
发达国家普遍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别是日本2002年7月通过《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实践,日本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实现了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再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升级,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世昌 《党课》2010,(6):118-118
长期不景气让日本社会充满失望与闭塞气息,中国的《论语》竟成了救世的“圣经”。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2009年还有如在浪涛中浮沉的扁舟,经济学者原本称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失落的十年”,现在加上刚刚过去的十年,已成为“空白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9.
编译者按:本文编译自日本法律文化社于1996年4月出版的《世界中的日中关系)一书。作者古厩忠夫系日本新写大学教授。文章概述了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评价,同时扼要记述了日本受中国影响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作者认为,日本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本之所以也开展了“文化大革命。,是因为在。本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有与中国“文化大革命”产生共鸣的基础。文中标题为编译者所加。一、日本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年在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日本带来了深刻影响。如作者所说,“在近现代的日…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日本制造似乎无处不在——大到车、船、飞机,小到奶粉、拉链、马桶盖。再看看一组统计数据:日企拥有全球37%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占据着全球90%的数码相机市场份额。在经济放缓的前提下,日本制造凭着过硬的质量稳居全球制造业领域头把交椅。工艺精美、品质优良、货真价实……这是在日华人对日本产品最多的评价,由此回头去看春节期间中国人扫货日本的热潮就不足为奇。那么,日本产品、日本制造何以立足世界、横扫全球,很显然并不是一  相似文献   

11.
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70多年侵华史和德富苏峰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之梦不但在亚洲走行不通,在世界也难于前行。德富苏峰辈针对中国制定的“脱亚入欧论”“大日本膨胀论”“大东亚共荣论”,都是基于武力扩张、军事侵略、占领邻国乃至称霸世界来维持日本生存的极端狭隘血腥的国策,最终将日本引入了死胡同。正如野村浩一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所说:“近代日本的历史,是一部在对华认识上失败的历史。”这是一句由衷的心声,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的8月15日,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八年抗战胜利了。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全面爆发。其实,日本的侵略野心早在几年前就已暴露无遗: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从“七七”事变到“九一八”事变,从占领  相似文献   

13.
千龙网发布了题为《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图片新闻。这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网站刊登的习近平主席的漫画形象。穿着灰色拉链夹克和蓝色裤子的习主席首次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网络媒体上,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受到网民好评,不少人留言赞“好萌”“感到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16日,贵州公安部门宣布:到4月30日。贵州省“贵O”专段号牌全部停用;15日.武汉市公安局启动“鄂O”号牌更换工作,沿用了18年的“鄂O”公安专段号牌.被“鄂A”普通号牌取代。至此,全国逾20个省份已取消或宣布取消“O”牌车。  相似文献   

15.
袭击“老集团”是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桦甸境内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这次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给日伪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老集团的由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实行一系列野蛮政策。 1934年,日本侵略军在桦甸地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成立所谓“清乡委员会”,以“治安肃正”为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28日,“花冈暴动”事件的幸存者耿谆等及死难者家属代表向日本地方法院提出起诉,状告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在战争期间,虐待、残杀中国劳工,要求赔偿。“花冈暴动”事件及这场官司,再次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一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国内  相似文献   

17.
孙立华 《世纪桥》2005,(6):28-32
1940年的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本舆论惊呼:“中共势力扩大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是没有想到的”,“对华应有再认识”。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1941年1月16日批准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中要求侵华日军“发挥综合战力,给敌人以重大的压力,力求解决事变”。1941年2月,冈村宁次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到任伊始便扬言,”要在四个月内彻底消灭华北的共产党和八路军”。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日本各财团紧随其后蜂拥而至,吞噬和掠夺我们的资源与财富。与之相配合的“开拓团”,是一支堪称“■部队”的侵略工具。如果说日本关东军和财团蟋踞的主要是城镇、港口和铁路沿线的话,那么作为“■部队”的“开拓团”,则将侵略的魔爪伸到了腑地、乡村,全方位填充了日本侵略的领域。“■部队”的名与实把日本“开拓团”定名为侵华的“■部队”,它是当之无愧的。当年的日本当局就把“开拓团”的中坚力量定名为“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日本1966年由“满洲开拓史刊行会”发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月23日,由“日本舆论之会”等右翼组织创建的“纠正战争资料的偏向展示会”在大阪筹划、主办了一场所谓“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集会”,演出了一出否认南京大唇杀,否认日本侵略中国罪行的闹剧。联系到日本小渊第二届内阁的防卫政务次官西村真悟在1999年10月19日出版的《花花公子》周刊上公然鼓吹日本要实行核武装,和日本最高法院2000年1月21日判定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日本老兵东史郎败诉等一连串事件,可以看到日本仍有一股邪恶的政治势力在蠢蠢欲动,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值得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20.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仓皇逃离“新京”(今长春),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押往苏联,在苏联度过了五年心惊肉跳的生活。机场被俘 1945年8月18日午夜时分,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准备乘小型飞机飞往沈阳,再换乘大型飞机逃亡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